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

时间:2022-09-06 04:08:40

导语: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应运而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十分普遍。父亲作为子女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性别角色意识、社会化发展、人际情感、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等方面,论述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剖析内在原因,在文末对父亲缺位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关键词]父亲缺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父当以教为事”;“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人所重视。尽管我们有注重父亲教育的传统,但在实际生活中,承担教育子女重任的往往是母亲。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男性把大多数精力投放在供养家庭,逐渐淡出教育子女的中心,这种现象在留守家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期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居住生活模式,使得成年男性很难完成作为父亲的教育职能。事实上有父亲,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父亲的陪伴,这种困境对处在快速发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父亲缺位(fatherabsence)”(又译“父亲缺失”、“父亲缺席”)是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1]。父亲缺位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形:一是躯体层面的缺位,即父亲“身”的不在场,包括外出工作、离婚或去世等情况;二是心理层面的缺位,即与儿童情感疏远,无法尽到父亲职责的功能性缺失。本文主要关注第二方面,留守家庭中父亲因外出务工无法实现教育功能的缺位,对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心理造成的影响。上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参与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995年瑞典《父亲法》生效,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近二十年来,国内研究人员着手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开始关注父亲缺位对儿童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研究对象多为全体儿童,没有观照父教贫瘠的留守儿童群体。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领域的成果虽然丰富,但与父亲缺位现象相关的已有研究中,大多为针对其影响留守儿童某一方面心理或行为的量化实证探索,尚未出现关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的研究。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的儿童由祖辈监护人照顾[3],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严重。因此,本文聚焦于留守家庭中的父亲缺位现象,重点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种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4]。个体的性别角色意识与文化密切相关,其获得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社会或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的内化。Biller等人将性别角色划分为性别角色定位、性别角色偏爱以及性别角色采择三部分,分别对应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取舍等方面[5]。由于社会分工和角色期待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已有研究发现,相比父母双全的家庭,离异家庭中单独抚养子女的母亲大多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她们的日常行为中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性别角色行为较少。留守家庭中,由于父亲的长期缺位以及日常抚养者的相对高频接触,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榜样示范作用势必会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父亲缺位对留守男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在农村,男性劳动力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和权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的父亲在很多方面都是男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1.长期与母亲或祖辈共同生活,弱化留守男童的男子气概由于居住地和工作地路途遥远,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进城务工的父亲往往很少回家。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每次相聚时间十分短暂,种种因素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亲的记忆比较模糊。无论是与母亲共同生活,还是由祖辈隔代抚养,“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以及“阴盛阳衰”的家庭气氛,导致部分留守男童缺乏阳刚之气,形成内向阴柔的个性,攻击倾向下降,暴力行为减少,男子气概弱化。因为父亲外出工作,家庭原有的平衡结构被打破,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一切事物都需要交给母亲打理安排,日常频繁的互动极大提高了男童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程度。与此同时,女性情感细腻、温和内敛等性格特质逐渐对男童的个性产生影响,母子联系空前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不再满足于母亲的安排和掌控,母子关系又会陷入紧张和矛盾状态,短暂的平衡再次被打破,这种亲子互动模式也会对男童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2.父亲外出务工,强化留守男童的家庭责任感父亲依靠自身辛勤劳动,改善了家庭原有生活水平,为子女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好处被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因此,父亲进城工作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积极变化值得肯定。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家族中的男孩往往被寄予厚望。从小目睹父辈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外出艰辛打拼,母亲含辛茹苦操持家务,照顾幼子侍奉老人,会激发男童的家庭责任感以及改变现状的信念。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树立了榜样,男童尚且年幼时便会形成家庭观念,将父亲的做法作为自己日后的选择,待到成年时同父亲一道肩负供养家庭的重任。总之,长期与父亲分离的确对留守男童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会促进其家庭意识的萌发,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二)父亲缺位对留守女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父亲作为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异性,会对其身心成长等各方面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父亲对女儿性别角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女性的认识层面,还体现在对男性的定位和偏好方面。1.繁重的体力劳动,消减女童的女性个性特质成年男性是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缺席使得与祖辈或母亲共同生活的留守女童往往要承担一定的体力劳动以及照顾老人的任务,与同龄非留守女童相比,她们得到的呵护较少,生活的磨练使其易形成刚强的个性。因此,她们具有某些男性化的人格特征,例如较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女生较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四项症状因子得分高[6]。女孩多愁善感,心理较为脆弱,在情感上更依恋父母,心境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父亲缺位造成的家庭结构失衡对女童的影响更大,她们容易产生情绪障碍,进而出现攻击行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强化各自性别意识的关键时期,父亲在这一阶段具有母亲不具备的独特作用。他们可以帮助儿子加强对男性的理解,同时辅助女儿区别男性与女性的不同。而这一时期农村家庭中的父亲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子女成长。父亲的缺席使得女童无法得到来自异性的足够呵护,繁重的体力劳作又迫使她们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种种因素都影响留守女童女性特质的形成。2.父亲缺位影响女童成年后的择偶偏好研究发现,女儿的理想择偶偏好和实际择偶偏好会受到父亲在位与缺位的影响,父亲高在位的女儿在择偶时会更加偏好与父亲长相相似面孔,父亲中等在位、低在位以及缺位被试没有表现出这种偏好[7]。面对父亲长期离家务工的现实,部分留守女童选择理解并体谅父亲的辛苦和不易。如若母亲适时向儿童灌输父亲对她们的牵挂,以及为了全家打拼的观念,女童们年幼时便会形成对父亲的崇拜,同时在内心勾勒出男人的形象。她们认为养家是男性的职责所在,父亲的做法是极具家庭责任感的体现,待到成年,女童们便会偏爱并选择和自己父亲具有相似外貌或品质的异性。另一部分长期与祖辈或母亲生活的女童,因为长期无法获得缺失的父爱以及受到现实生活的磨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想法。她们更青睐“顾家”的男性,认为陪伴家庭的男性才会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这些女童日后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和父亲相似度较低的男性作为伴侣。

