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15 10:53:23
导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性思维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但由于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单纯的技法传授和技能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国画教学以多元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着学生的创造力。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国画教学的探索,对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进行浅析。
一、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于内容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探索和发掘。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多围绕着临摹,注重技法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与教育核心背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兴趣没有被激发,创造力更无从培养,严重的与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相背离。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传统美术教育很难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兴趣培养十分重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兴趣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画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情、和心理气质。它包括水墨画、墨笔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白描画等。中国画将诗、书、画、印为一体,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国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传授学生传统的技法与此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不仅限于单纯的临摹,而是给予孩子自由作的空间,让他们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充满童趣和无限的创意。学生从创作的过程中不光学习到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国画技法,更学会了如何创新并将新奇的想法转化为现实。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其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它更注重于实践和创作。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国画教学正可以弥补传统小学教育的不足,它既锻炼了学生的脑也锻炼了学生的手。学生通过对国画的学习,了解了国画的构图结构、笔墨韵味、颜色搭配,同时自由多样的创作内容又给与孩子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小学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全面均衡。国画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手脑协调和创造能力,正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三、小学国画教学模式探究
国画教学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形式存在着一些不同,因此急需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兴趣培养、教法探究、创造力激发三个方面对教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欣赏国画,培养兴趣
国画欣赏是国画教学中最终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国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欣赏国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日常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忽视换面的层次和细节,易将画画得过小或过大。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画作的理解。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强引导,通过欣赏名画、观察实物使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并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如赏析齐白石的《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虾的生活习性,并熟悉虾的结构。以此循序渐进的引入国画用墨处理的技法,让他们了解大师齐白石是如何善于操纵笔墨的,在下笔画虾时,他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当学生了解国画技巧之后,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相结合,为进一步的创造打下基础。同时大量的欣赏名师大家的国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发自内心的喜欢传统文化。欣赏国画只是教学的第一步,目的在于培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但这一过程尤为重要,它为后续的教学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欣赏国画名作的作用不可以忽视。
(二)丰富教法,积极引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主要指儿童水墨,学生主要是临画或创作各种形象,再通过毛笔在宣纸上展现出来。它利用基本笔墨原理画各种形象,易于学生掌握操作。可以涉及动物、人物、植物、花卉、建筑等,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同时给学生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国画的笔墨千变万化,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笔墨变化中的文化和韵味,这边需要教书的示范和传授。墨色的交融,湿、浓、干、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情趣,又掌握了基础的国画技巧,可谓一举两得。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性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问题的探索。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便要引导学生,对他们提问如:“刚刚的丝瓜好看吗?”孩子们的回答各异,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填只蟋蟀就好看了等等。像这样的回答还有很多很多。这时,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了自己的理解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兴趣与热爱,这时教师再切入主题传授知识便简单自然的多了。
(三)示范教学,激发创造
教师的示范在国画教学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画技法复杂多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要想了解这些文化,示范和演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泼墨、甩色、以水撞墨、以色冲墨、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可以极大的技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学习国画初学期,教师不需对绘画内容做过多干预,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只关注学生对基本技法的掌握即可。当学生对基本技法熟悉后,教师便可教学生画些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这些练习简单易学,可以为学生灵活操作,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丝瓜的联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丝瓜的藤蔓加以想象。丝瓜的藤蔓宛转弯曲,学生可能会把藤蔓想象成龙、蛇、虫,这些想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可以受到约束的,况且这些想象也可以使孩子对传统的国画技巧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只要适当的进行引导即可。正所谓“实践才会出真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往教学往往忽略了实践的作用,盲目的指导学生去创作。一味的去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反倒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画作多是随心所欲的涂鸦,缺乏对颜色的掌握,画面布局的掌控以及对事物的描述,因此显得呆板而单调。而国画教学正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实践的不足。首先国画讲究对画面构图的掌握,注重画面的层次和景物的取舍。经过前期名作欣赏和教师的示范,学生已经潜移默化的具备了构图能力。其次,国画讲求线条变化和笔墨的浓淡,学生从墨色的变化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勾勒线条描述事物。并且国画创作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从花鸟鱼虫到山水人物,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和创作的空间。学生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众多实用的技能和技法,又充分的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手脑的协调性,又学习和体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赵淑艳 单位:浙江路小学
- 上一篇:游戏化教学在数学课的运用
-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