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

时间:2022-10-10 04:01:17

导语: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

内容提要: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这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不完善。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培养目标、课程和师资三个因素,坚持人才培养质量的多方评价,是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社会需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时代兴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各类专门人才。这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必须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把能否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人才质量评判的最终尺度。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主要由培养目标、课程、师资队伍、实验设施、实践基地等若干要素组成。在现有高校人才培养层次中,本科人才培养是基础和关键,本文特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为对象作一分析。

一、提高行政管理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保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重大使命。2016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广西大学调研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大学的兴衰,大学能不能兴起来,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靠质量。进入新时代,国家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才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自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质量强国战略以来,社会各界都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价值导向,这也要求高校应该顺应国家质量战略需要,走质量为本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适应人才驱动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人才、科技、政策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人才因素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因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而创新驱动的主体和实现者是人,是拥有高素质的各种人才,可见,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在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才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就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质量问题的现实之需。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学生数量的增长,给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巨大压力。多年来,在各级各类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供给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包括政府和社会对教育投入不足,教学实践基地、实验设施不健全,优质教师资源缺乏,等等。这种状况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导致人才质量下滑,用人单位的批评之声不断。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不能以牺牲质量来求规模数量,应该牢固树立质量为中心的理念,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数量上,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2012年-2017年5年间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统计数据分析可知,行政管理相关职位的空缺较少,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较小;在质量上,用人单位普遍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需求来看,存在不适应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称

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对人才培养具有决定作用,目标定位的实质是确定培养什么规格类型的人才。2012年国家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是:“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显然是一个通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不少高校在确定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时却简单照搬,导致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无差别,雷同化。例如全国重点大学和地方一般大学、综合性大学和单科(行业)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都是培养拥有专门知识,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科研工作的人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似性太强,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各校的特色,导致单一的、标准化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造成结构性供需不匹配,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称

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新时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不仅需要具有传统的管理知识和技术,还对新经济知识、互联网技术知识等有越来越强的需要。然而,面对现代行政管理的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回应能力不强,调整变革不及时。如不少高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较为陈旧,有些教材使用十多年都没有变化,教师教学内容变化也较小。此外,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其培养内容体系,具有鲜明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即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学科研究方向来构建课程知识体系,而对社会实际需求难以照应。按学科设置本科专业并设计课程知识体系,容易导致各学科专业过分强调自身的范围和边界,形成封闭的知识体系。而实际工作中,某一岗位、工种所需的知识却不是一个学科专业所能涵盖的,有的工作或工程项目甚至涵盖多个学科专业知识。以学科专业自身内容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的做法,客观上对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不利,特别是不容易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知识。现在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在本科一二年级实行大类培养改革的原因就在于此。

(三)行政管理本科人才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称

行政管理本科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不仅与知识结构局限有关,还与其能力结构问题有关。随着新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不仅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公文处理能力等,还还要求具备现代信息处理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智慧治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而后几种能力,目前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还相对欠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对较弱。近年来,各高校开始加大学生能力培养力度,忽视能力培养的情况所有改变,但是总体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远比传授知识困难,需要实践、实训和实验等多种条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有特殊要求,而这些正是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板。从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受条件所限,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实践过程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的实训大纲。不具备组织学生集中开展实训实习的条件,以学生个人或团队形式自主开展实践活动为主,学生自行决定实践地点和主题,在规定时间内交实践报告或实习单位盖章的表格获取学分。学生实践行为较随意加上教师难以把控每个学生的实践质量,学生的能力未能通过实践训练得到提升。

三、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体系的主要途径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的不适应性,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称,人才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依据,着力解决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问题,围绕适应社会需求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理念是根本,具有决定性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因此要树立人才培养贵在质量、质量为本、质量兴教的理念。为践行这一理念,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宣传和引导等方式,全面强化师生的质量意识。其次,建立健全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是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不断提高的保证,高校内部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采取多形式、多方面的监控。另外,高校要依法信息公开,实行年报制度,让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多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第三,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到要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一些高校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活动,使评价更专业、更全面和更客观。

(二)把握目标、课程、师资三个重点要素

要建设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还需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的师资队伍。目标定位具有基础性作用,明确的目标可指引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各要素、各环节;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的教师队伍则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保障条件。

