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时间:2022-01-25 09:32:44

导语: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应对青年教师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完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提倡“师德一票否决制”等途径进行建设。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资队伍质量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因素,而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决定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保障。其中特别强调:“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2]中,则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的条件之一。

1.适应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实验区,利用地缘,人缘支持的优势,率先进行改革,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越来越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也日益增加,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日益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基本上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这些院校起点较晚,师资队伍的基础有限,所以师资队伍建设处于适应教学型的建设期,在建设的理念上和战略布局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型院校特点。除深圳大学外,珠江三角洲的几所地区本科院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都是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应用型外延上有所区别,即在应用型人才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品质规格有所差异。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提出“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惠州学院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肇庆学院则提出“培养知识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和具备实践能力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目标,要求教师能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适应这种人才培养的体系,各校的人才战略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师资队伍发展战略,即围绕学校目标定位,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揽师资建设工作,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路子,使得青年师资队伍建设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相对短,因此各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均呈现为中青年教师为主,45岁以下教师占师资队伍的比例在70%-80%之间。如惠州学院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52.7%、肇庆学院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78%,佛山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0.2%。这说明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这些高校注重引进和使用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非常重。在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1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都是应用型的,并在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努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从措施上看有:鼓励青年教师考取专业和职业资格、强化青年教师在学生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中的实践训练、支持青年教师参与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科研和咨询、鼓励青年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活动等。尽管如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总量上却是不足的。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高校仍未完全形成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学术型院校模式仍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补充和引进教师的主要来源仍是从高校引进教师和吸收毕业生;教师要服从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岗位和实验实训岗位的分工,导致了教师主要精力和活动倾向于书本知识传授;在入职前和入职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难以获得持续和稳定的应用能力锻炼机会。各校对于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以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还普遍认识不足,政策和措施也未完全到位。

2.2超过控制线的生师比所带来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生师比16:1以内是优秀等次,18:1为控制线。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这些年的生师比还是较控制线高的,如惠州学院为21.18:1,肇庆学院为21.09:1,佛山科技学院为18.87:1。目前广东省对省属高校的拨款方式上为按生均标准拨款,因此,扩大招生数意味着增加学校办学经费,必然导致学生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在增加教师上这些高校更多考虑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即便这些高校需要在评估前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但师资队伍数量的增长仍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这给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带来的问题有:(1)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较多,其中少数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周学时达到12节以上,多数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周学时在8节左右。青年教师上岗时本身的教学素质就有所不足,然而一到学校就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技能的提高。(2)尽管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教学型高校,但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却有一定的要求,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使得青年教师科研投入的精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2.3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是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面对当前社会发展呈现出的多样性,一些负面效应对青年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上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养成,而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素质养成教育,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错误观点,缺乏必要的师德素养,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授业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欠缺。

3.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3.1完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为引进优秀青年教师,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支付安家费、支付科研启动费、提供办公室、专门设置实验室等。为适应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应着力制定和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对应用型专门人才施行双聘制、兼职制和客座制的优惠政策,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在岗位聘用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实施制管理过程中,应实施更加有利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发展的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资源配置机制。

3.2优化激励机制,兼顾教学和科研

应优化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发展的机制,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公正的发展环境。应充分发挥岗位聘用制度的杠杆作用,按照岗位设置的原则和需要,通过实行绩效工资及奖励在教学一线岗位上成绩突出、积极创新的青年教师等手段,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支持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和参与科研工作、参加学术交流,特别是支持教师开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科研课题。只有兼顾教学和科研,同时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给青年教师提供公正且畅通的上升通道,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才能促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成长。

3.3加强约束,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

在对青年教师的约束机制上,特别要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制定和实施教学规范和考核细则,使青年教师能够自觉用这些职责、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必须加强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从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并将其纳入制度建设层面来抓。严格树立“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从业道德水平,并结合人事管理相关工作如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正确引导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健康成长。综上,青年教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有效且稳定的人才培养制度,将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研究》,2010(23):1-6.

[2]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图说(第1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3:150.

作者:张璇 单位:惠州学院院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