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03-04 01:49:40

导语: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三个心理咨询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从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性心理、情感依恋等方面来分析留守经历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对高职学生的消极自己评价、退缩的人际交往、两极的性心理以及情感依恋问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留守经历也有助于高职生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留守经历;心理健康;个案研究

一、背景提出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留守儿童”已经成长成人。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在他们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得到父母在心理发展和价值观上的引导,缺失了来自父母情感上的爱和关心,极易产生认识和心理上偏离。已有研究者主要采用统一的心理健康相关量表,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安全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本研究通过对三个心理咨询案例的描述与分析,来分析留守经历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二、个案概述

个案一小A,男大二,因为马上专转本考试深感焦虑前来咨询。从小父母在外打工,小A和弟弟与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奶奶长期卧病在床,多数由爷爷照顾,爷爷脾气暴躁。小A从小学高年级就住在附近的自己家里,弟弟也由小A照顾,自己会做饭,做家务等。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小A小时候常常穿的很脏,被同村的其他小孩嘲笑和欺负,当时最羡慕其他小孩被父母喊回家吃饭。小A知道父母也不容易,小时候,父母外出时小A常常偷偷哭泣,但在父母面前从来不流露出来,因父母知道了也没用,还会担心自己。上学后,小A努力学习,成绩良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初中时,因为非常想考好,曾经作弊被抓,此事对小A影响特别大,非常担心这成为自己人生的污点。高中时,也担心这件事被别人知道,就想用更好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但却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在高考的时候,太紧张,考砸了。上大学后,小A在专业学习上班级前几名,获得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上大学后一直努力学习,觉得也没有和同学好好交往,也没有谈恋爱,觉得自己的条件不能谈,认为自己就是爱虚荣,想在别人面前表现的更好,有时这样很累。现在马上要专转本考试,小A又非常焦虑,害怕像高考一样考砸了。小A认为留守在家的经历对自己有影响。个案二小B,女,大二,小B从小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和爷奶一起生活,小时候总喜欢跟着其他小朋友玩,但别人不是很喜欢自己。上学后,小B从心底里的尊敬和喜欢老师,希望与老师相处就像和父母一样。上中学时,总喜欢去老师办公室玩,帮老师做一些事情,但同学们觉得自己很假,有一次小B鼓起勇气在班级讲了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但受到了同学和老师背后的嘲笑,从此小B就不喜欢老师,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中黑暗里,甚至想到过自杀。小B从小很独立,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完成的。和同学相处一般,同学觉得自己有点怪,说话假正经,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不会和同学发生矛盾,也不会拒绝同学,觉得自己要做个善良、与人为善的人。会真心待同学,也想和同学相处好,但不会表达自己对同学的关心和友善,觉得通过行为更能表达。现在小B可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准备毕业回去和父母在一起,要好好工作,好好孝敬父母。小B认为留守的经历对自己有很大影响,让自己很独立,自理能力强,思想比较成熟,但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小时候觉得自己很可怜,很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和父母沟通也不多,觉得心里也不亲。现在想回去做老师,照顾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小孩。个案三小C,女,大一,小C从小和老太(爷爷的爸妈)生活在湖边,自己一个人玩,很少说话。上幼儿园因不太会说话,上学时总是被小朋友欺负,但从来没和家人说过,上四五年级才好一些。初中开始又有被欺负的事情,高一时最严重,宿舍有几个人总会让自己做事情,小C也总是会做,后来就形成习惯了,小C总是不说话,也不会开玩笑,觉得同学都讨厌自己这样。还有人开玩笑说自己丑,那时曾经产生自杀的想法,并在大冬天喝了很多冷水,留下了胃病的后遗症。高二时,大家精力放在准备小高考上,老师和同学都和自己交流,那时比较高兴,学习成绩也提上去了;高三时又不行了,高中时一直有自杀的想法。上大学后,也想改变,但有时觉得很害怕,不敢和同学说话,怕之前被孤立、被嘲笑的事情又发生,自己很自卑,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会开玩笑,长得丑,什么也做不好。小C总是觉得憋气,情绪一直不好,但是从小到大从来没和人说过这些事情,觉得父母不会理解自己,自己在父母面前会装,父母从来也不知道自己的事。小C与母亲关系很不好,现在在家与父母说不上几句话,母亲曾说自己六亲不认,其实自己并非如此。在高三时与社会上男孩经同学介绍认识,感情发展迅速,结为男女朋友,不久发生关系并不慎怀孕。后因觉得男方不够真心爱自己而提出分手,但男方不能接受,觉得自己很委屈被骗,多种方式威胁小C。

