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研究
时间:2022-04-09 11:01:27
导语: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有助于持续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大学生在实际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呈现出服务内容与形式单一、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不足、服务实效性偏低的问题。针对服务现状,通过从单向性关注转变为“主位诉求”式的互动性关注、从“政府—企业—高校”单一关爱方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同关爱方式、从低成效向高成效转变三个方面发力,逐步构建起差异化实施、多主体参与和多角度评估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受到工作不稳定、教育以及户籍制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交由他人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根据2015年我国人口的1%抽样调查样本统计得出,2015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为5492.5万[1]。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客观上造成父母与孩子疏离,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有所欠缺。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对其进行教育与关爱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作出分析,并运用专业所学(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形成专业力量,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实现志愿服务从“良心活”到“技术活”的转变。反之,专业服务的过程中会学以致用,深化专业认识。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贴近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现状、个性发展特征以及深层次的情感诉求,可以激发志愿者认识水平提高、情感态度培养等,而这些也是大学生德育目标要义,是德育功能的具体“在现”。体现了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纵深发展,顺应了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内在的契合立德树人的要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服务内容与形式单一。大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帮扶更多的是利用假期对留守儿童集中的村庄、中小学进行相关的学习与课业上的指导,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部分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以及同学募捐等资源优势,为留守儿童捐赠一定数量的电子产品和学习用品。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多的是短时的探访和接触留守儿童,时间很短,在分开时,大学生会将联系方式(QQ、微信、电话)交给留守儿童。但大学生返校后往往因琐事而忽略与留守儿童的联系,留守儿童的期盼往往落空,这种短暂的爱心行为反而会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无形伤害。此外,大学生对异质性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从留守转流动等)的关爱考虑与了解程度不高,很难有效做到“普遍关爱与特殊关爱相结合”[2]。从内容上来看,大学生聚焦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兴趣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绪与体质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偏少。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利用假期或重要时间节点(如“雷锋月”、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教育与关爱活动,活动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从深层意义上来看,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单一反映了志愿服务的科学化与专业化水平偏低。科学化与专业化则指的是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切实熟悉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环境状况,作出现实的预估,一方面要依据现实情况开展契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的教育与关爱活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大学生的专业所长,以取得更大的成效。(二)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不足。志愿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仅依靠学生主体远远不够。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高校(含大学生)—留守儿童”、“爱心企业—留守儿童”、“政府及群团组织—留守儿童”的单一双主体模式,忽视了主体间的协同配合和优势互补。以“高校(含大学生)—留守儿童”为例,更多的是高校自上而下的组织,在具体组织的过程也存在“指标化”现象,部分大学生意愿度不高,或者单纯的为了获得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积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主体存在“摆桌、拉幅、拍照、写稿”等形式化与功利化现象。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是“具有共同偏好和价值的人主动或被动的组织起来,自主性上注重协同”[3]6。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实质上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主体间的“统筹协调”能力。参与主体要统筹协作,高效配合,相互促进,在过程中融入系统论的思想,共同向符合留守儿童价值目标的方向推进。协同应注重统筹协同,分层实施。注重制度与目标制定,在落实到细节上要注意分层实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要做到多主体配合,相互分工,最终形成教育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合力”。(三)服务实效性偏低。志愿服务团队在年级分布上不均衡,低年级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性较高,经验不足。高年级志愿者通过参加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身积累了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但是其存在倦怠和退出的问题,造成团队整体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呈不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具体的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不同团队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愿服务,形式多样。大部分团队未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指导,一般都是谁组织谁参与,谁有时间谁参与,并未发挥志愿者的专业技能与个人优势。此外,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集中利用寒暑假,通过“三下乡”的形式来开展,时间偏短,志愿服务的“深度”不够,与帮扶的学校开展持续的志愿服务较少。在实际的调研中,部分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在寒暑假表现为“井喷式”、“集中式”教育关爱活动,在日常的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偏低。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构建的取向
