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

时间:2022-01-04 09:18:56

导语: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处于大发展、大改革阶段,特别是在近年来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阶段,呈现出诸多教育问题。文章主要从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概念、艺术家的培养、社会和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粗毛坯”人才的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艺术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实质的轨道上来。当前高等艺术教育同样,办学形式多样、学科专业趋于齐全、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应该说,当前很多艺术院校把培养什么样的艺术类人才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办学模式。近年来,各类艺术院校争相举办了艺术教育或人才培养的高层专家研讨会,不少艺术类权威学术期刊也陆续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探索性文章,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面对新时代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个很重要的焦点问题愈加清晰地呈现出来:面向未来高等教育的艺术院校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中国美术报》《中国艺术报》《艺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美术观察》《中国音乐教育》《美术报》等报刊,以及其他重要的综合性报刊陆续发表了或宏观、或微观的见解和讨论话题。尽管讨论多是从艺术学的取向而非教育学的取向来谈艺术教育问题,但毕竟反映了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对现状的关注,同时对新形势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策略提出了诉求。其中,《艺术教育》作为艺术类的专业教育类期刊,有大量文章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功能以及培养目标进行理论式的探求和学理上的梳理,不少话题是对“良性健康的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极力呼吁,将对高等艺术院校的办学思路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

先从概念谈起。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体验:许多最常用的概念或者是那些常挂在口头上的词,往往是最不容易即刻说出其准确含义的。而无论探讨什么问题,首先必须有一个大家认同的概念,否则各执一词,自然讨论不出结果。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但又各有侧重。培养目标是指具体培养的人的质量与规格。教育目的指向更高的层次,其规定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本身也有多种角度的理解,比如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培养目标进行的科学分类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的;人们一般讲的培养目标更多是从教育主体,即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谈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类学科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艺术院校教育目标的法定要求,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培养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它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我国教育家历来重视培养目标的界定,且多有论述。蔡元培、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等诸多先辈的思想、主张不尽相同,但是呈现给我们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了众多艺术专门学校,其基本目标都是培养艺术家。那个时代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能够传承和创新艺术文化的人,并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大美术院校在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仅在学历上就呈现专科(包括技术性中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之路。在大力发展高等艺术院校、系(科)的过程中,不少院校相继办起附中甚至附小,让学生从小练就童子功,为未来的艺术之路打基础。随着20世纪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界对人才培养目标和高等艺术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取得共识,争论无外乎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培养艺术精英,还是培养实用的大众人才?二是培养一种人,还是培养两种人?精英,顾名思义就是精选出来的少数的优秀人物,其是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品德要素,对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并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社会进程的人,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家”或“大家”。这是高等艺术院校所追求的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但是高等艺术院校究竟要培养精英人才还是大众人才,这个争论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当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潮流并没有也不可能把精英教育全部淹没。很多教育家主张培养精英人才之外也要培养一般人才,并降低人才培养的标准;也有一些教育家和高校反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关于培养“一种人”还是“两种人”,即所谓的“专才”与“通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当今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而培养专才还是通才,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争论和探讨的热点。

