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1-03 08:46:22
导语:高校青年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通过调查,关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青年教师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如表1所示,集中于“基本满意”;而从表2可以看出,职称、职务晋升困难,工作事务多、负担重和经费短缺等,依次为青年教师目前工作中最为突出的困难,这一定程度上与他们资源上的稀缺有较大的关系;而青年教师生活中的主要压力,如表3所示,排在最前列的依次是经济收入压力、住房压力和工作压力。首先,关于师德表现,我们请被调查的教师选择认为最重要的3项并排序。在7个选项中被选择为第一位的选项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加强责任意识,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在前三位中总次数最多的是“加强责任意识,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严谨治学,注重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出现次数最少的是“注重举止和仪表,维护教师形象”。其次,关于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态度。如被调查的青年教师总体上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比较支持,并且认为学生的认可、学生的成果是教师育人效果的体现。再次,关于关于参与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被调查教师中参加最多的是“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其次是“参与组织或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帮助学生寻找实践、实习或就业机会”,而最少的是“主动联系并接待学生家长来访”。只有3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外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最后,关于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政教育各种方式的效果,评价最好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评价最差的是“参与常规学生管理的行政工作”。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职称晋升和工作事务方面较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收入和资源获取方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更倾向于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或者参与辅助性工作,而不愿意接手过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但可喜的是,尽管面临压力,青年教师依然具有比较强的参与学生思政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对思政工作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只是对于主动介入常规教育管理工作热情并不高。此次调查启示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政工作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关键是必须要为具有热情的青年教师提供合适的平台,探索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1.建立保障动员机制,发挥组织优势凝聚青年专业教师达成共识。高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统筹设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保障激励机制,切实将青年专业教师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一是学校领导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需要坚持开展的工作,充分发挥青年专业教师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优势,为工作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建立、执行保驾护航,为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工作量、酬劳等各项激励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增强青年专业教师的工作认同感,积极搭建“良师益友”评选表彰等弘扬师恩师德的典型选树平台,引导学生在教师节、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从精神层面使青年专业教师满足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同时在思想和认识上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是自己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三是高校应主动关心青年专业教师群体的生活,充分了解他们在读书学习、交友婚恋、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和困惑,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激发起他们努力工作的热情和认真学习的动力,为他们搭建个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2.打造辅助支持平台,发挥资源优势帮助青年专业教师提升育人能力。针对青年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无从下手、效果不佳、信心不足等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承担起建立支持辅助平台的任务,充分整合高校的优势资源,按照学习、实践、思考的阶梯式规律建立三级平台。首先,建立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责、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平台,充分利用新教工入职、班导师上岗培训等机会,为青年专业教师提供经典案例分析、谈话情景点评、团队建设训练、基层志愿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增强参与学生思政教育的业务素质,树立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搭建能够发挥青年专业教师优势特长的工作实践平台,结合学生学习阶段、发展方向、困难需求等因素,可以分别设立班导师、学业导师、社会实践导师、科研创新导师、专业社团导师等种类多样、时间灵活、难易均衡的工作岗位;再次,建立总结交流平台,定期针对某专项或某阶段的工作开展研讨,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以及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变化,通过总结优秀经验及教训做出相应调整,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3.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发挥信息优势促进青年专业教师了解学生。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微信、人人、QQ等即时通信工具及社交网络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开始以多种形式介入到高校生活,价值多元化、资讯海量化、阅读碎片化等众多因素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青年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对学生状况缺乏了解、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难题,社交网络为青年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渠道。青年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设置讨论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转发专业领域的科技前沿及发展动态,建立师生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开辟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新媒体工作阵地,传递健康向上的社会信息与主流的价值选择等。这就要求青年专业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规范网络语言及行为,在“线上”和“线下”都能成为学生的表率,高校也应结合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提升他们的舆情引导与网络思政工作能力。
4.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发挥导向优势保证青年专业教师实现育人目标。青年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需要热情和责任感,但是“育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依靠职责考评体系来保证。一是要根据工作具体形式和目标要求,设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考核项目,引导青年专业教师树立德育和智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自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并以此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等;二是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在评奖、评优,推荐国际交流、挂职锻炼,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相应参考,相应计算课时量或是给付薪酬待遇,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在考核评价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鼓励青年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充分了解社会和国情的基础上,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促进青年专业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推进师德建设。
作者:贺文霞 单位: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 上一篇: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教师培养策略
- 下一篇:最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学习体会10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