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06 03:38:28

导语: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质含义,是通过资深骨干教师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并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围绕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优化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优化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

民办高校近年来生源人数逐步增加,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民办高校引进了大量青年教师参与教学。但是由于许多青年教师均是应届生,教学经验、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需要有效的指导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青年教师导师制则是有效的方式,能够加快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然而当前在应用中仍存问题,需要探索有效的培养优化路径。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存在的问题

1.认知程度较低。现阶段,我国诸多民办高校在进行教师培养过程中,已经将青年教师导师制应用其中,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知到导师制的真正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普遍存在认知程度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导师制中的导师,均是民办高校中资深骨干教师,不仅需要开展教学,同时也肩负着科研任务,基于此现状,在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扶中通常体现出力不从心,也无法避免出现应付的状况。另一方面,许多青年教师不善于主动求教,由于刚参与工作时间较短,短时间无法确立学习目标,也为认知到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双方均未体现出重视和积极参与,因此导师制在民办高校中流于形式。2.指导范围狭窄。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民办高校刚刚引进的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通常是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充分适应教师的角色。这部分青年教师虽具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学习了一定量先进知识,但由于刚接触教学工作,缺少足够的经验,通过导师制跟随资深教师学习,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技能。然而近几年,民办高校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引进了青年教师,同时聘请许多行业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这些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但对于教学知识、技能和经验仍然相对匮乏,无法真正为学生传授知识。因此,导师制进行指导过程中,应涵盖这部分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其教学知识和技能。3.指导方式单一。导师制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方式方面,通常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现阶段,民办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通常具有较高学历,他们在知识学习方面的能力普遍较高,这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事实上,他们最缺少的是课堂讲台表现能力的指导和评价,单纯为青年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很难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也无法实现促进青年教师持续成长的目标。除此之外,民办高校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导师制实行过程中,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的优化对策

1.提升重视程度。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导师制实施对象,均应高度重视导师制的落实工作,充分认知到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适应岗位、学习实践教学经验的重要性。民办高校方面应加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导师制主要针对二级学院,因此,高校在此过程中应加强指导工作,建立完善的考核实施细节,保证导师制实施的效果。二级学院则应在民办高校进行导师制部署后,需要结合当前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状况,以及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选取最为合适的导师,进行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导师应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指导态度,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对所指导的青年教师有系统化了解,保证指导工作符合实际情况,青年教师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回复,同时,青年教师也应尊重导师,遇到困难虚心求教,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拓宽指导范围。青年教师导师制当前指导对象的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应进一步拓宽指导的范围,结合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许多教师在学习和接受指导结合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许多教师在学习和接受指导后,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由于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仍会遇到诸多问题,往往这个时候就是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导师应注重在这一时期给予青年教师引导和帮助,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给予指导,能够进一步强化指导的针对性和效果。可将指导范围拓展到入职两年内,且工作中仍存亟待解决问题的教师群体,选取合适的导师给予进一步指导和帮扶,由于这一时期教师遇到的是实际问题,自身缺乏解决的能力,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指导和学习,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效果。3.革新指导方式。不同学科和专业所呈现出的教学方式均有所差异,在开展青年教师指导工作过程中,应结合青年教师教学专业以及专业发展趋势,革新当前的指导方式。例如,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时,导师随堂听课,并记录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课下及时给予有效指导。教研室也可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与青年教师分享教学资源。或者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专业项目实践活动,逐步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指导方式,切实发挥导师的帮扶指导作用,将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到实处,共同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4.建立考核机制。青年教师导师制都充分落实和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指导效果需要青年教师实际开展教学方能体现,因此在青年教师导师制考核机制构建过程中,应适当延长考核的期限,可考虑一到两个学期。通过一到两个学期对青年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能够充分体现出导师指导工作的效果,换言之,青年教师在接受指导后,无论是在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均不断成长和进步,则可充分说明指导工作具有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教学逐渐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密切关联。青年教师导师制是促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可通过提升重视程度、拓宽指导范围、革新指导方式、建立考核机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青年教师导师制在民办高校中充分发挥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艳.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

[2]宋晓焕,等.陕西省民办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

[3]郭静,等.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陕西省民办高校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08).

作者:郑钊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