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10-09 10:12:30

导语: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我们对传统的商务日语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如何能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确定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的商务日语人才是我们必须攻克的课题。

关键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复合型日语人才;商务日语

一、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中商务日语是属于文科类中的语言类学科,而商务日语专业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日语、日本文学和文化等课程,以培养从事日语翻译、日语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这样就直接造成了我国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一教育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发展对既有较强专业动手能力,又有实用日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不管什么岗位哪个行业,他们都需求“日语+专业”的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由此可见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以前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了。所以我们对传统的商务日语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如何能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确定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的商务日语人才是我们必须攻克的课题。

二、现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最近几年,各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多少少也都从单一的语言型向信息科技型、商贸型作了一些改变。但尽管如此,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也就是从“あいうえお”开始,并且在校4年学习里,要同时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方向等课程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是学的皮毛只求得课程通过,能将今后的就业与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联系起来的学生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动力。更是忽视了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环节,所以学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及专业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对商贸类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了解层面上,但又因为本身日语能力不够好等,因此无法胜任企业需求的专业+日语类人才的职位。由此可见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无特长商务专业知识不精通,日语能力又不过硬所以无法达到企业要求“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造成人才培养与日企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原因。(1)课程的设置问题。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比例不科学,公共基础课大量的占用了学生的学时时间与精力,目前各校的人才培养是建立在专业平台基础之上。因此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商务专业知识不精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另外理论课程相对较多,实践实训课程偏少,有的课程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上还应该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加强日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商务操作技能的训练。(2)师资培养问题。要想培养合格的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的教师除了要精通日语以外至少还要具备一门或多门商贸专业知识技能。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胜任教学的师资队伍也是我们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思考

(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虽然我校也提出了“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但以往的培养模式往往把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在日语身上,对日语语言基础比较注重,以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文学或语言文学相结合的知识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和基础技能型的日语人才。本人认为今后应该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人文文化素质又有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为目标。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日语交际能力+商务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综合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强调商务日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并重,能够体现实际、实践、实用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哪一个环节都离教师的积极参与。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师除了要精通日语以外至少还要具备一门或多门商贸专业知识技能。建议引进有留学日本背景专业教师为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传授专业知识。

(三)教学手段的思考。高职商务日语教学内容改革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达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理解力,为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王娟 单位: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