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12 08:53:39

导语: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摘要:美术鉴赏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美育的重任。在小学美育中,自然美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促使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美,在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使其逐渐形成强烈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等,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该文作者探究自然美育视角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自然美育;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承担着对学生的美育功能,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和发展自身的审美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深入研究小学美术教材,充分借助其中蕴含的自然美育资源,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鉴赏教学中逐渐形成生态中心论、生态整体观,并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一、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

1.自然美育内涵解析自然美育是生态美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自然美育精准地明确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外在的和谐统一关系,因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美术教师要重新研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爱、亲近自然,最终满足其心理、精神的需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自然美育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的功能,即喜悦忘我、唤醒爱心、感悟哲理。首先,从喜悦忘我的角度说,在自然美育的视角下,学生会与自然产生交集,并且在与自然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信赖自然,产生一定的喜悦之感。其次,从唤醒爱心的角度说,学生在鉴赏自然美的事物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无意识、无防备的忘我境地。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自然,也会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进而回应自然。最后,从感悟哲理这一层面说,学生在接触不同形式的自然美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个人的感悟、理解等,这些感悟对于扩展自然美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自然美育融入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价值分析首先,自然美育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素养的重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自然美育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自然美、探索自然美,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然美独特的感受,最终实现美育的价值。其次,自然美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通过自然美的渗透,使学生在与自然进行多层次、多方式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生态意识。最后,自然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素质教育理念下,美术教育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任务,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将自然美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美术学习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逐渐形成环保意识[2]。

二、自然美育视角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1.探索校本美术鉴赏教学课程在自然美育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美术鉴赏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几个角度加以考虑。首先,注重对美术鉴赏教学对象的选择。美术教师在选择美术鉴赏教学对象时,应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风光,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其置于比较突出的位置。其次,在开展小学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然美育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在自然美育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还应使教学回归现实,结合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应摆脱以往美术鉴赏教学中过分追求华丽的形式主义,将自然界中的元素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田野、水塘、树林中欣赏自然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3]。2.依托课程资源,多角度渗透自然美育小学美术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教育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在鉴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进而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利用自然意境美,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自然美育课程主要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自然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两者有机融合,可促使学生在对自然元素的鉴赏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审美素养。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自然意境,获得感悟,提升审美素养。如,教师在让学生体会自然的意境美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关山月笔下的红梅形象,结合美术作品中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以此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2)巧用自然环境美,强化审美教育自然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备物质,而且让人们的精神需求获得了满足,可以使人们从自然中获得美的感受。在自然美育的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时,应充分借助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净化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品格。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人工景观,如城市中的园林、亭阁楼台等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尽情地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美,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3)利用生态美强化审美教育在自然美育的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时,应立足于生命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态环境中欣赏美、感知美。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美术教师必须紧紧围绕生态伦理观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或者借助一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欣赏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美,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如,教师可将麦秆画引入课堂教学,这一美术作品的制作原料是天然的麦秸秆,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光泽、纹理、材质等,感悟其中蕴含的美感,最终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4]。3.因材施教,强化鉴赏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时,应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美术鉴赏教育。具体来说,虽然小学生的荣辱感、道德感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依然不够稳定,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鉴赏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自然界接触,在此过程中开展鉴赏教学。如,在《风景写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学校附近的公园,让学生观察自然,在观察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加郊游、夏令营、与自然美相关的美术作品大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审美素养[5]。

结语

基于自然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和应用价值,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素养培养目标,优化鉴赏教学策略,不断增强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迎花.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290-291.

[2]张古朴.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129.

[3]李一然.视知觉理论下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研究[J].风景名胜,2019(9):296,298.

[4]马宁.自然美育视角下小学美术鉴赏探索与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1.

[5]刘建全.浅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教学考试,2017(23):148.

作者: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