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探析

时间:2022-11-11 04:51:15

导语: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探析

【提要】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审美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们日后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培养更为重要。但是,纵观我国美育研究的发展史,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面的相关文献、著述屈指可数。此外,诸多高等学府的语文老师认为美育如繁星皓月,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不可攀,不可捉摸。更有甚者,对美育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大学语文美育培养这条路异常崎岖。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美育审美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现状

(一)概念。“美育”一词是审美教育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借助一切美的形式和手段,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在传授美的知识和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自觉遵循美的原则,更好地发挥美的创造力。(二)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启蒙时期,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较为看重,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然而,一旦进入高等院校,审美教育被多种多样的专业课程替代,学生无暇顾及美育的培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4G、5G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行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大学教育为解决专业化人才不足的问题,逐步向实用性知识、技能过渡;学生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学习中也开始急功近利,重理轻文,急于将知识变为生产力。这都导致了我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缺失。1.审美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深度挖掘。在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时,常常通过一些特定内容的认知事件开展,而对教学内容事件又是以感性认知形式体现出来,且是在多种不同的审美教育事件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为了分析教学事件感性认知所内隐的理性价值,教师不仅要选择恰当的审美教育内容,同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与之对应的情形,引导学生感受、感悟关于审美的认知与内涵价值。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个性迥异,而且审美视角各不相同,方式方法亦多种多样。当前的审美教学中,老师对审美教学的开发并未做到有针对性地切合教师自身及各个学生审美特点,没有通过审美内涵与问题展开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达不到审美情感的高感受性的教学效果,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教学主体与责任的个性化意识淡漠。审美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审美主体的位置,学生主体地位要在审美教育中实现,构建其审美观念。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知不足,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审美教育的参与引导者,其自身定位也不明晰,教师常常被主导观念所控制,忽视学生审美感受和体验。教师并未做好引导者,没给学生创造关于审美问题讨论的空间,仅关注绝对的对与错。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学生进行协助引导,但并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3.教育资源选用难。审美教育资源的恰当选择有助于从多层面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其判断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审美教育资源的选用面临一定的选择难度。由于很多教学素材都夹杂着个人主观看法,例如专家级别的审美观点,多少都会干扰学生的审美判断过程与判断,让学生缺少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从而丧失自身的个性审美特点。有的教学资源的表达较为隐晦,无法让学生感知美,产生共鸣,触动心灵,陶冶个人情操。所以在海量信息中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素材,给教学资源的选择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探析

(一)将审美知识纳入大学语文教材。1.审美教育目标定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继承与发展,在先辈们审美经验之上加以传承、创新。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发现鲜活的事迹及当下的文学经典著作,从而增强当代社会的审美能力。在大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将美育思想贯穿到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去,利用多种形式与手段,让教学成为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一种过程。2.审美教育材料选择。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材料的选择上既要有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精神,又要与实际相结合;既将经典古文典籍奉若上宾,又要推陈出新,选用当下国内外经典文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包含古今大家思想、理论的著作。例如,在荀子的《劝学》一文中提到“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等传世佳句。《劝学》一文系统阐述了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教导后人学习应持之以恒,恭敬谦卑,广纳细流,博采众长,最终才能集“德”“行”于一身。这种先秦百家的经典古文绵延百代,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后世。2)国内外先进文学著作。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提到“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孤独无助的老人面对遥无边际的大海,心生的不是怯懦与退缩,而是超越自身极限的昂扬斗志,不抛弃,不放弃,用顽强的意志战胜磨难,用坚韧的心撑起希望的风帆。《老人与海》可谓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选材上更应将其典藏。(二)增强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1.提高审美感知力。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从文章的细微处入手,从跳动的文字、句子中感受美,由字入形,不断升华,最终领悟到文字更深的内涵所在。审美感知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大学语文教师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开拓视野,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审美的感知水平,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认知,享受美的愉悦。2.提高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比审美感知力要高一个层次,指的是对美育对象的判定水平,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审美鉴赏力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拥有一定的美学知识,还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审美思想。在授课时,教师应从文章作者审美的角度、思想和方向入手,不断发掘出文章中作者的审美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融入到美的海洋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分享美,引导学生进入,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强制。3.提高审美创造力。大学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以个人特殊才华为根,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本,二者相互独立,缺一不可。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审美教育的相关知识,时刻奏起美妙的音符,推开学生们的心灵之窗,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三)利用中华文化的自身资源。1.挖掘校园文化元素,营造审美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构建包括硬件设施和软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软文化层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及整体文化氛围对师生的影响。学校领导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及学生审美体验的积极性。校园审美文化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的规划,例如具有中华各民族文化代表性的浮雕、各民族服饰展览柜、绣球建筑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华文化使学生在充满审美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审美体验及审美鉴赏,有利于学生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陶冶自身审美情趣。校园审美文化硬件设施另一重要方面是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进行审美体验的源泉,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学生看书难问题的主要路径。图书资源中除了基本的文学著作外,需增加关于中华文化的图书,例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审美体验。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开展学校特色语文审美体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必要的途径。各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奇山秀水,学校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举办相关的写作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同行之乐。此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在情感的互动下进行审美感受,并将学生熟知的中华文化特色作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3.开发校本课程,深入审美研究。依托于校本课程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审美意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已有文化的课程资源中,尽量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其居住的地理环境、民居的变迁、农具的类型、农作物品种的分类和辨别等等。另外,以创世史诗、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山歌的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也是特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以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以作为文学教育的地方品种纳入课程内容,落实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针对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开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将语文学习与中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结束语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日益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在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十分关键。通过锻炼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完善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理性判断能力十分有帮助,审美教育可以有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另外,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让给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质的飞跃,使其综合素质更为全面,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审美教育,还应该关注当今社会和现实,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关注当今语境对学生的影响。归根到底,大学语文教育无论渗透何种教学理念,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更加广阔的天地时,不仅拥有专业的能力,还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黄厚江1995《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语文学习》第11期。

彭立勋2001《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与研究》第1期。

沈云震2014《对延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现状的一点认识和思考》,《剑南文学》第2期。

罗颖川2014《新课程下农村大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小作家选刊》第2期。

汪开宝2017《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秦琳2018《美育与民族的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第5期。

向隆金2018《民族地区语文审美观的培养》,《小作家选刊》第2期。

作者:徐文婷 单位: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