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25 03:52:57

导语:浅析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

摘要:姜丹书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之一,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和教育事业中形成了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基于此,研究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美术教育而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

关键词:姜丹书;美术教育思想

姜丹书(1885—1962),字敬庐,号赤石道人,斋名丹枫红叶楼(图1),他是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擅长国画(图2、3)。姜丹书求学时期正处在科举将废、近代学校初兴之际,他于1911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后入京参加考试并获得师范科举人学位。因此,他尝刻一闲章,戏以“末代举人”自谓。作为我国近现代第一批美术教育工作者,姜丹书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难免受到时代的限制,不够全面、系统、完善,但对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有所启迪。姜丹书对现代化美术教育思想的传播更是功不可没,他在上海、杭州等地艺术院校担任教师长达五十余年,后世美术界的栋梁之才中受其教者不计其数,如人们熟识的潘天寿、丰子恺、郑午昌、来楚生、米谷等。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中,姜丹书专心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其美术教育思想已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一、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

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对教育理念的实施,还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值得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思考、借鉴。姜丹书注重教学实践,同时积极开展美术理论研究,编撰了多部著作,并发表了许多关于美术改革、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的文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的发展。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解读,笔者将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倡导中西调和。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时代,整个美术界呈现出各个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姜丹书也接受了近代科学、民主思想的洗礼,他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在《对中国艺术前途之意见》一文中说:“试问:今日就是那守旧的人,还有连‘洋袜’都不穿、呢帽都不戴的人么?”“我国今后的一切艺术的前途,都倾向于科学化、现代化、大众化、中西调和化,结果,成为新时代的新兴艺术之花。当然这些花中,有浓艳花,有清香花,也有野草花!”[1]54-55世界潮流,自有趋势,人类社会的文化往往是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的。姜丹书虽然没有留学经历,但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他认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应该根据本国国情,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外来艺术。不论是徒抱保守主义而闭门造车,还是毫无章法地胡乱吸收外来艺术,都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2.重视教学方法。姜丹书在西式教育思想色彩浓厚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就读期间,通过学习感受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立志要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姜丹书自1911年毕业后,初授西画,后主要负责美术技法理论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他擅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语言组织、声音、体态等方面都追求完美。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姜丹书认为:“言语要清楚,要扼要,要深入浅出,要有趣味;声音要洪亮;态度要生动;注视力要顾到全体学生;要能于严肃之中参以‘春风和乐’的气象,不可一味以板滞为严肃。”[2]这说明,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姜丹书倡导启发式教育,尤其注重课堂示范教学,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他强调引导学生形成不满足于已有常规模式的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使技法理论课不再枯燥乏味,反而风趣动人、深入浅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57年,姜丹书撰写了《我教艺用解剖学三十余年经验的总结》一文,文中论及的许多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对于现代的美术教学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体现了姜丹书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此外,如“须顾到学生的负担不可太重”[1]92-93等观点,也充分体现了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反映了他对美术教育的思考之多、研究之深。姜丹书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新式学校初创时期的师范类绘画技法基础理论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3.手工劳作教育思想与儿童美术教育观。姜丹书是我国工艺美术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元老,其手工劳作教育思想在相关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姜丹书在教学中注重手工劳作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并将手工劳作教育视为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劳作与教育》一文中,姜丹书认为:“固要并重些技术,但也不是授予各种技术的……仍应偏重在养成劳动习惯和工作兴趣的。”[1]38他在教学中有选择性地将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与让学生怡悦性情、养成良好的劳作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教学目标相结合,这与当时其他学校偏重劳作本身实际功用的教育理念有一定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姜丹书的求学时期是旧学与新学交替的时期,他既接受了旧式私塾的教育理念,又接受了新式学校的教育理念。姜丹书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杜威儿童中心论、梁启超趣味教育论等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具有中西调和的特性。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往往主张因材施教,多采用师徒相授的方式。这样,教师能够较好地了解学生,能够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姜丹书认为,对于有禀赋、特长的儿童,教师要开展有差别、分层次的教学,因材施教。同时,他提倡要利用儿童的劳动根性,加强儿童教育,让儿童形成稳定、健康的趣味,提高儿童对美术文化的理解能力,使儿童成为可塑之才。具体在实践中,姜丹书以这一理念为依据实施教学,这与他接受的私塾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4.艺术创作离不开理论支撑。姜丹书认为,学习美术技法理论课程对于培养专业型美术人才是非常重要且紧迫的。因此,他高度重视对学生绘画基础技法的训练和美术理论的指导。姜丹书在《透视学》中写道:“透视学,是图学上和画学上一种重要的法则。譬如不懂文法做文章,当然做不好;不懂这种法则而制图,而画画,也是一样的不成功。”[3]同时,他在《艺用解剖学三十八讲》的序言部分指出:“人体解剖学是一种精深的科学……如要创作出现实性的、科学性的人物美术作品,则非加以研究不可。”[4]在开展理论教学之余,姜丹书编著了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等相关的理论著作,对当时各大美术院校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当时师范类学校美术教材空缺的难题。他的美术技法基础理论教育和史论教育研究,在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

二、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当

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启示姜丹书的美术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美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当前部分中小学对于美术学科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反复向学生灌输必考内容的相关知识,这使学生难以理解其他的知识,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姜丹书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索值得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借鉴。其次,当前工艺美术教育事业面临如何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寻得突破、创新发展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手工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的发展,也难以让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基于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参考姜丹书的手工劳作教育思想和儿童美术教育观念。最后,姜丹书长期执教美术基础技法理论课程,他认为基础教育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当前部分美术专业学生对于相关技法理论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部分学校对于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辅助教学设备不完善,等等。透视学、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必要的理论基础,美术院校应学习姜丹书对美术基础技法理论课程的态度,对相关课程予以重视。姜丹书一生“恒、勤、诚、朴”[5],努力耕耘,积极开拓创新,一生坚守着艺术教育岗位,无愧于近现代美术教育先驱的地位。他作为中国美术教育领域的拓荒者、铺路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对于中国的美育事业而言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丹书.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宁杭玲.姜丹书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9.

[3]姜丹书.透视学[M].上海:中华书局,1933:1.

[4]姜丹书.艺用解剖学三十八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3.

[5]谢海燕.近现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前驱姜丹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1(4):8-12.

作者:刘慧慧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