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

时间:2022-12-22 11:16:42

导语: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宁夏农村地区的留守学前儿童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家庭教育缺失、幼儿园补偿性教育不足、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本研究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角度提出解决策略,包括完善教育扶贫法律,加大幼儿园补偿性教育力度,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

[关键词]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精准扶贫;策略

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留守学前儿童指学前阶段的留守儿童,为便于研究,主要涉及幼儿园阶段的3-6岁幼儿。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强调从源头上减少留守现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如留守现象逐年减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建立留守儿童强制报告机制等,但是留守儿童在健康、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贫困状态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多次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教育在扶贫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作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的涵义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不仅指经济上的贫乏,同时表现在卫生、教育、机遇、权利等多方面的缺失[2]。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表现出精神“贫困”和教育“贫困”两方面问题。教育扶贫具有“扶教育之贫”和“依教育扶贫”的双重内涵。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弱势地位与留守现象叠加效应的综合体现,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3]。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上粗放扶贫的概念,关键在于“精准”性,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属于精确识别、精确管理、精确帮扶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理念运用到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上,主要指教育帮扶落实到每个孩子,针对不同需求的留守学前儿童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在2019年9月-11月间开展实地调研,先后深入宁夏南部山区彭阳县、原州区、海原县以及银川市周边乡镇、村的十四所幼儿园,采用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调查方式,以期了解宁夏农村地区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探索出能够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策略,促进弱势群体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优化并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完成教育精准扶贫、教育精准脱贫任务。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长问卷280份,收回252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87.85%;问卷内容涉及留守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教育基本情况、教育需求与认知等。园长和教师访谈主要了解留守幼儿身心发展、园所发展以及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等。