1.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体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标的定位依据首先是社会需求,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类型和规格要求是不同的,可大致分为不同层次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突出重点,凸显差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定位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结合自身特色,设置具有差异性的培养目标。从高校层次上来看,建设“双一流”的高校偏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研究能力较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地方一般大学重点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从高校类型上看,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综合型或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为目标定位,行业性大学要注重培养具有突出的行业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各高校只有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实施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定位,错位发展,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社会对人才的满意度。此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需因地制宜。高校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相互依存,高校为地方输送大量人才,地方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大量地方高校与地方的联系更为紧密,其毕业生主要在当地就业,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更要清楚地方产业分布和特点、地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要求,立足为地方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2.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适应社会需求的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依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行政管理的内容、社会需求等,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分类,名目繁多,不尽一致,诸如通识课、核心通识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实践类核心课,等等,类别如此繁多,很难区分其差异。如果对此简化处理,可从两方面分类,一是按课程的理论属性特点,大体分为理论课程与应用实践课程两大类,理论课程又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二是按课程的专业属性特点,大体分为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非专业课程较宽泛,相当于通识类、素质类课程。

课程是传授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载体,课程体系应该结构合理,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契合社会实践需求。长期以来,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集中于是偏重综合性还是偏重专业性之争,各执一端。理想的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应该是“T”字型结构,“一”代表“博”,要求宽广的知识面和能力,“|”代表“专”和深度,要求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何定位,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无可厚非,已成为近年来各高校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目标。但在现实中也发现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即不少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重通识或素质教育而轻专业教育的情况,表现为前者在课程结构中占比较大。在一些学校,所设选修课相当广泛,不仅涵盖听、说、读、写方面的课程,而且还有茶艺、插花、棋牌、烹饪、保健等方面的课程,开设通识、素质教育类课程是必要的,但不少内容应该是在中小学阶段掌握的,即使需在大学阶段开设,也应该适度。在本科阶段总学时或学分一定的情况下,通识课、素质类教育课程如果开设过多,势必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削弱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

鉴于此,目前在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如何有效处理好、平衡好专业类课程与非专业类课程的关系,专业课应体现专有性、突出针对性,有助于培养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能力;非专业课即所谓的通识课、素质教育课,范围要恰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还要处理好与中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素质教育内容衔接,避免重复。二是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目前重点要解决实践课弱化问题,努力提高实践课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还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共性问题是,来源单一,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自身实践有限,对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不熟悉,擅长理论教学。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因此,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优化结构,提升实践素养。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一,高校不仅要鼓励教师继续在国内外大学深造,更应鼓励他们参与专业实践,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实践。其二,教师还应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体验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获得第一手教学科研资料。其三,学校应建立一支来自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兼职师资队伍,聘请他们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参加教学改革,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

(三)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多方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需通过社会检验,质量的高低由社会多方评价。注重学生、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切实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行政管理本科人才最终适应社会需求。

1.注重学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学生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受益者,学生的评价最为直接可信。学生的评价包括在校学生评价和校友评价。在校学生的评价可及时反映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状况;毕业的校友,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对在校期间学校的培养质量的感悟更为深刻。在校学生和校友通常是被动接受学校不定期的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学生参与评价的行为缺乏主动性,同时,这种传统调查方式,样本有限,随意性强,调查结果的信度、效度不高。为提高评价效果,除继续开展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学生座谈会等外,建议开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平台,以建立常态化、覆盖广、可持续的学生评价机制。该平台系统面向在校学生和校友收集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学生可以随时反映对学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疑问和意见,安排专门的人员加以整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答复反馈。

2.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用人单位的检验评价不可缺位。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的。行政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用人单位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才,相应地,高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在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社会用人单位可采用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社会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6]。但在实践中,社会用人单位在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最初环节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用人单位只好在人员上岗之后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最终评价,这类评价往往是滞后的,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难以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为此,高校应该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鼓励用人单位以多种方式参与行政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毕业答辩、实习实训,促进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会需求的全程融入,社会以及高校自身更能深刻、全面的评价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3.注重第三方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构独立于高校、政府,它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更强。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主要由政府教育部门开展,这种内部“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让高校处于被动的一方,被动地接受评价,被动地改进,难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高校或政府部门授权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建立覆盖面广泛的数据库,凭借翔实的数据,独到的分析方法,可为高校反思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参照和依据,高校以此进一步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高等教育要增强五大办学理念.2016.10.www.edu.cn/edu/jiao_yu_bu/jiang/201610/t20161009_1455717.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2012-2017.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sjf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杜,2012.09.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人民日报社,2010.02

[5]新华网.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05.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作者:夏佳敏 刘智勇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