三、分析留守经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留守经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曾留守高职生由于大多来自农村,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经历过因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的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或欺负的经历,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发生事情也没有大人能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表现的敏感脆弱。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消极退缩,表现的怯弱、偏执、敏感和自卑,或不敢与人交往,或不敢与人发生正常的人际冲突,影响了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如小C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极度自卑、敏感,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被孤立或被欺负;小A则是爱表现,爱虚荣,通过努力学习让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可,多数时间放在学习上,与同学交往较少,其内在是自卑的;小B内心想与同学相处好,但不会表达,不会也不敢和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也不会拒绝同学,被同学认为她怪或假;小C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被欺负的经历和体验,想和别人交往但又充满恐惧;她内心敏感,有时会过度解读2.留守经历对自我评价及情绪的影响。由于从小长期缺乏父母的爱与呵护,留守儿童常常有被遗弃之感,他们不敢参加活动,在交往中表现的胆怯和懦弱。在成长中他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同伴孤立或欺负过,使得他们长期地封闭自己,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因此,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很可能会自我评价不客观,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缺乏自信,导致自卑、自责、抑郁和悲观情绪。同时,他们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焦虑、恐惧和情绪低落;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情绪化,情绪好时与人热情相处,当心情不好时,又会拒人在千里之外。小C就是典型的自卑,“觉得自己不会说话、长得丑,觉得别人讨厌自己”,情绪常常低落,甚至有自杀想法和自伤行为。小A则是通过努力学习让自己在同学中有地位,其内在是自卑的,常常出现焦虑情绪,特别是有重大事情时,或面对压力时,焦虑非常厉害。小B虽然与同学相处还可以,但她从不与同学说心里话,常常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时常感觉孤独和压抑,甚至一度有自杀想法。3.留守经历对性心理的影响。由于生理的成熟,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安全感较差,也更容易感到空虚。因此,他们很可能对异性的产生不健康的依恋以弥补童年的缺失。其次,由于缺乏父母对其在性知识、性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他们更有可能对性的理解产生偏差,在行为上出现偏颇,进而引发严重的心理冲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有的学生因为留守经历对异性充满恐惧和排斥,如小B完全不考虑男朋友的问题,也不敢去谈朋友;小C则是很容易就谈恋爱,并发生性关系,甚至流产;小A对异性有好奇,但他不想谈,因为他怕女孩子不喜欢自己,而且自己要先工作,事业好了之后再说感情问题。4.留守经历对情感依恋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主要症结是情感维系上的断裂,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他们缺乏应有的情感依恋,容易造成与父母情感的分离与脱节。”由于留守儿童常常是随着祖辈甚至曾祖辈生活,抚养者往往有过重的劳动负担,他们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认识,带孩子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温饱,忽视或者根本关心不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也使得家庭成员缺乏交流和沟通。以上个案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3位同学与父母关系比较淡漠,交流非常少,小B和小A在咨询中都曾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小A认为弟弟成了今天的样子就是父母把他留在家里造成的,小B和小A都表示自己会孝敬父母,但只是作为子女应该尽的孝道,感情上的亲近一点也没有。而小C则与父母基本不讲话,甚至与母亲曾经大吵过。从理智上,他们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自己也应该爱父母,但从情感上,与父母亲近不起来,甚至还有同学说小的时候他们到哪里去了,现在我不需要他们了。5.留守经历带来的其他影响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从小需要自己处理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他们较同龄人独立能力更强,生活自理能力更好,能独立解决生活问题,思想上也会较同龄人成熟一些。小B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比同龄人好,而且能够更加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小A从小自己做饭还要做家务,同时要照顾弟弟,他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非常强。其次,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的心理韧性较同龄人更强。虽然他们会自卑、敏感等,但因为从小生活经历了被嘲笑和欺负等,他们体验了更多的无助、无奈、被遗弃、害怕等感受,这些经历一方面让他们生活的难受,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对生活的磨难有更多的抵抗力,小C曾说同学中最多也就是一些小摩擦,他们不喜欢我就不喜欢我,我自己把生活安排好;小B也曾被孤立,被嘲笑,但她经历过后更多的是释然,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在宿舍里说话少就少些好了,自己一个人上图书馆,一个人逛街也可以的,这些经历在另一方面让他们变得更坚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的人对留守经历有不同的认知,有的同学能够更多地为别人考虑,如小A更多的是顾及到父母的感受,觉得父母不容易,自己要多孝顺父母,但也有同学对父母充满了愤怒,如小C和母亲就不断发生冲突,而小B对父母更多的是认知上的孝顺,情感上一时无法亲近。他们对父母的情感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因为被留守的经历让他们对父母有很多的不满、愤怒,另一方面出于天性,他们希望和父母亲近,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童年的伤害,但理智上他们又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觉得自己如果对父母不好,就受到良心的不安。

综上所述,在这三个案例中,早期的留守经历与后期的异常心理直接相关,即留守经历中亲密关系的缺失、现实支持的缺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了负性塑造作用,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人际关系、情感情绪、依恋等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会引发他们更多的心理冲突,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也注意到留守经历也发展出了另一些能力如更加独立、自理和思想成熟。总之,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在儿童时期具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晓敏,袁婧,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行为与人际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卷(8):954-956.

[2]葛迎超,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研究及对策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卷(4):108-112.

[3]谢新华,张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25-29.

作者:邢利芳 宋一栋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