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6-06 03:41:13
导语:“一带一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和可持续建设,越来越凸显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为此,可以通过组织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营造国际化的校园语言和文化环境、加大外籍教师的聘请力度、开设全英文或双语授课课程、派出更多学生到海外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国际视野;创新人才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重要标志;“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下,中国的利益遍布全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需求,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服务“一带一路”为抓手,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4年,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学院,致力于面向“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一带一路”地质资源环境的协同研究,为“一带一路”略和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1]。以丝绸之路学院为依托,学校启动了面向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培养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探索了新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以“一带一路”为导向,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自2013年主席在中亚和东南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尽管是一个以国际经济合作为主旋律的倡议,但其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理念,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将谱写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实质是直击制约我国长期发展的三个战略问题,即油气和矿产资源的获取问题、富裕优质产能的市场问题以及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问题。油气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矿种配套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油气和大宗矿产资源已从原先的个别矿种短缺向全面短缺演变,石油、铁、铜、钾盐等重要矿产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6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4%,而“一带一路”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丰富。据2008年统计,“一带一路”上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俄罗斯、利比亚等国的可采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2%,而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天然气储量的总和就占世界的65.2%。“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地质学上主要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的范畴,地质演化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乏世界级矿床,可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其中,金、铂族元素、铬、铀、镍、铁等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伊朗、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石油贸易合作及油气通道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有益于保障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考虑我们自己的合作利益时,为沿线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有助于实现“民心相通”,从而推动打造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沿线各国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各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形成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基础设施的“投资鸿沟”现象,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中存在的大量缺失路段、技术标准体系不一、管理规范各异等问题。打通各国基础设施之间的障碍和瓶颈,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既能缓解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促进能源和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也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例如,2016年11月13日正式实现货运联通的“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旗舰项目,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就为巴基斯坦沿线的民众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本土化的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凸显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国际视野”就是以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全球眼光,关注社会和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校订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基本的是要鼓励学生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全球竞争的标准来分析自己应具有的智能结构和综合素养,用全球观审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自己参与国际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鉴于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别及区域研究,实施教育国际合作,增进学生对多元世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是举办国际会议,开设“名家论坛”。从2012年起,我们先后成功主办了“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国际研讨会”、“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论坛”、“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先后吸引50余个国家的著名学者、大学校长、青年领袖、驻华使领馆官员参加会议。每次重要会议,都选拔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会议志愿者,承担会务组织、重要来宾接待等工作,组织学生旁听重要演讲,辅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我们还以“科教联通丝路,青年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和大学校长来校开设“名家论坛”,对“一带一路”地质演化、矿产资源禀赋、油气和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震、地质灾害和高等教育等进行专题研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校内,我们从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开设了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只有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海内外学生的交流和互访,创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近10年来,我们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力度与国外和港澳台大学的合作,重点建立了本科生访学和交流机制。先后与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六大、里尔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密西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阿尔伯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建立学生互访和交流机制,接待了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到本校的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交流。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中外学生或海峡两岸学生混合编班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深化了师生交流。例如,接收了伊朗德黑兰大学、霍尔木兹大学、苏丹科尔多凡大学、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的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来校交流,实现了与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和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交流访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校园内相处、交流,本身就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留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优势,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交流,既重视利用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和吸引力,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培养知华、友华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又重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中国大陆学生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组织校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定期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支持中外学生发起“丝路论坛”,每周由一个或多个中国学生向来华留学生介绍所在省的省情、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来华留学生介绍他们的国情、区域发展和矿产资源概况。这加深了中外学生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也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和开放的特质。三是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我们参与了翟明国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新常态下中国矿产资源需求、安全和风险预判”的研究工作,重点承担“矿产资源全球配置”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工作,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亚铜镍铀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子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这些面向“一带一路”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专业课教学、大学生业余科研活动的推动,我们组织本科生开展全球矿产资源分布调研与“一带一路”战略研讨,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在组织学生开展国别与区域的研究中,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以训练学生建立“全球视野,大数据思维,比较的方法”为重点,分别由学生承担了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钨锡矿、汞矿、锑矿、金银矿、钛矿、铝矿、钼矿、钴矿、铂族矿、稀土矿、锂矿、铍矿、锆铪矿、铟、铼、锗、镓等金属矿产,钾盐、磷矿、石墨、萤石、硫矿、硼矿、菱镁矿、重晶石、石膏、宝玉石等非金属矿产分布状况的调研。