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美术教育提升儿童审美能力

时间:2022-07-27 03:32:16

导语:浅谈家庭美术教育提升儿童审美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家庭美术教育提升儿童审美能力

摘要: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与艺术的关系最为密切,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良好的家庭美术氛围是儿童建立审美能力的基础。家庭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家庭中让父母对子女进行美的教育,并培养儿童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家庭美育;家庭美术;审美能力

家庭美术,是家长通过艺术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途径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以提高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孩子对生活和自然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使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1]。2018年,福建省接受了一次小学生艺术教育质量检测的洗礼。当接到通知后,所有学校都闻风而动,美术、音乐教研组的教师更是忙得不亦说乎。教师调整优化以往的教学风格,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探究丰富的教学方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更加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然而,对儿童进行美育,很多家长存在认识不清楚、理解不全面的问题,缺少美育中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全面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家庭美术是儿童建立审美能力的基础[2]。家庭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进行有效实施,是教育工作者尤其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以崇高之美启迪思想,诱发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美育,越来越多的儿童也开始投身艺术学习。这说明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美育就是实现“更加幸福”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国家重视、学校深度参与、家长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打破教育的“唯分论”,给儿童创造一个“享受美育,全面发展”的美好环境尤为重要[3]。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庭缺乏对审美教育的正确认识以及相关知识,有的忽略审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的过于热衷让儿童参加各种艺术比赛,让孩子在没有分辨美丑能力时,过早地通过技艺追求功名。在家庭美术实践过程中,以崇高之美启迪思想,提升家长的美术素养,诱发主动性,以身作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4]。如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将家庭美术纳入计划,开展各种活动:第一,知是行之成——家长讲座:由学校或家委会组织,邀请家庭教育或艺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给家长开设美术讲座;第二,行是知之始——家长讲坛:由学校或家委会组织,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或专业教师给家长和孩子开设亲子“美艺”兴趣班;第三,知行合一——家长志愿者:活动项目包括假日小队、主题活动,由学校或家委会组织,走出学校,走近老一辈艺术家,活动前期筹备、活动中期组织、活动后期总结提升,培养家庭美术素养。阶段性的家庭美术活动,能引导家长形成主流、健康的审美观,使其懂得美术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它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是让人们获得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运用到任何行业和生活场景中,能够让人的一生受益匪浅。

二、以艺术之美提升素养,强化感受性

美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面对的永恒主题。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家庭美术聚焦“缺少发现”的问题,强化感受性,引导家长以艺术之美启迪孩子,让家庭美术伴随儿童的成长[5]。如孔子所倡导的,“兴于诗,利于德,成于乐”,王国维倡导的好的教育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将家庭美术与校园文化同步,与课程改革同拍,探究开发“家庭美术”校本课程,以“美”为境界开设亲子“年段美术大单元”课程,利用班队会,由学校或家委会组织,邀请专业教师开展亲子美术主题活动。它融文学、艺术、家教为一体,构建家庭美术的课程结构,以美引善,育美于德。如一年级(行文化):读绘本+编画故事+品作品+谈感受;二年级(茶文化):读古诗+茶叶作画+品作品+谈感受;三年级(畲文化):听畲歌+创意畲画+品作品+谈感受;四年级(古文化):赏音乐+国画建筑+品作品+谈感受;五年级(红文化):看电影+学画名作+品作品+谈感受;六年级(廉文化):品名画+创毕业季+品作品+谈感受……创设具有艺术美的大情境课堂,或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美感;或利用儿童联想,对艺术鉴赏及亲子创造出的作品进行“美”的判断。总之,富有艺术美的情境大课堂,能让家长以及孩子感受到美,联想到美,从而追求美、领悟美。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年段“美术大单元课堂”正是具有这样的作用[6]。

三、以自然之美浸润心灵,贯穿实践性

家庭美术教学不可“闭门造车”。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能让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家庭美术以自然之美浸润心灵,强调“贯穿实践性”,儿童不通过自己的实践,知识就难以转化为能力,如学生远足、登高、美术馆、文化馆、少年宫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活动课程和艺术欣赏机会,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让学生从欣赏美过渡到展现美,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7]。聚焦自然美。以学校春秋游为契机,以研学实践为形式,以假日小队为单位,以年段美术大单元为主题。如一年级行文化——礼相伴,画春景;二年级茶文化——茶花朵朵,我来描绘;三年级畲文化——彩绘畲美,畲韵满园;四年级古文化——访古三贤,绘古建筑;五年级红文化——红色精神,少年发扬;六年级廉文化——崇廉敬洁,少年传承……亲自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研学实践基地进行美术综合性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实际运用知识,有效培养和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如二年级以茶文化为主题,能帮助学生对茶文化有所了解与认知,弘扬茶文化,并围绕茶文化这条主线,开展以下活动。第一,感受茶之美——习茶进课堂。儿童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引导下,开展“学茶史吟茶诗”活动,徜徉在诗词的海洋里,了解感受茶之美。第二,观察茶之美——茶园采茶忙,雏鹰假日小队。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走进茶园,或看色彩,或闻茶香,或唱茶歌,观察品赏茶之美。第三,创造茶之美——巧手采茶趣,“巧剪明霞成片片,欲笑还颦,金蕊依稀见”。通过前期观察,感悟茶之美,学习茶文化,在怡人的春色中,激发家长和孩子的创作热情。他们或画或剪或捏,用自己的方式将一束束茶花绽放在春天的眉眼里,定格在心中,在轻松快乐的茶趣大情境中感受美、观察美,从而创造美。年段美术大单元主题实践强调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地接触和联系,在动中学、趣中学、做中学,能产生独特的美术教育效果,寓教于乐,提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8]。

四、以生活之美激发情感,渗透教育性

美可以启智,可以育德,美育的价值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9]。家庭美术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渗透教育,并通过美术情感提升人的审美境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美术情感的抒发引导兴趣,借助情感充分发挥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将爱国主义热情贯穿于实践,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让“美”去占领学生的心灵,激起美好的情感,播下善良的种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引领学生走向爱美、乐善、求真。

美育是心灵的润泽,是塑造美好人格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对孩子实施审美教育的天然摇篮,起到了学校和社会无法替代的作用。家庭美术不可缺少,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家庭成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形成美好的情感、习惯、行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有效的家庭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育是心灵的润泽——专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J].湖南教育,2019(01):7.

[3]王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家庭文化情境中的儿童美术教育——基于四个家庭的儿童启蒙实验[J].美术观察,2020(04):76-77.

[4]董东.浅谈原生家庭在美术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9(27):200.

[5]武洁.家长参与儿童美术活动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6]凌长明.校外拓展——小学美术教学途径的新探索[J].教书育人,2018(13):58.

[7]范卓.如何推进家庭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J].汉字文化,2018(03):108-109.

[8]彭烨.基于亲情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育[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

[9]魏庐思雄.家庭环境对美术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性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76.

作者:陈丽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