二、如何培养艺术家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不同时代对人才培养有不同的看法。“洪堡式”大学培养的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专家,包豪斯学校培养的是各种实用人才。现代高等教育主张培养艺术精英,是对传统教育的坚守,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史,实际上可以说是学术精英的培养史。理工科院校以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为豪;师范院校以培养教育家为荣;体育院校以培养出世界冠军为荣。一流大学靠的是一流的毕业生,这是恒定不变的法则。当前国家在实施“双一流”建设,其中也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作为艺术精英摇篮的艺术院校,理所当然要把培养画家、雕塑家、设计家、音乐家等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即使如此,我们能否把培养艺术家锁定为培养目标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把视角转换到如何培养艺术家的层面上。首先,如何发现、选拔艺术尖子。即使世上存在可以成“家”的天才,但“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①,如何认定他是未来的尖子?其次,如何培养艺术尖子。不是说艺术教育无规律吗?不是说艺术教学具有不可知性吗?不是说艺术成才属于投机性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对于那些像齐白石一样的大器晚成者,究竟是学校培养的,还是社会造就的抑或是个人努力的?最后,那些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使然的求学者,谁又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谁又能强加给他成名的目标?然而回顾历史,艺术院校培养了多少艺术家呢?大学只有四年,加上研究生教育,也不过七年——时间太短了。潘天寿曾说过:“培养艺术家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学院办了三十多年了,培养了多少较突出的艺术家?我教了四十多年的中国画,也没有教出几个好的中国画家来。”②更有研究者指出,历史上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③,并列举了大量画家来证实。事实上,一方面艺术院校必须培养艺术家,另一方面又无法培养艺术家,结论是培养艺术家是艺术院校的理想目标。陈丹青在一次访谈中提到:“非常标准化的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能够满足这些社会基本需要,但不能培养大师。”④知名舞蹈家黄豆豆、杨丽萍,他们没有经历高等艺术院校科班、系统的学习。影视界、美术界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所以“艺术家是培养不出来的”如同定局,艺术院校只是在艺术人才成长过程中提供了温床、给予引导,艺术家的产生并不是全部依靠学校教育,应该说是自生的、具有天赋的、后天成长的更为妥当,学校教育只是艺术家成长中经历的一个阶段罢了。多年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受世人追捧,而今不少“艺术家”属于自我称呼,只要涉及艺术,哪怕是一点点,例如会画几幅画、写几个字、唱几首歌,就号称画家、书法家、歌唱家,其实不然。高等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中应该把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品格修养作为传授艺术的前提。吴冠中的女儿先在浙江大学学工程,后来转到艺术学院,发现文化课要求非常低。吴冠中道出了他的心里话:“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⑤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期望培养艺术家的同时,务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即便培养不了艺术家,也要培养艺术尖子;如果艺术尖子也培养不出来,至少可以培养一个有公民基本素质的艺术爱好者。纵观当今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才,特别是在培养较为突出的艺术尖子的过程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艺术尖子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成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精英,甚至成为“家”。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成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养成环境、个人技能、品德修养、社会声誉等诸多因素的配合,逢天时、占地利、得人和、成大家。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和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三、无法回避的市场需求