学生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灾害效应、国别资源禀赋、国别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与合作风险评估等方面深入思考,注重交流,相互启发,认识国情,拓展视野,取得了好的效果。2013级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班长卢文华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深感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数据库中记录了全球范围内所有矿种的资料,矿床总数就超过30万个。一个国家总的自然资源量是‘天生的’,但掌握的矿产资源却取决于人。看到了差距,要使我们的国家在矿产资源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任重道远。”基地班团支部书记徐珍在调研了全球的磷矿资源后指出:“20世纪,摩洛哥和美国的磷矿石出口一直稳居全球前两位,1996年后,美国停止了磷矿石的出口,改为进口磷矿石,加工成磷肥后再出口,利润大幅度提升,摩洛哥的磷矿石出口也大幅减少。目前,中国的磷矿石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减少粗放型的磷矿石的贸易,更注重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基地班的王富康同学指出:“我们国家以占世界二分之一的锑矿储量为世界提供了四分之三的产量,应该调整策略,以中国国家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这些本科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科研,他们不仅认识了国情,而且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显示了创新的意识。四是发挥地质学科重视野外实践教育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2]。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本质载体,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成为家国情怀的外延拓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内涵,以勇于奉献、恪尽职守展示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只有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能心系国家,胸怀天下,才能成为社会之栋梁、民族之未来。地质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地质学教育主要由室内课堂理论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这两大体系构成。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这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培养家国情怀和脚踏实地品格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主战场的地质实习基地,历来被视为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地质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周口店、北戴河、秭归三大野外实习基地陆续建成并服务于广大本科生的野外实践教学。近年来,我们又选择鄂东成矿区和大别山区,加强了课间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我们结合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递进式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即针对一年级本科生的地质认识实习(北戴河教学实习基地)、针对二年级的“课间的针对性实践”和“课后的综合性实践”(鄂东和大别山)、针对二年级末的本科生专业教学实习(周口店和秭归教学实习基地),以及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习(教授的科研基地),把分层次、多尺度的野外实践教学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志在考察母校期间与学生交流时说:“我把母校对我的培养概括为三句话,母校给了我地质学知识,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母校给了我接触群众的机会。”[4]显然,突出地质学的学科特色,强化实践教育,有益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优秀特质的高水平人才。
二、构建双语授课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全球范围内科技人员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结果,全球范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科技人员只有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融入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在科技创新上有所建树。因此,具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是创新人才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聘请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来校担任主讲教师,努力提高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专业素养。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聘请了罗杰•梅森、保罗•罗宾逊、亚罗斯拉夫•多斯塔尔教授等多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来校长期开设本科生全英文授课的岩石学课程(其中前两位是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们的课程,不仅帮助大学生提高了英语交流的能力,还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和科学前沿,为学生严谨治学提供了示范。二是建立国际交流平台,邀请著名学者来校开设短期课程和暑期学校。2006年以来,经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批准,学校先后建立了“壳幔交换动力学”等4个创新引智基地,与国际上顶尖的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团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年我校发起成立了“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先后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我国香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加盟,为开展科技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不仅积极参与组织联盟高校的著名科学家来校开办专题性暑期学校和短期课程,还支持和资助学生赴境外参加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的历练机会。三是全面拓展专业英文的学习机会。先后由桑隆康教授和陈能松教授负责,建立了变质地质学双语课程,主讲教师包括罗杰•梅森教授(英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周汉文教授、刘嵘副教授、佘振兵副教授等。课程定位于国家理科基地班高年级学生双语教学专业课程。教材采用Mason教授和桑隆康教授合著的双语教学教材《变质地质学》(“MetamorphicGeology”,2007,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该课程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年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此外,桑隆康教授等还编著出版了《汉英英汉地球物质科学术语词典》(2008,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桑隆康和马昌前主编的《岩石学》(第二版)(2012,地质出版社出版)也全面标注了重要术语的英文词汇,为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推动国际化联合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宽阔的创新型人才
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从2006年开始,学校通过学生互换、校际交流、互免学费、互认学分、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探索了2+2、3+2、2+1+2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这使得本科生的国际联合培养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多方争取资源,形成多元化本科生国际交流资助格局。为了成功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我们注意发挥教授的作用,提前制定好联合培养方案,签订谅解备忘录,明确双方合作的责任和义务,界定学生选拔机制、录取标准、在海外的学习要求以及回校的考核标准,努力将学生在海外的联合培养与管理落到实处,提高派出的成效。同时,学校设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鼓励学院和导师配备相应经费,提高资助强度,对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全额资助。二是建立双导师制,确保联合培养务实高效。双方导师共同确定研究题目,共同选拔对合作课题感兴趣、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学生。学生出国后,加强交流,共同督促,采取多种措施,用足双方的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学术资源,支持学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针对“一带一路”矿产资源的研究中,既要学习外方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经验,又要发挥我方的主导作用,突出科研选题的创新。以全球视野、中国优势、大数据思维、比较的方法,围绕我国地质条件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关联性和独特性,探究全球及“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不均匀分布的深层原因,结合中国与伙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构建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战略。三是用好校友资源,把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融为一体。近20年来,团队先后有一批优秀学者赴海外留学,有的已经成为本专业优秀学者并在国外重要学术机构任职。通过这些优秀校友,我们拓展了大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渠道。例如,我校地质学专业1996届毕业生王国权,目前是美国休斯敦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他成功申请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美学生来华开展教学实习,在我校开展中美学生的联合培养,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赴美继续深造。
四、展望与结语
主席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面对复杂的形势,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的国际化人才,增强未来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高校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全面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全面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入手。教育国际化是东方与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和教育成果相互融合、双向交流的国际化[5]。不断提升师资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核心。当前,高校要从营造国际化氛围、引进高水平师资、促进师生双向流动、推进教学体系共建和双语课程共建、加强来华留学生培养、促进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等方面入手,促进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昌前,袁江.发挥高校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丝绸之路学院的创立[J].中国民族教育,2017(1):46-48.
[2]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
[3]余际从,刘粤湘,李杰,吴青.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J].中国地质教育,2013(4):1-5.
[4].谈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高书国.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3-67.
作者:马昌前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上一篇: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 下一篇:“一带一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