二、宁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一切教育都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指农村家庭没能积极履行教育职责或执行不利,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问题,教育管理时间不足,教育管理方式异变,教育过程重智轻德、重身轻心,过分依赖学校教育[4]。究其原因,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学前儿童接受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的时间总量减少,父母难以提供足够的亲情陪伴和必要的家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44%的留守学前儿童家长1-6个月回家探亲一次,1个月以内、6-12个月、12个月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9%、21%、6%;留守学前儿童家长主要使用“打电话”的形式与孩子交流,时长一般只有几分钟,且次数极其有限,通话内容和占比分别是学习情况25%、健康状态25%、衣食住行21%、交流内心想法21%,“交往”主题的占比仅为2%。常年外出打工带给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新的阻碍,家长很难开展“润物细无声”的养成教育,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更重视智力教育和身体发育,忽视品行教育和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幼儿的监护责任主要落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身上,以隔代监护为主。调查显示,祖辈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高达79%,初中文化程度占比20%,高中(中专或技校)文化程度的占比只有1%。受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农村环境相对闭塞、再学习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和行为很难与时俱进,只能有心无力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有学者认为,隔代照料具有负面影响,他们大多奉行“三不”原则,即不饿着、不冻着、不出事,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5]。隔代教育还存在溺爱、疏于管教等问题,隔代监护人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跟家长无关,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部推给教师。家庭教育长期缺位使得留守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发现和必要引导,他们相对于非留守学前儿童更容易出现自卑、敏感等负面情绪。(二)幼儿园补偿性教育不足。幼儿园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主要阵地,是家庭之外幼儿身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促进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专业机构。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不仅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缺少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幼儿园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关注度不足,未能发挥家庭教育缺失的补偿作用。第一,幼儿园并未设置留守儿童之家和专职人员,也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无法科学诊断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3名专任教师,村级幼儿园和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配备普遍达不到标准。第二,根据幼儿教师访谈结果,对比非留守儿童,92%的教师反映执教班级中留守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内向、胆小、敏感、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等。幼儿园缺少面向留守儿童的针对性教育和心理支持,课程方案也鲜有体现,教师无法根据留守儿童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学习特点设计活动主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养成良好的性格。虽然幼儿教师出于爱心和责任心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照顾,但是有限的精力和体力使得他们很难全面、细致地照看每一个留守儿童,更不能及时地发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第三,幼儿园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力度不足,存在教师能力欠缺、教育形式单一、个性化指导和操作性家庭教育方法较少等问题。(三)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在2016年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形成“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保护工作格局,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宗旨,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目的,通过整合和协调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的一个系统化的关爱服务网络,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关爱机制、关爱网络、关爱阵地、关爱队伍、关爱活动等[6]。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农村地区尚未建成制度化、常规化的留守学前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政策制定和实践执行明显倾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存在学前阶段留守儿童边缘化现象。研究领域也普遍缺乏针对留守学前儿童的大样本实证分析和教育问题量化分析,以至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缺少有效的大数据支撑。园长访谈结果显示,“政府有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妇联有少儿妇工委;村委会也有留守儿童之家,有分管负责的人,这是针对本村所有儿童的,平常也不组织什么活动。民政局会组织一些活动,主要是送一些生活用品、书籍、衣服、玩具,陪孩子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做游戏、聊天等”。可见,关爱留守学前儿童体系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缺乏专业的关爱服务队伍,社会关爱活动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对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关爱比较少,尚未形成关爱合力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怎样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以便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继续探索。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宁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精准扶贫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扶贫法律。《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建立教育扶贫法律法规也是在扶贫开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扶贫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有法可依,实现教育扶贫常态化且稳定有序进行,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精准识别对象是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依法建立扶助对象识别机制。目前,我国认定贫困主要以目标群体的收入为考察标准,难免有失偏颇,有必要统筹考虑家庭住房、成员健康、学龄人口身心情况、区域发展差异等因素,构建全面、科学且符合贫困本质的多维度识别体系。因此,政府不仅要关注一般性贫困家庭的留守幼儿,更要关注存在学习、情绪、言语障碍及多动、体弱、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农村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7]。此外,贫困不仅仅意味着难以维持生活必需,精准扶贫不只是帮扶弱势群体摆脱物质贫困,更需要帮扶其脱离精神贫困。因此,教育精准扶贫的贫困线不能仅考虑食物或是物品需求,而是综合考虑精神、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根据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健全教育扶贫效果考核问责机制。(二)加大幼儿园补偿性教育力度。政府牵头提供专项资金,以幼儿园为主体开展留守幼儿的补偿性教育,幼儿教师付出额外劳动可以得到相应的补贴。首先,增加针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内容,比如,针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导致亲子互动数量较少,家庭教育质量不能有效保证,易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影响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认识父母职业”“感恩父母和监护人”“悦纳自己”等内容;教育形式需要多样化,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渗透在一日生活、创设环境中。教育要培养留守儿童的“根”,就是良好的个性,和谐的亲子活动正是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个性的教育之道[8],因此,幼儿园可以趁留守学前儿童父母集中返乡之际组织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和父母或监护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得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其次,加强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在了解每个留守儿童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给家长或监护人提供符合幼儿特点且易于操作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家庭教育指导需要突出主动性和预见性,避免幼儿出现问题后教师以“告状”的方式要求家长管教,容易引起家长的心理排斥和抵触,教育也会很被动。幼儿园一方面通过专家指导、创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借助专题讲座、系统培训、探讨会等方式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纠正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行为;另一方面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方便教师和幼儿父母及时交流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督促父母更多地关注幼儿和参与教育,发挥教育合力。最后,幼儿园应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教师或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工作,建立留守学前儿童的成长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幼儿的家庭情况、身心发育水平和变化、日常表现,实时动态更新。根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经常组织培训和学习,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养成自觉关注留守儿童的习惯,给予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更适当的教育。(三)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留守时间具有动态性,是预测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6岁以前与父母分离,无论留守时间长短,都会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造成消极影响[9];解决办法是转变幼儿的留守状态为非留守状态,6岁以内的幼儿应该尽可能留在父母身边。政府可以采取农民工家庭帮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儿童留守现象,这是国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顶层设计,也是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方法。研究发现,不同个体特征的留守儿童呈现出显著差异,就监护类型而言,祖辈监护和上代监护儿童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单亲监护[10];单亲监护中,母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负向影响更大[11]。如果迫于生活的压力,父母双方无法保证同时留在子女身边,只能尽量确保父母至少一方留守在家,最好是母亲留守在家负责孩子的教育和照料。学前阶段是个性、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对于个体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可以尽量就近就业,方便多回家陪伴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无法见面时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等多样化方式增加亲密度,父母的沟通关注点应更多放在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和内心想法,这是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有研究发现,较多次数与父母见面或者联系的留守儿童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的支持和肯定[12],更容易建立自信心、获得安全感,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此外,在外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幼儿园教师联系,及时掌握留守幼儿的在园情况,做好家园共育,强化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外出务工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政府对于不履行监护责任的家长应追究相应责任。(四)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从国家和地方制定政策到落实各项措施,学前留守儿童都应成为教育精准扶贫和重点关注的对象。首先,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机制,建立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关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完善财力保障机制,关爱服务体系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强化监督、评估机制,加快留守儿童减量化机制建设。其次,相对于物质帮扶,关爱活动更应侧重精神关怀;除了家庭、幼儿园、政府以及群团组织提供关爱服务,企业、基金会、高校等其他社会力量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方面扩大资金筹集范围,另一方面组织形式各异的帮扶活动,给予农村幼儿园、留守学前儿童及其家长针对性帮扶。如,高校可以组织学前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等活动,主要提供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企业可以资助“学前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站”“留守幼儿服务中心”图书和玩教具,在寒暑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有益于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活动。再次,设立专项教育扶贫资金,实施留守学前儿童精准帮扶项目,由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幼儿园教师组成科研团队,主要开展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行动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大样本数据,探索能够切实解决当前留守学前儿童身心问题的措施。最后,建立专业化的关爱服务队伍,实施精准关爱,着力解决留守学前儿童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效果。

作者:敖春美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