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11-28 11:07:13

导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前言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但在高职院校本科教育确处于初级阶段。而本科院校现有的办学经验,无论在模式,架构、课程设置,实验条件等方面都不适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随着我了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也驱动职业教育走向高层次,建构高等教育人才的“立交桥”。职业教育“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探索,也是十三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占较大比例;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这种人才不仅应用性强,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截至2017年,全国有1388所高等职业院校,已占高等学校的一半。毕业生就业大都在生产一线,随着国家的经济转型,对这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令专科层次的培养遭遇天花板,好多有能力的高中生都去选择本科教育,有些宁可复读也要去本科,这使得高职教育的生源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很难满足培养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高职本科的人才需求及现状

以上海地区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上海市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即“中高贯通培养”);2015年12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正式,为上海未来15年高教与职教发展指明方向,高职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有效层次提升的需求,解决高职毕业生与应用型本科生的衔接,提供你很好的解决方案。从我校来看,《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周期较长、社会人才需求旺盛且稳定。以往的毕业生就业后普遍感到虽然对专业工作非常喜欢,能很快上手,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欠缺一个层次,如果能再继续深造,会对岗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他们有的工作后又选择继续专升本,离开自己喜爱的工作,。基于这种情况这样我们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作,向上海市教委申请了这个专业的试点。具体方式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学生3年高职学习后,将前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2年的本科学习。试点专业纳入高职院校高考招生专业目录,通过秋季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招生计划由上海市教委统筹安排,该专业的学生,今后将获得直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快速通道”。第一次招生从2017年秋季开始入学,班级共有40位学生,学生的质量很高,有的学生高考分数已超过本科分数线很多,就是热爱信息安全管理这个专业,看中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而来的。5年高本贯通也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有所选择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前还要经历两道“考试”。首先在大一结束后,由高职院校组织考核,未达标的学生,予以转入高职院校平行专业或相近专业学习,不再进行“高本贯通”培养。另外就是在大三后,学生修满教学计划所设定的前3年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能力水平达到相关要求,先授予高职院校毕业证书,并通过专升本考试后,才能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进行后2年本科专业学习。最后,在规定期限内修满高本贯通培养计划所有学分、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获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在“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强调了“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本贯通”培养的学生符合相关条件后,可在毕业前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技师级),这个技师级职业证书相当于中级技术等级,学生在就业时更有优势。

4贯通高职本科的发展

4.1试点专业范围的继续扩大。职业教育既是将毕业生打造成工作者,还要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教育价值。我国的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有200多万,就业率一般都在90%以上,其企业行业实践适应能力的也远远高于本科生。但是由于缺少理论和学历方面的功底,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所以仅有几所院校的几个专业进行试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适合高本贯通的特点中寻找更多的专业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受益者,让更广泛的企业受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值得推广。4.2师资团队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持续的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培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数量仍然不足。既有理论又懂实践的教师的确实在紧缺。有的老师最多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做到到教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只有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高本贯通教育的需求。所以,高本贯通院校一定要做好专业师资队伍的准备,教学资源的优质组合,形成贯通培养模式的特色团队。分别拥有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框架结构,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担任主讲,实践环节以企业教师主讲,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1)定期派送专职教师到企业短期实践;(2)吸收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教学方法培训;(3)师资团队对学生的定位与理解;(4)引进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4.3与多家相关企业的联合。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要积极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这种基于资源依赖性的合作交易是市场调解、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不仅是高本贯通资源驱动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即校企双方只有预期到合作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并能确保这种收益的获得,合作才可能开展和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而采取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提高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建立并维持与高校的合作来降低交易费用。对高职院校来讲,企业在合作中提供的资金、设备、信息、实践平台,解决学生就业,提供兼职教师、训练机会等方面,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信息技术企业更多地关注该专业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在提高该企业声誉、共享学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益。校企合作是高本贯通工作的资源驱动之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也是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占领市场先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双方应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来关注双方的利益需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共同落实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5结语

高本贯通的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本贯通的实质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进行的拓展自身发展的途径,它有别于本科教育,需要在现有的构架下,更大空间的突破与创新才能促成其发展。

作者:王艳芳 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志选.现代职教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论坛,2015(1).

[2]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国教育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