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5-21 10:32:50

导语: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门为广大人民百姓所喜爱的艺术,因此报考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高校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它是音乐教育的先锋,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也是从高校音乐教育开始。而当前,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亟需继续加快改革的步伐,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型课程教学体系,将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和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对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研究讨论。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音乐专业是现在大学的热门专业———几乎各个高校都有此专业。在当前科技高度发展,新兴产业增多,社会需要多样人才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号召与适应社会人才需要,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音乐教育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以及艺术前沿等促进学科建设并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契合度,创建协同育人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笔者就结合我省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来谈谈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思考,希望能够给我省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助益。

一、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定位

音乐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因此音乐专业也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音乐教育本身是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可以说,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应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和理念,找准思路与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作。专业音乐教育中涉及很多细化的专业与方向,如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史论、作曲理论等,以上几个方向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据了解,当前,我省各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的教学与音乐实践的教学有脱轨的情况,理论课上的内容过于侧重理论,即逻辑性思维,过于抽象。而实践课程只针对技术性的教学,侧重于对音乐表演中技术的追求,如器乐演奏技术、声乐演唱技术等。而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应当要综合这些专业的内容,甚至综合文学、史学、哲学、戏剧等不同专业的内容,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在提高表演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使学生具备系统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人生、生命等方面更有深度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好的以积极的态度理解社会,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丰富艺术实践。人才的培养最终所依靠的是实践,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外如是,如果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培养,那么学生学再多的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也要注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艺术实践来实现。而艺术实践并不单单指“表演实践”,还包括“教育实践”。①各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各种艺术实践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当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增加人才培养的弹性,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与机会。实施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课,以便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专业这个大框架内自由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只有树立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多元化的人才。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及我省各高校现状就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路与定位的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是永远恒定的,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做适时的调整,从而不断完善。

二、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措施

(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专业音乐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专业音乐教育应当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由于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就业方向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和社会艺术培养机构音乐教师,所以其既要具备较高的综合音乐素养和技能,又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还要具备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和社团、执导晚会、编导节目等的能力。并且现代音乐教育还要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契合度。只有以此为目标来开展专业音乐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二)制定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必须要明确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意义,提升原本较为边缘化的实践课程的地位。在制定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之时,必须要以努力实施大教育观为目标,从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出发点,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过于细化的专业分类问题和过于强调技艺化的问题,提高对社会需求的灵敏反应和适应积极性,促进学科体系的综合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和教师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实践型人才。1.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将其学分定位总学分的25%左右。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应当要以学科的交叉综合来取代过去的学科分化,而通识教育正反映出了这一目标。并且,通过通识教育,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知识整体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2.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合理的专业设置是良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应当要依据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以及艺术前沿等调整专业设置。具体来说,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要积极关注和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容,充分体现出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还要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尤其是要适当增加一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现实和文化发展动态的研讨课程,例如《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发展概况》等,从而通过这类课程来培养实践型与人文型兼并的复合型人才。(三)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自20世纪后期至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社会经济与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这几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现如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已经成为了昭示其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作为高校,也必须要基于社会实际发展需要和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来开展教育工作,充分承担起“在教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社会文化建设责任,培养能够为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发展所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当今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是因为社会对多元文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所以专业音乐教育也要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在强调建设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也积极建设民族音乐课程。像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器乐、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等,均可以是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均体现出了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不但要开设这些课程,还要加强相应的科研活动,推动对音乐多元文化的研究和发展。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学习民族音乐,形成主动适应、双向参与以及良性互动地为社会文化建设所服务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专业音乐教育必须要以培养实践型音乐教育人才为目标,努力承担起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紧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只有找准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定位,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措施,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音乐教育人才。虽然现在我国在这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众多学校和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未来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也会蒸蒸日上。

作者:吕彪 单位: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