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5-31 09:28:55
导语: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是适应对外文化传播发展需要的有效举措,但是目前国内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的院校存在培养方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薄弱等问题,需要创新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
近年来,随着“软实力”不断引起注意,文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重要程度不断上升,但是中国的文化贸易存在巨大逆差,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不了解国际传播规律、传播效果有限等问题。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及传播方式和符合现念的文化建构,这对优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消费等理念的转变,国际优质高等教育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中外合作培养传媒人才显然顺应这一潮流。“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包括教学方式和管理评估制度。本文所探讨的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中外合作尤其是高等教育背景下,为培养具备适应当前传媒领域发展需求特色的人才而采取的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理念与目标
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的输出与国家对外传播应该达到的目标很不相符,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远不全面。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以西方文化问主流价值观的世界接受、认同,需要能够坚守国家立场,同时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熟悉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的传媒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备宽厚的学养、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课程体系
由于当前传媒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也应关注全媒体流程,实现跨学科融合。根据下表,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有以下特点: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英语。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社会学概论”“法学导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经济学原理”等理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以基础导论为主的大通识平台课提供进入该学科的入门经验,支撑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原理”“传播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传播技术实践”“媒介管理”“传媒伦理与法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这些基础课构建传媒人才的专业知识框架。除此之外,流畅的英语阅读及表达能力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三)教学管理
根据这些开展中外合作项目传媒院校的情况,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单一。以学生评教为主的教师教学质量监督,多数学生容易受教师印象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或自身喜好、作业量大小、考试难易程度局限,部分教师也为了在学生评教中得高分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中外打分标准、考核侧重点的差异,使得相互之间的认证困难重重,阻碍了教师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及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接受。
二、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合理
受制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资源、学生素质、师资方面的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计划与传统教育差别不大。但是面对长期接受中国教育的学生,单纯以学生为主的语言学习、国外原版教材学习以及小组自主讨论学习等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尚未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主学习,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结果,同时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二)合作项目与优质资源稀缺
目前设计传媒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主要合作集中在广播电视编导和数字媒体技术上,这与我国传媒教育亟须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有关。但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传媒管理等蕴含西方传播理念的合作项目很少。另外,与我国开展合作的外方院校资质一般,中方能够接收到优质资源稀少。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紧缺导致国内班级容量偏大,授课教师难以均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此外,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英语及原版专业教材的理解上,却无法找到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压力颇大。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承担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学科教师中外语水平较高者;一是专门聘请的外语教师,担任双语主要是英语教学;一是外籍专业课教师。大多数项目的教学主力是第一类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能够流利地表达英语,同时熟悉中国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心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类教师在实际中的比例很少,多数中方教师的听说能力不敷使用。而外方聘请的教师,或对专业不了解,或对中国的实际教育情况不了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创新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对传媒人才来讲,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清晰的逻辑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掘学生天性,鼓励独到见解,注重逻辑和批判思维训练。特别是中外合作项目,更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结合自身授课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在传媒课程中让学生走出课程,发现选题,培养关注社会的胸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进实验室,接触先进的传播技术,掌握传播规律;充分交流和讨论,了解西方先进的传媒理念以及中西方的优劣势,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担当意识。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推动中外合作交流传媒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师资引进应该从源头做起,切实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聘任和管理机制。外籍教师的选派必须严格把关,遵守国家、相关学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中方教师的培养。通过选派一些外语基础较好且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到国外大学学习,提升其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外教育制度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及时获取最新的专业发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以促使这类人才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支柱,发展壮大我国的对外合作交流人才资源队伍。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从学科教学上对其专业设置的改革,还是从师资力量上对本国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开展制度建设。充实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支持系统、监控系统和激励系统里的系统文件,建立多渠道的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其次,优化培养方案。中方院校要严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以培养国际性传媒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科学管理。面对纷繁的国际形势及传播现状,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应该把能够敏锐发现,独立观察,批判思考,深刻揭示,客观呈现社会图景的传媒人才作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外有利的传媒教育条件,锻造大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作者:王雪桦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舒.文化国际传播战略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8).
[2]赵雅文,张语,冯湛.任庆军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
[3]何志武.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
[4]李璐.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5]申敏.河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 上一篇:偏远山区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原因及对策
- 下一篇: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