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单一化的艺术教育面临挑战,这迫使高等艺术院校做出思考和抉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要求艺术院校适应市场,而且是主动、积极地适应市场。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的产出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培养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生产劳动力。培养人也好,生产劳动力也好,教育都要讲求需求的原则。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⑥。从理论上讲,这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使然。从现实来讲,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规模扩张,学习艺术的学生大幅增加,艺术市场才能欣欣向荣。从教师的感情出发,谁也不希望学生一毕业就失业,高等艺术教育毕竟不是纯粹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各级文化部门,社会公立或私立美术馆、画廊、新闻出版、文化传播经纪、广告设计、广播影视、各类演艺演出机构大量涌现,这对于建设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大有裨益的,同时扩大了对文化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但是根据目前高等艺术院校、系(科)的数量,以及十多年来的扩张现状,我们应反思:市场对艺术类人才是否供大于求?在今天这个时代,不少高校为了确保其学界的权威、学校的声誉已经在调整专业,减少专业招生名额甚至停招。但是也有不少院校乘着“艺考热”的东风,开办了成本较低、只要招聘一两名教师就可以开办的专业,此类高校为数不少,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良莠不齐。吴冠中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道:“对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讲明利害,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⑦当今社会,视觉媒体不断发展,设计类、广播电视编导类、新媒体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但是过几年是否依然如此,这些都很难说。笔者曾经与一位影视学院院长谈起学生就业出路的问题,举过一个事例:播音主持专业在过去很热门,但是近几年来看,每届十几个毕业生中能够真正走到播音岗位的也就三两个人,很多不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走到播音岗位上来。例如,中央电视台有越来越多的播音员都是从非艺术院校走出来的,而且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主持节目更加出色。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艺术院校要紧随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不宜盲目。但是,“如果大学只是为了适应社会而生存,那么大学不仅丧失了它的理想,更有可能从此走向没落”⑧。艺术院校有其特殊性,纯粹地迎合市场可能导致很多纯艺术学科因此被削弱甚至淘汰。在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时务必谨慎,要认真调研,组织专家仔细论证,根据院校的办学特色、所处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以及培养目标预期进行全盘考虑。陈丹青认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就出在订‘目标’,一订目标,一入功利,即变形变态。譬如‘培养人才’一说,目标订得好听。那怎样算是人才呢,于是划定种种标准,变成尺子,削进划出,细细剪裁,先给弄得不像人样子,谈什么人才?”⑨该论述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道出了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目标的普遍“标准化”与因材施教“个性化”是有悖的、矛盾的。四、整合塑造“粗毛坯”我国艺术院校依然存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的问题,要么是对传统精英教育的留恋,要么是对市场实用型人才的钟情。两者经常处于对立的状态,由此造成艺术类人才培养不仅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要求,也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教育“整合”,不是一分为二的观点,而是合二为一的视角。也就是说,不是把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分解为既培养艺术精英,又培养实用人才,然后实行两手抓,而是把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整合为“粗毛坯”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思维、创新潜能,这样学生即具备了适应任何工作的可塑性。在未来的工作单位,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以成为专业精英,也可以成为实用之才。曾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院士认为,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培养专家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大学应该有这样的责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更广泛的知识教育,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通才⑩。在高等艺术院校处于“精英型”和“实用型大众化”纷争的情况下,明确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才确实比较困难。而且专家、学者也无法断定哪个专业未来会热门,哪个专业会变成冷门、无人关注。这一切,都要看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探讨这一问题时,要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分别分析。笔者查阅了一些艺术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等相关资料,发现很多专业的培养目标呈现“模糊化”特点。可以断定这种培养目标既可以培养精英人才(带有期望),同样可以培养大众型人才。所谓的大众型人才,说到底就是“粗毛坯”人才,是宽口径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甚至大学在读期间)可以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或边缘的行业,或者直接脱离原专业而另起炉灶,其原有的学位学历证书只是跨进就业门槛的一纸文凭。笔者对一所有代表性的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考察。美术学(理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美术学科复合型人才”,较以往“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艺术人才”有所调整。其课程设置中,将以往要求的15个学分的专业任选课提高到33个学分,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有助于打造未来职业蓝图的课程。在任选课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学生倾向于选择素描、色彩、绘画、书法篆刻等技能类课程。绘画、雕塑专业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专业化与普及型艺术人才培养并重”的说法;书法专业提倡“一专多能”;音乐学(理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从事音乐理论研究、教学、编辑、评论、文化管理、文化创意、音乐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音乐教育、培训、普及、交流、推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艺术教育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声乐演唱和各类乐器演奏专业不仅提出培养从事演奏演唱及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强调培养“从事声乐演唱/乐器演奏、声乐教学/乐器教学、文化管理、文化创意、音乐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设计类的相关专业,如艺术设计学(偏重理论)、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或展示)等,培养目标基本上定位在“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适应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以上培养目标中,很多涉及综合性、复合型、普及型、适应面宽等词语。可以看出,各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拓宽了专业口径,淡化了各专业之间的界限,以此适应社会的需要。就高等艺术院校的管理者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认知与定位上要极其慎重。同时,高等艺术院校开办专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课程设置要尽量满足社会需求,考虑学生未来就业前景。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既要按照一般教育规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还要注重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处理好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通才与专才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科分属和专业方向,分别制定和实施培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总结、创新。高等艺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实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⑪。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对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目前艺术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艺术教育工作者重视问题,参与到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讨论中,通过对宏观的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黄从威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