(一)理念转向:从单向性关注转变为“主位诉求”式的互动性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单纯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或者生活方面,关注总体上呈现出“单向性”。为凸显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在理念上应实现从单向性关注发展为“主位诉求”式的互动性关注的转变。“主位诉求”是指在研究对象的立场上,“用他者的观点来理解个人、社会和世界的理念,尽可能接近和获取他者的真实想法”[4]。“主位诉求”立足于主位(留守儿童)、诉求以及互动性交流而展开。具体而言,大学生深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和相关群体中,通过调研与走访切实了解主位需要,这种需要并非志愿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建构,而是在与留守儿童互动性的交流过程中主动发现与挖掘其真正需求。在平等互动性的交流过程中,具有良好教育和服务意识的大学生,要注重信息的整合、保持有效沟通与反思性认识。信息整合侧重于收集留守儿童透露的潜在需求,留守儿童往往不善表达,对自身的需求认识模糊,大学生要根据“所听、所看、所想”来反映留守儿童需求。保持有效沟通,留守儿童想接近志愿者,但是又会表现出拘谨、紧张甚至逃避,大学生志愿者放下身段,从“同理心”与“共情”的视角与留守儿童沟通,消弭其紧张感,进而了解真实现状与获得有效信息。反思性认识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互动中,照顾留守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关注其精神世界,不断反思与改进工作内容与形式,增强关注的针对性。(二)方式转向:从“政府—企业—高校”单一关爱方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同关爱方式传统意义上,大学生志愿服务留守儿童表现为“高校(含大学生)—留守儿童”、“爱心企业—留守儿童”、“政府及群团组织—留守儿童”的单向的双主体模式,缺乏多主体的协同,属单一关爱方式。实现单一关爱方式向多元主体协同关爱方式转变,应以留守儿童为主位、大学生为行动主体、高校为培育主体、政府为保障主体以及社会组织(企业)为接纳和发展的主体。多元主体的协同关爱首先应当明晰目标定位,凝聚理念共识,在具体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多主体要切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性需求和诉求。其次,多元主体要进一步厘清各自职责与边界,避免各自职责模糊而相互推诿,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最后,多主体间要建立相应的参与、沟通协商与压力机制。在实现定期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共同商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对既定职责与边界内,未完成相应工作,制定相应的“压力机制”,给多元主体“形成社会压力(道德压力、舆论压力、名誉压力等)”[5]80,推动多主体协同关爱。(三)效能转向:从低成效向高成效转变志愿服务的效能是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的成效,反映志愿服务活动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及其实现程度。单一化的志愿服务是单纯的由“高校—大学生—留守儿童”亦或“企业—大学生—留守儿童”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守儿童的需求,成效偏低,难以形成志愿服务的“合力”。实现从低成效向高成效转变,实质上要求不同主体在面对共同目标与理念共识的前提下,逐步由单一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或生活境况转变为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以及现实的生活状况。同时,高校与社会企业多途径搭建平台、引领与保持大学生的志愿意愿,调动学生志愿积极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
(一)差异化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差异化实施,遵循统筹协调与分层落实、普遍关爱与特殊照顾相结合的原则,并注重留守儿童综合素养的培育。统筹协调侧重多主体的协同,分层落实要求不同主体在职责边界内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普遍关爱是指从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组织等主体层面制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反映的问题,从制度层面给予关怀,针对异质性(单亲家庭、由流动转留守、性别不同等)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建档立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在特殊照顾上,除物质性帮助外,还要积极留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大学生要综合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与留守儿童平等交流与互动,突出“主位诉求”,做好相应的心理纾解工作。注重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具体实施层面,既强调良好心智的塑造,又要促成其全面发展。大学生要丰富服务内容(教育层面、生活关爱层面等),创新关爱形式(考察参观、健康体检等),注重日常志愿服务和特殊时间节点的关爱服务相结合,努力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多主体参与。多主体的参与要显现组织体系的优化、权责边界规范化、保障机制体系化与信息沟通的适时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更多的是高校牵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成效与积极性不高。组织体系优化的前提下,多主体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实际的行动主体,政府置于保障性的角色,高校做好志愿服务培训,尤其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提供相应的物质性支持,在严密组织的前提下,将所有的相关主体合成一个总的组织体系,达到志愿服务的优化高效。多主体明晰自身的主要职责,在权责清晰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志愿服务内容。保障机制的建立要求不同主体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多主体参与必然要求实现信息有效沟通与共享,要及时准确的信息。主体间通过建立统一技术规范的信息技术规范,实现信息传递的适时化,消除主体间“信息荒岛”现象,为多主体协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三)多角度评估。成效评估应纳入志愿服务的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评估要着眼于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展开。对大学生而言,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亦是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真实写照。对大学生的服务成效的评估从情况情感、成长与能力等多方面展开。在情感层面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培育,通过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助于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人格特质以及人生境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在成长与能力层面,是否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实地调研与走访,是否真实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传递服务意识,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产生积极示范效应。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是否真实的反映自身诉求,对身心全面发展是否有所裨益等都是留守儿童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成效评估的问题导向。
参考文献:
[1]段成荣,等.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6)
[2]叶松庆,等.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的现行做法及特点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富晓星,等.“主位诉求”的志愿服务模式探究———以流动儿童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4,(4)
[5]布鲁斯•施奈尔.我们的信任[M].徐小天,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陈寿弘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 上一篇:教育精准扶贫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下一篇: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