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探析

时间:2022-04-16 10:39:31

导语: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抓手和核心内容。高校青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其理想信念认同关乎高校立德树人之根本,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尤为关键。新时代通过对其认同途径、考量、状态的研究,切实把握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特点,对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牢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政治使命,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1]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当今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导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认同。而把握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特点,对指导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同途径上表现为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

1.认知进入阶段:习得性。所谓“习得”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自发和不自发的后天学习来获取知识、技能及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P524)后来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P76)。这些论述都从理论上指出了人的意识、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属于认知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人只能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教育养成。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甚至有海外留学深造经历,学习和思考的独立性、自主性较高,学习欲望和能力较强,在移动互联网普遍化、快速化发展的新时代,受到中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接触和学习到的新奇事物和思想观念更多。在这多种因素作用下,青年教师接收到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复杂,深刻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认同,习得性成为其认知进入阶段理想信念生成的重要特点。2.认同建构阶段:内省性。内省指对已获得的价值观念进行知、情、意、信、行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辩证运动的心理作用过程,这是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人的思想运动是一个从理性认知发展到价值认同的逻辑理路,理性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认同是理性认知的必然结果。人获得理性认知需要内省,从认知走向认同更需要内省,认同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所获得价值观念加以运用、比照和检验的心理过程,通过知、情、意、信、行的内省催化作用,价值认同得到逐步强化稳固。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4]任何价值认同都必须以一定的学识文化为基础。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文化程度高,接触的思想文化多元,往往面临着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内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性分析与选择上,内省机制发生的作用更为明显和关键,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建构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把握认同途径上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高校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认同途径上表现为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实现理想信念认同,习得性和内省性是辩证统一、同向发力的过程,没有后天的学习获得,理想信念认同就成为无源之水,自我教育就缺乏外在的强化动力;反之,理想信念认同也离不开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只有主体自身对外来认知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才能真正为主体所接受,从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认同。因此,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既要积极营造并改善有利于主流价值观念生长的社会环境和外部生态,保证其学习获得的信息资源和价值观念积极健康;同时又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调动其内省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其价值认同的正确方向。

二、认同考量上表现为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1.理想信念认同的外在现实性。理想信念本质上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受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5](P82)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因此,当下面临的社会现实环境往往会对其理想信念认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年教师进校时间短,资历尚浅,职称低,其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他们刚参加工作,处于事业的打拼期,正面临着结婚、买房还贷、赡养双亲、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生活开销较大,因此,青年教师群体普遍承担着较大的经济生活压力。另外,他们不仅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且考虑到自身事业发展,不得不整日忙碌奔波于评职称、发论文、迎考核等其他事务,原本憧憬向往的高校工作舒适感严重下降,使其在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落差,甚至部分青年教师渐渐产生了趋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健全、房价物价上涨过快、腐败现象滋生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外在因素。2.理想信念认同的内在超越性。所谓理想信念认同的超越性,是指主体改造现实存在状态使其趋于理想目标的一种稳定持久的超现实性精神力量。“信仰乃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6](P59)由于人的欲望追求应然性与现实世界实然性的永恒矛盾,人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实践中,理想信念往往寄托着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感需求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并在实践中给予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人们确立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理想信念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高校青年教师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独立理性思考能力较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不是社会现实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改造者,在对现实世界认知和判断基础上,往往生成超越现实、引导现实、面向未来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既体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基础,又彰显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关怀,并为青年教师确立人生方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力量。因此,人的理想信念形成,不仅是对现实的思考和判断,而且是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上,主观引导实践,实现对现实超越的自觉选择。基于社会现实而又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是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又一重要特性。3.把握认同考量上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着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共产主义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53)。这种理想信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严密逻辑论证下,科学地揭示和把握了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运动规律,是指导我们改造现实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具有深刻的现实超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精神支撑,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性。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结合,既要善于用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引领其思想和精神,还要立足现实,敢于回应其现实利益诉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共识,增进青年教师的情感认同。

三、认同状态上表现为易受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1.理想信念的易受性。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认同上表现为易受性,是指在主观与客观、理论与现实的多重影响因素作用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客观的优势和条件。首先,“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P55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有很好的生长土壤,这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历了实践检验,历久弥新,到今天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这是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认同的理论基础;再次,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基础较强,且有一部分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对主流话语和价值观有更好的接受基础,这是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观条件;最后,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方面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以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这为其理想信念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现实根基。2.理想信念的可变性。所谓可变性,是指由于网络新媒体下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人们的理想信念认同越来越容易受到纷繁杂乱的价值观念侵蚀和影响,导致理想信念认同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论坛、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崛起,自媒体生产盛行,每个人都是观点的者,人们的话语表达变得更加即时、开放和自由,庞杂的网络舆论下传递的信息更是纷繁复杂,区分难度加大,人们客观上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概率增大、频率加快、数量增多,主流理论话语往往容易在情绪化的网络舆论中被掩盖和稀释。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新自由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左派”、政治冷漠等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我国交织泛滥,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在接受各种价值观影响时呈现出快、浅等特点,人们对于主流核心价值观认同渐渐趋向于浅层化、情绪化、怀疑化的感性认同。青年教师学历高,善于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新技术,热衷于了解新奇事物,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在主流的、西方的、正确的、错误的价值观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其社会经验尚浅,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可能造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动摇和不信任感,这些因素又增大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不稳定性。3.把握认同状态上易受性和可变性的统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力和掌控力明显增强,我国社会舆论环境有所改善。然而,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懈怠。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一刻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会遇到新问题、面临新困惑,在思想观念上往往很快就会遭到其他各种观点的反对和质疑,因此,培养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极为关键。深刻指出:“教师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提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9]基于理想信念认同状态的易受性和可变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感和作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建立理想信念长效教育机制,不断培育和巩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认同。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总之,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根本主题,结合其理想信念认同途径、考量、状态上的特点,综合分析、积极引导、辩证施策,使其融入高校青年教师的育人实践中,为实现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基固本。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1).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德]马丁•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1).

[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作者:潘 晔 王 维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