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讨

时间:2022-10-09 10:18:45

导语:“3+2”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3+2”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讨

摘要:跨国(境)教育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差异性需求的补充,也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分段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及国内外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中外大学物流基础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和跨国分段专本衔接教育的关键任务,并提出跨国分段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构建职业教育跨国分段人才培养立交桥。

关键词:美国;跨国分段;物流;人才培养

1研究跨国分段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新兴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出国留学规模会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差异性高等教育的需求会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人均GDP达6629美元,7省市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俱乐部”;同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同比增长3.58%。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而且也推动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融入全球化环境。在世界地球村的思维下,许多跨国型企业进入中国,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向世界,这些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与能力要求又提高了一个级别,创新型、复合型的国际化物流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物流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国际化物流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

2国内外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高职院校是以理性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美国四年制技术学院是以实用主义为导向与原则,并采用了选择性思想来遴选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劣,与行业的密切程度,中国高职考核笔试方式与美国技术学院以CBE/DACUM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考核原则等,将其核心凝炼内化,成为构建国际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美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专业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和一般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研究项目,同时为学生开设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课程,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一些物流管理专业国际化培养的教学计划。欧洲国家高校课程国际化主要通过初级、高级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欧洲模板课程开发和国际语言整合课程开发等方式,加强各国课程合作,使得学生了解各国历史、社会和政策,为学生选修各国语言模块课程。国内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有480所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达15万人左右,1000多所中职学校开办了物流专业,中职在校生约30万人,全国中、高等专业院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成立。另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物流教育与内地相比起步较早,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从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立来看,国外物流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而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开设物流课程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德国。

3中外高等院校物流基础专业课程比较

国外大学物流基础课程和我国大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外普遍重视战略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战略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水平和层次,而此类课程是我国物流专业基础课比较欠缺的。(2)人际沟通、商业通信之类的课程我国开设的较少。(3)国外开设的法律类课程,一般重视商法、经济法,国内物流专业基础课仍和其他专业一样,多开设法律基础。(4)政治类课程侧重让学生了解本国政府政策,而我国侧重于对学生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不少高校开设有专门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的课程,而我国基本没有此类课程,有些开设了应用文写作,但大多是选修课。比较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专业课开设较多的是功能类课程,较缺乏战略类、系统工程类课程。功能类课程中,我国普遍开设的是运输、仓储、配送等课程。开设相对较少的是采购、物流管理方面的课程,而这恰恰是国外物流专业普遍开设的。国际化人才是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实现的,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构建科学合理、国际化接轨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可应变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的物流人才。

4跨国分段专本衔接教育范式研究的关键任务

4.1跨国分段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

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是同一教育类型的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职业面向定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课程标准、专业服务产业等方面有诸多的异同点,通过比对分析,了解双方分段教育的优势,从中发现分段衔接教育的有效方法。

4.2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引进

所谓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在世界教育范围内被学习者认可的,具有先进水平或办学特色,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理念、制度、教材、师资、课程、特色等教育条件的总称。在中美分段培养的实践中,面对众多的教育资源,遴选对衔接专业有促进和帮助作用的相关资源,如优质网络课程、原版教材,外籍优秀教师等,满足教育消费者在国内高校同步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的需求。

4.3双方学术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保障

通过合作双方互访互学,双方专业带头人和团队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双方的课程体系和质量标准,比对双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双方认可的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教学方案,引进符合国情和校情的优质教育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籍以促进双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4.4跨国分段衔接课程体系的分析与构建借鉴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的职业导向的学位制度、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台湾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经验等,根据合作项目的专业特色,构建符合中美跨国专本衔接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5跨国分段专本衔接教育的实施方案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类型定位上都体现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两者在培养规格定位上均强调就业导向、实践导向和技术导向,而跨国分段培养除了要关注高等性和职业性外,更应关注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和国际化人才需求特征。以中美合作物流“3+2”衔接班为例,分段培养的实施包括下面几点。

5.1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学分转换及专本衔接体系

研究美国社区学院物流专业的学分转换制度,借鉴美国社区学院“2+2”专本衔接要求,对照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升学目标、师资配备、生源质量、经济条件等,确定跨国分段所招生源的选取标准及入学条件,明确转段考试的条件和时间。

5.2构建跨国专本衔接的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标准

引进美方物流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模板及教学方式,保留本校原有特色课程(如综合实训、创新创业等),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增加跨文化教学课程,相互取长补短,学分互认,保证双方学术服务质量;引进国际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构建具有国际特色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5.3探索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学习美方先进的职教模式和教学手段,引进美方原版教材,课程标准,开发或引进外方优质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教学内容中增加国际化成分或元素,建立跨国分段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

5.4增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配比

借鉴国外师资聘用水平标准,引进或招募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水平物流专业教师,增加外籍专业教师的比重,加强本校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培训,有计划地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出国培训、交流访问,保证分段培养总学时中外教课时数达1/3以上,引进原版教材1/3以上,专业课外教授课1/2以上。6结语通过中美“3+2”分段培养专本衔接物流人才项目,将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引进来”与国内职教经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通过高职院校跨国分段专本衔接的普适性模式、流程和措施研究与实践,有效提高了涉外办学质量和国际合作的声誉,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作者:谈慧 张海宁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清萍.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转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董建才,张婷婷.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探析[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6).

[3]马志军.中原经济区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7).

[4]王辉耀.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提升“本土留学”吸引力[N].中国教育报,2015-7-29.

[5]谭贞.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