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现代性建构路径
时间:2022-12-22 05:27:37
导语:美育现代性建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祝亚楠、卢政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中和论”美育概念的提出者是曾繁仁先生,他认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致中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中和论”美育观。“中”是适度、有节的意思,朱熹释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和”强调的不是统一化、一致化,而是不同事物的和谐,例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史记•乐论第二》“乐由中出”郑玄曰:“和在心”;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以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强调美善的和谐统一,即“中和”的审美标准。
因此,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坚持“儒道互补”的美育传统,儒家美育在中国美育史上占有绝对优势,他们推崇的“美”被“善”同化、弱化以至被取消,注重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情感,注重个人人格和社会的和谐;这在道家美育的提倡者看来未免太功利了,使人失去了生命的自由,他们对“美”采取了较为虚无的态度,认为应该“法自然”,使人达到超脱的精神境界。这样儒家美育与道家美育在中国美育史上就相互制约,不仅弱化了儒家的封建专制伦理色彩,同时又矫正了道家消极出世的观念。其次,追求道德修养的完美,无论是孔子的“里仁为美”,还是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或是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为美”,都把人的内在本质的完善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夏商周开始,学校教育便以“明人伦”为目标,将“礼”与“乐”设为必学科目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所重视的不是求知,而是做人,儒家要做圣人、仁人,道家要做真人、圣人,目的是追求人格道德修养的完美。第三,突出直觉、感悟的审美方式,中国的美育传统与西方不同,没有理论的系统表述和逻辑的严密分析,而是注重直觉感悟的方式,中国古人一直认为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育的途径也是通过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领悟以对人的思想情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古代的美育主要不是通过学校进行的,而是要求人接近艺术美和自然美,让艺术美和自然美对人发生感化作用。另外,中国古代的美育理论家对审美境界和审美经验的表达模糊、多义,例如南朝梁代的钟嵘提出“滋味说”,用“味”来形容美感,把“味”同诗的美联系起来,强调诗的极致在于“味”,在于审美感染力,这就说欣赏诗就要去品味、去体悟、去感悟,才能理解诗中极致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以“中和论”为核心,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又紧密联结着中国古代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和文艺美学,因此,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多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先贤谈美、论艺很少作纯粹哲理性思考,而是强调文艺对人格的陶冶作用,这使得整个中国古代美学都具有广义的美育特征。中国古代的建基于“天人合一”文化理念之上的古代“中和论”美育观观与西方传统的建基于“天人相分”文化理论之上的“和谐论”美育观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存在着可以相互补充、融通之处。
中国现代美育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中发生的,据于文杰博士在《中国美育现代性研究》论述,“在中国,最早传播西方美学并在哲学话语中探讨美育问题的是蔡元培1901年的《哲学总论》。”[1]蔡元培不仅使用了“美育”的概念,而且将美育列为教育学中一个独立的学科。在现代思想史上系统阐释美育问题的思想家是王国维,他的《论教育之宗旨》系统阐释了美育的价值与功用。他提出了“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2]将美育作为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继蔡元培、王国维之后,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提出的情感教育,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可以用以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人们积极进取又能享受一种趣味化、艺术化的生活。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又一次巨大变革,随着学校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学校美育也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的教育政策中一步步确立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美育被一步步纳入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0世纪的美育现代性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美育切实在学校教育占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美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先进文化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中国当代美育建设的特点是:首先,美育被纳入国家教育政策,美育建设政策相继出来,为美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这不仅确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美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美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美育向感性维度转化,中国传统美育的伦理色彩浓重,注重对人进行伦理教化,美育往往被纳入道德和伦理教化的范畴。现代美育学人强调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倡导美育在开发个体的感性能力、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感情境界,培养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注重个体的审美发展,促进感性的提升。例如,早在1984年李泽厚就提出了“建立新感性”的美学思想,即将“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3]。杜卫在《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中也提出,感性教育的范畴是现代性美育的本质体现。第三,美育对个体及人类生命存在的靠近,当代美育建设除了从感性维度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外,在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的今天,当代美育越来越向人的生命存在靠近,关注人类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例如在道德滑坡、文化失范的人文危机中美育起到了治疗和补缺的作用。今年来生态美育的提出是美育对人类生态问题关注的体现,以挽救人类生态危机,塑造完美的生态人。
从中国现代美育的建立过程及当代美育建设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滥觞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对西方相关思想的移植和汲取,“美育”一词也直接承之于希勒的《美育书简》,进入新时期以后,中国学校美育建设的模式也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建立的。因此,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20世纪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美育传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不仅是审美、艺术教育,而且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古代“中和论”美育观应该成为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的土壤和基石,充分汲取其优秀成分。随着工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美育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隶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和对功利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吃喝玩乐、争权夺利、玩弄权势几乎成了人们所追求的全部生活内容,不仅生活变得干枯、乏味、平庸、空虚,这也是导致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而来的大众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势头消解神圣,躲避崇高,大众文化代表的是普通市民的世俗生活,因此,它关注的是如何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如何使人们在愉快的感官享受中获得短暂的解放,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刀光剑影的武侠剧、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广告形象以及虚拟的网络空间等,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们的审美趣味。