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3-27 10:15:21
导语:高校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更新和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为我国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契机和便利条件,使传统的制造业获得了新生,重新迎来了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制作企业作为产品主要生产、制造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就成为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因此,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然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那么,如何能够满足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出适应于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就成为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口贸易和国内市场都逐渐走下坡路,要想改变这种发展缓慢,持续低迷的状况,就必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那么,信息化就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管理方面,缺乏对信息的流通环节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于此,下面就针对高校面向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1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阶段,电子商务成为现代流通的主要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众多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优势,获得有利资源,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占据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而忽略了对于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在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和追捧,那些缺乏工作经验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被拒之门外,或是被安插到一些和本专业不对口的职位上,很多毕业生感到学无所用,只能另辟其它的就业路径,造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出现较大的偏差和矛盾。显而易见,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普遍较低,因此,如何面向制造业,培养出适应于企业发展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就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2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已有十多年,但是,根据相关的就业调查结果可知,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仍然处于相当匮乏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电子商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课程却很少会涉及,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过开网店的经历,不了解具体的经营过程,只是学习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缺乏实战操作。第二、缺乏掌握制造业知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随着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领域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必须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广泛涉猎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然而实质上,很多高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和市场营销的模式,而制造业对于人才基本要求是:一、掌握电子商务技能;二、具备制造业的专业知识。这和电子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的模式是完全不符的。第三、制造业信息化长期以来忽视了电子商务。很多院校为了响应和落实制造业信息化的口号,专门开设了相关专业,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等,然而这些专业大多是针对产品的设计、制造等环节,却很少有涉及制造业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制造业大多都是以产品的加工为主,没有考虑到经营。然而在现阶段,由于外贸市场不不景气,制造业的市场只能以内需为主,但是电子商务却始终没有被提到正式日程上来。第四、制造业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非常广,也就注定了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那么高校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要将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作为重点,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专业的职业需求。此外,不同的企业也是各具特色,应届毕业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来,从而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再加上校企合作这种投入大、收益少的形式难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导致校企合作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3面向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3.1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面向制作业,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一、电子商务能力。自主进行制造业电子商务项目的策略;管理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实施网络推;,熟练掌握网上金融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进行网上营销。第二、掌握制造业知识。了解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装配技术,掌握一定的产品制造技能。第三、计算机与网络技能。了解和运用互联网检索相关的商务信息,借助网络进行各项工作,处理电子商务的图文信息,维护和管理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第四、具备管理知识。掌握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具备销售管理的经验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
3.2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电子商务属于近几年新兴的一个专业,由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配备不合理等原因等都导致了很多专业课程开展起来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直高、精、尖的师资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一方面是针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而言,不仅有专职教师,同时又有兼职教师,可以从学校或者企业来聘任教师,不同的教师所主攻的领域和方向不同,可以是理论教学,也可以是专业技能教学。另一方面,从教师个体来说,主要是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求其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作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深入到社会和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将理论知识能够和实践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建立实践、理论一体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实践认知,有目的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3实行项目驱动式校企合作模式
“项目驱动式”校企合作模式是以项目为依托,将企业的商务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学校根据项目实际的进展来对专业培养体系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的依据,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和检验。此外,企业也可与参与其中,对于专业定位、目标以及教学体系的构建给予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互相一致和统一。实施电子商务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是通过和区域内的制造业建立合作,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完成工作中,教师和企业的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校企合作必须要注重合理的选择项目。比如在闽南地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牵引下,多家本土企业合作建立区域电子商务中心,然后以电子商务中心的名义与高校进行联合,组织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区域内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如晋江鞋都电子商务中心、石狮电子商务人才孵化中心等。采用这种校企合作的形式,具有众多优点:一、能够为高校提供大量的企业资源优势,避免了一些重复沟通的中间环节。二、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实现电子商务中心和高校的有效衔接。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项目驱动的主导型,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特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其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项目驱动、理论补充和实践巩固。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规律,以解决学生的就业为专业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在企业中亲自体验本专业职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利益的统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也将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基于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新方法,培养出适应于企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作者:胡正鑫 王玉萍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波.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45):95-96,108.
[2]闫树全,张卓绮.基于海西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2015(4):92-94.
[3]邢志良,温希波,张策.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110-112.
[4]王汇,王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7):557,552.
- 上一篇: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下一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