二、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多元环境中,通过对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习和内化,逐渐适应社会并不断创造新文化的过程[8]。社会化贯穿毕生发展的全程,只有顺利完成社会化,个体才能形成稳定连贯的人格,从而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幼儿阶段的社会化经历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其社会化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父亲缺位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表现。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1.社会适应方面周念丽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幼儿,其中超过九成的留守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陪伴,即为父亲缺位状态[9]。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父子互动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父亲长期缺位现象以及造成的深远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国外研究者发现,父亲缺位与在位是影响儿童能否应对不良生活现状的重要因素,童年时父亲缺位家庭的儿童,通常在成年后也不能较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10]。可见,父亲缺位的影响并非局限于某一时期,它将伴随个体的一生。2.抗挫能力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抗挫能力与城镇儿童没有差别,但留守儿童的抗挫能力显著低于二者[11]。与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失去了父亲的有力庇护,弱势的母亲或祖辈常常无力解决他们遇到的挫折或困难,加之社会支持网络相对单一,导致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因此,父亲缺位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战胜挫折。3.情绪调节方面Culpin等人的研究证实,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防治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童年早期父亲缺位的儿童成长到青春期阶段更易出现抑郁症状[12],他们的情绪调控和管理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在父亲缺位家庭中,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感方面的特征主要是孤独感和烦躁[13]。父亲长期离家在外务工,导致家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得到充足的情感支持,因此,他们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和较少的积极情绪。4.问题行为与犯罪方面出现问题行为乃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社会化水平不高的直接体现。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缺席子女的成长阶段,家庭原有功能弱化,往往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问题行为。研究表明,父亲缺位的青少年犯罪率是普通儿童的三倍,仅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儿童的犯罪发生率与正常家庭没有差异[14]。这说明父亲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具有母亲所不具备的特殊抑制作用,父亲在位能够有效约束和减少儿童的犯罪行为。(二)父亲缺位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原因。父亲外出务工,形式上造成家庭原有结构被打破,实质上对家庭功能产生影响,进而阻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1.父亲缺位导致个人权威地位下降父亲在传统的农村家庭中向来被视为权威,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子女效仿和学习的榜样。长期进城务工和亲子两地分离,使其与留守儿童见面和沟通的频率大大降低,物理距离拉开的同时极易产生亲子隔阂,远在家乡的儿童对父亲的信任和依赖随之大打折扣,父亲外出前的核心和权威地位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尚且年幼,他们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问题作出甄别,父亲这一权威人物的缺位极易使其陷入迷茫和困顿,甚至陷入价值标准模糊和混乱的状态。父亲缺位造成留守子女不仅丧失了强大的心理支持来源,也失去了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参照。2.父亲缺位引起家庭功能弱化赖斯提出,幼儿的社会化是家庭最独特、最一般的职能[15]。父亲长期外出务工,必然引起家庭功能的弱化。首先,监护方面。父亲作为子女法定监护人的地位是祖辈或其他亲属无法替代的,随着父亲的外出,监护职责的被迫转移存在诸多隐患。受限于自身精力体力以及文化水平,祖辈很难对未成年人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管,其他亲属或朋友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大多局限在饮食起居和人身安全方面。其次,教育方面。祖辈对留守孙辈的教育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过于溺爱或过于约束。老人出于补偿儿童缺失父爱母爱的考虑,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抑或唯恐未成年人走上邪路,对其严加管教。总之,科学的教养方式在留守家庭并不多见。父亲缺位引起的家庭功能的弱化,必然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父亲缺位阻碍家庭情感培育家庭情感由各位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置身其中的子女正是在与父母的不断互动中渐渐对亲情有所体悟。来自父母的关心爱护或批评教育,都是儿童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普通家庭而言,父子之间的互动具有频繁连续性,但在留守家庭中,儿童的这一愿望往往很难实现。父亲的长期缺位使得原来完整的家庭结构被打破,起初建立的家庭情感伴随父亲外出时间的增长逐渐瓦解,儿童的家庭归属感也随之减弱。淡漠的家庭情感常常令留守儿童陷入内心孤独的困境,部分内向自卑的孩子选择封闭自我,不利于其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三、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方面

