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正确职业观的研究

时间:2022-11-19 10:08:42

导语:高校青年教师正确职业观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青年教师正确职业观的研究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观令人担忧

多数青年教师能爱岗敬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们普遍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职业道德观,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在此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为实现自身的价值积极创造条件。但也有一些高校青年教师个人主义严重,缺乏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人生理想和追求,片面追求金钱和名利。部分青年教师意识上形成了一定积极向上的职业观,但同时所做的事情有悖于教师形象、有损于师德师风,其道德判断与行为方式自相矛盾,显示其职业观不确定。

二、影响青年教师职业观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市场经济既有积极因素的发挥,也有负能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负能量的影响下,人们的职业观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责任感、义务感的淡薄,见利忘义行为的增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等等。市场经济激活人们的竞争意识去追求效率、创造价值,追求合法化的利益,在物质条件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加之教师待遇与社会其他优势行业相比偏低,一些教师的职业观就会产生偏差。

(二)对青年教师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把青年教师职业观培养与校园建设、学科建设、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等当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来抓。青年教师职业观的教育与以上各项工作相比较,则经常处于“软化”、“业余化”、不稳定、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三)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缺陷

青年教师由于年纪轻、阅历少,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和社会实践,考虑问题局部存在简单化,理想主义地看待复杂的现实。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注重学习,缺乏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思想乘虚而入。

三、多渠道加强青年教师职业观教育

(一)加强新入职青年教师职业观培养

从学生突变成教师,并不是简单的身份转变,更重要的是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要主动实现正确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形成。实现这一点,学校可对新入职青年教师采取讲授、案例分析、研讨等方式的课堂培训,帮助其积极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观。讲授可采取讲师培训、名人报告、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设计要涵盖理念层、制度层、执行层和形象层四个层次。理念层主要是宣贯核心价值观体系;制度层只要阐释学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职业道德观和职业责任心建立的激励机制;执行层主要是通过开设时间管理、压力与情绪管理、自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形象层主要通过职业的艺术、职业形象与礼仪等课程塑造青年教师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可以大力开展青年教师职业观树立主题演讲比赛、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正确职业观培养经验分享会,可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收集现阶段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识别出典型问题,以圆桌会议和主题会议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

(二)优化培养青年教师职业观的环境

改革、完善和创新职称评定制度。如,评定条件应突出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评定方式可实行评聘分离、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等,评定标准应灵活机动,而不是一标到底。改革和创新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作为社会价值导向中价值观的事实教育比职业观的思想教育更直接地左右着青年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评价和选择。因此,要使青年教师职业观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就应改革和创新分配制度。如,拓宽奖励范围和加大奖励力度。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不仅奖励在教学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的青年教师,也应重视教师对整个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群体在精神上的引领作用,对那些敬业爱岗、务实奉献的老师,学校要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大力宣传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开拓精神,这是引导当代青年教师将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融于一体,树立正确职业观的最佳途径。优化学术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年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术深造的环境,使他们在学术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凸显。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推荐一部分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知名学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进行学术研究等,使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并弥补自身不足,有利于培养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也可以从学习中获得启发和借鉴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行岗位互换。采用岗位互换的方式为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系统型人才创造了条件。岗位互换的基本功能在于使员工同时具备两个及以上岗位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一旦需要调整,则可迅速补充上去,从而提升学校的稳定性,降低人才流失所带来的动荡与损失。岗位的调换利于学校有效储备人才,从而提升组织的安全性、稳定性、动态适应能力以及组织跨部门协作的效率与效益。总之,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价值规律,充分考虑教师外在价值的客观要求,不要脱离客观实际过分地强调教师职业态度该如何好、教师职业理想该如何高,更不可去指责甚至是诋毁教师的正当物质需要。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建立并运用正确的激励机制,通过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与心理需要,以此来调节他们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从而促使他们体味到教师外在职业价值和职业成就感,进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兴趣,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与提升。

作者:殷玲 向倩 单位: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