大众文化在借助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复制,将通俗、平庸进行最大限度的宣传和传播,这是当前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又一难题。另一方面,学校的美育建设也困难重重,首先,对美育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同时,陈旧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深入人心,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完全让步给智育,学生只能在层出不穷的测验、考试中浴血奋战,致使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心理素质堪忧,知识在增长道德塑造却在滑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审美素质低下是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消费观念的刺激,人们趋向追逐消费性、通俗性,注重感官刺激和感官愉悦,过分注重物质功利,因而距离理性、高雅越来越远。学校美育也是如此,对于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名曲几乎无人问津,学生大都陶醉于日韩偶像歌手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中。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功利和实际,学习的目的不是自身的发展完善而是明确的功利目的:有名的大学或者待遇优厚的工作。因此,审美素质的降低是当代美育现代性建设面临的又一重要难题。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说明了美育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者说当今的美育自身存在不足。其原因客观方面来说,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消费社会或者大众文化泛滥的社会所必然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现代性工程各个方面建设都普遍遇到的难题。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现代美育隔断了与传统美育的联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所致。因此,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借鉴中国传统美育的经验、张扬儒家礼乐教化的精神,重塑现代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发展与重建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必由之路。
对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的深刻反省,我们发现,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的传统转向势在必然。古代“中和论”美育观是中国古代丰厚文化的积淀,蕴含着美与善的统一、完美人格的培养等丰富的理论精华,不仅是挽救当下人文危机的良药,建立在“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基础之上的“致中和”的思想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资源。
社会道德滑坡、人文精神和生态自然所出现的严重危机以及学校美育得不到切实贯彻实施,这些都是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难题,主要原因是现代美育没有从工具论的价值观众走出来,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我们可以从中找到问题的出路。首先,无论是道德滑坡还是生态危机最终原因都是人格的缺失和人性的“异化”产生的。关于“异化”现象,马克思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就把它归结为四个方面: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这几种异化中,产品的异化是一切异化的基础和根源,其它几种形式的异化都是由于物对人的支配和奴役而产生,人成了被物欲支配的工具,人也就完全被分裂、物化了,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和生活了。因此,只有摆脱物的支配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中国古代“美育观”对于如何塑造真正的人、完善的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供我们借鉴。例如,中国最早的“六艺之教”与孔子的诗教与乐教,就已开始用美育来培育人格,而培养理想人格的“君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终极目标。儒家认为美与善应该是统一的,个人与社会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儒家主张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人高度和谐的完善人格。“君子”是美与善统一的完善的人,同时也是自由的人,对理想社会积极追求的自主的人,尤其是魏晋人士以更加诚实的态度展示人的本性,他们人格独立、任情而发、追求自由,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多元的人格。因此,当代美育人格的塑造可以充分从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中汲取有益成分,以摆脱物对人的支配,塑造完善的审美人格。
其次,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的价值观念与操作方式也为当代美育提供了有益借鉴资源,据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所说,远在五帝时代就已有“成钧之学”,所谓“成钧之学”的教育内容,就是以乐教为主的教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教育,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4]春秋时期,以“六艺之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汉末魏晋以来,文学随着人性的觉醒,摆脱了儒学的束缚,审美与人生结合起来,“吟咏性情”成为魏晋人士的普遍心态。因此,当代学校美育首先应该对美育有足够的重视,上古时期人们已开始重视乐教,可见美育的重要作用;其次,美育的操作方式也应该借鉴传统,注重情感教育,合理设置美育学科,切实将学校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给予合理的重视和安排。另外,美育不仅是一门学科,美育应该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也是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的重要内容,创造“大美育”的教育氛围。
第三,古代“中和论”美育观所揭示的人生境界为当代人人生境界的陶冶升华提供了启示,如孔子的美育思想:尽善尽美,尽善尽美作为孔子评价艺术作品社会功能的美学标准,也是他崇高的审美理想。道家的理想人格和审美境界的论述也渗透于中国古想人格的生成之中,把人性的自然素朴状态及由这种人性所组成的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境域,自然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为我们提供生活资料,更在于它是我们心灵的家园。在被工具支配的现代社会,古代“中和论”美育观所蕴含的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协调性情、自然无为的思想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主要可以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合理调节压力情绪,达到心理平衡,建设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现代人的生命找回诗意。
第四,中国传统美育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个环节来实行。在社会领域方面,主要依赖于统治者的礼乐教化以及人才选拔制度,例如,周代就注重礼乐教化、移风易俗,周公组织到民间采集诗歌,采集诗歌后经过专门音乐机关的整理,成为对民众教化的工具;在学校教育方面,则通过诗、书、礼、乐与专门的艺术教育来进行;家庭教育方面,主要通过诗文书画的熏陶。然而,在当代美育现代性建设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家庭美育方面很少有人重视,家庭美育是美育的第一步,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前奏和补充,在美育实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代通过家庭教育而受到的熏陶与成长有时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应该将社会美育、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结合起来,三方面结合全面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道德素质。
总之,我国美育的现代性建设应该在努力吸收世界范围内当代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领域富有价值的理论精华,构建具有新内涵的当代美育理论体系,同时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的有益成分,发扬其优良传统,但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简单回归传统,应当立足当代,立足中国,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实发展,吸收和发扬中西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实现对中西美育的批判性继承与融合,使美育更好地启迪人们的思想、照亮人们的心灵,更好地发挥其陶冶、引导和感召人格的作用。正如曾繁仁先生所述:“可将中华古典美学与美育理论中“中和”、“和谐”的美学精神,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将其贯彻与现有的美育范畴体系中。一开始可能不太成熟,但要鼓励、支持,勇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并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 上一篇:摄影课程美育效能的实现路径
- 下一篇:计生委宣教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