父亲缺位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和社会化发展水平,而且对其人际情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一)人际情感方面。人际情感即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相处及交往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积极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16]。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分离、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与青少年时期的同伴交往状况密切相关。人际情感体验的性质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接纳程度。留守儿童尚未建立较为成熟理性的自我意识,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很难对自身进行客观定位,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极大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反馈。父亲在成长关键时刻的缺席,使得儿童在自我意识的迷茫期失去了参照和询问的对象。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同伴关系和谐的留守儿童往往能够与自己良好相处,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较高。那些因为与父亲缺乏沟通,进而形成内向、孤僻、不自信等人格特征的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愿与他人合作,影响自身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不利于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父子信任、父子沟通的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子疏离的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这一结果说明,相较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较差,由此可见,父教缺失对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具有消极影响。Bowlby认为,儿童与外界建立关系的基础是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依恋,如果此阶段儿童与主要抚养者成功建立了安全型依恋,那么日后他们容易与他人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儿童未能与重要他人建立良好的依恋模式,那么可能会对后来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在留守家庭中,父亲迫于生计在子女年幼时外出务工,极大地降低亲子依恋的质量,妨碍亲密关系的建立,进而对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产生干扰。(二)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活满意度是个体依照自身确定的标准对一定时期内自身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通常,对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包含自我和环境两个维度:自我满意度,涉及友谊、家庭、学业及自由等四个方面;环境满意度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对幸福程度的主观感知和体验,一般而言,它与外界的标准无关。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活满意度涉及的自我和环境的各个维度,父亲缺位家庭留守儿童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间的因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较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消极作用[19]。父亲缺位、父教缺失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父爱不同于母爱。父亲是力量、理性和权威的代表,母亲在家庭中的形象温和、感性而慈爱。儿童若长期无法获得父亲足够的支持和爱护,就可能导致内心无助、不自信以及深深的孤独感,母亲难以替代和补偿因父亲缺位造成的父子感情贫瘠和父子隔阂。其次,父亲远离家乡,留守儿童无论是由母亲照顾还是隔代抚养,在农忙时节或日常生活中,都要帮助分担家中农活及照顾老人的重任,长辈们往往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精力再去关注儿童的内心情感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再次,父亲缺位后形成的低水平亲子依恋模式,使得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难以建立或维系健康良好的关系,不利于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另外,父亲长期离家令留守儿童失去有利庇护,在学校生活中他们可能需要面对同学的歧视以及不良舆论环境,更多潜在的负性事件也削弱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三)学业成绩方面。目前,学术界就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性质、程度以及方式和途径等问题存在争议,大致可以分为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父亲缺位引起留守子女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下降。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父亲长期离家,使得原有的家庭结构不再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力对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更无法开展课业辅导。其次,母亲即使在家,由于操持家务和赡养老人占据大部分时间和体力,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主要关注饮食起居和人身安全,再无心力管理他们的学业,加之多数农村妇女没有能力解答孩子学习方面的难题和疑问。再次,留守儿童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家庭现状的无力感,令其难以将注意力专注集中于学业。长此以往,求知欲和上进心逐渐减弱,面对不理想的学业成绩大部分人走上自我放弃的道路。第二种观点认为,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具有促进作用。尽管缺席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但父亲外出务工显著增加了家庭收入,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有效减轻他们在家务农的劳动压力,从而为儿童全身心投入学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这种观点仅仅从理论层面作出推断,尚且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支持。此外,有研究者提出,随着父母外出状态的延续,留守子女的年龄不断增长,社会交往自由度渐渐增加,缺位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下降,同辈的影响力上升,朋辈群体的互动会对留守儿童的价值取向、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20],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同伴必然会作用于留守儿童的学习观。因此,外出务工造成缺位后,父亲可能因无法监管儿童的同辈交往,进而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间接影响。

四、未来研究展望

尽管传统社会分工认为母亲是子女主要的养育者,近年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总量依然庞大,绝大多数家庭的外出务工者是成年男性,这意味着父亲缺位留守儿童成长的现象十分普遍。父教缺失对留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相比国外学者在该领域较为丰富的成果,我国针对父亲缺位的研究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各国文化背景不尽相同,西方学者的结论可能并不适合我国实际。我们在借鉴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父亲缺位的本土化研究。探索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应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在父亲缺位的留守家庭中,部分子女与母亲生活,部分与祖辈监护人或其他亲属共同居住,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双亲均外出务工,他们与兄弟姐妹互相照顾或者单独居住。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如何将父亲缺位的影响单独抽取出来,需要研究者周密考虑。目前国内关于父亲缺位的已有研究,大多以留守儿童为被试,对其某种心理特质进行测量,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实证研究得到的数据,可作为了解留守儿童群体父亲缺位现状的推断所用,但每个家庭各有不同,父亲长期离家对留守儿童个体身心产生的影响,需要结合个案访谈,进行深入剖析。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是今后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方向。对父亲缺位的研究是为了厘清父亲对子女成长的独特作用,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为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因此,在探讨父亲缺位后果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解决对策,最大限度降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

作者:冯达飞 单位: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