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12-04 03:48:10

导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工为了谋求生存进城务工,由于城市门槛较高和经济问题,不得已把未成年的子女交由家里的老人或亲戚照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一)研究背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问题的凸显。聊城市在山东省属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市,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者较多,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聊城市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这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协调。因此了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祖父母监护的有805万,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有30万人,占3.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31万人,占3.4%,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还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的研究往往比较笼统,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地区留守儿童的状况各有不同,有些研究成果不一定对每个地区适用。本课题组经过筛选,选择了山东省聊城市临清、阳谷两个县区为主要调查地区,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找出了目前研究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二)研究意义。1.社会意义。(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现状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少年儿童因贫困而辍学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其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正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也将会有很大的改善。(3)关爱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的责任,而留守儿童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广泛关注。2.对于留守儿童自身的意义。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乏父母应有的关爱,他们大多具有个性化、自卑、逆反、封闭等不健康的心理。本次调查对于聊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意义重大,其受教育状况将会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的关注将会促进自我的肯定,感受到从小缺乏的那种关爱,认识到社会的温暖,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避免走上歧途,进而拥有光明而美好的未来。3.对于调查者的意义。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根据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是我们自身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良好平台。通过这一实践调查,我们的生活能够得以充实,能力也能得以提升。

二.聊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问题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关注的重点,但是聊城市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受到鼓励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留守儿童。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而且父母也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及生活的高昂费用,这使得大量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到城市里去,只能留在农村就学,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一)部分留守儿童所受的督导不力。经调查,阳谷县、临清市农村留守儿童有课外辅导的仅占10%,而没有课外辅导的占90%,留守儿童在课外受到的监督和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隔代亲人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无人监督学习,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进而导致学习成绩差,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只靠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二)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合格者高达54%,合格者占30%,优良占比最少,仅16%,不合格人数超过一半,可见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我们发现90%的留守儿童课外无人辅导、无人监督,家庭教育的缺失,隔代教育的缺陷,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重要原因。(三)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根据调查,55%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或者为了挣钱,他们受父母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只有学习才能走出农村,而本着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习的留守儿童仅占32%,由此可见他们外在的学习动机远远大于内部学习动机。还有13%的学生学习动机尚不明确,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学习,将来要干什么,学习动机的不明确也是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四)亲情意识淡薄,缺乏道德观。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的通话时间直接影响他们之间交流的内容多少以及沟通的质量。在15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时间大都不长。49%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时间在5分钟之内,其中通话超过半小时的仅占11%。在这样短的通话时间内,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到内心深处。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蛮横霸道,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弱,亲情意识淡薄。(五)心理问题。根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脱离父母的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只会选择沉默,不能及时地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在学校与同龄人逐渐失去共同语言,以至于被群体孤立,寡言少语,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行为具有抵触性,这些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还会面临严重的心理疾病。(六)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难以保证。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群体正在逐步向低龄化方面转变,小学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或许因为年龄小,还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教育,在学习各个方面缺乏能力,没有父母对他们的学习、生理、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祖父祖母上了年纪,加上社会生活环境上的不安全因素,最终很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以阳谷县大布中心小学为例,学校整体上教师学历不高,90%以上的教师是专科毕业,且教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只关注学习较好的学生,对于差生言辞过于激烈,甚至不乏责打学生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学校的设施严重缺乏,学校除教室外几乎没有可供学生了解课外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的设施,例如展览室、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学生很少接触实验,学习的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影响聊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城乡二元体制是聊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根源。一方面,城乡差异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如笔者调研的聊城市阳谷县大布乡,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该地居民迫切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于是进城务工成了他们的首选之路。另一方面,户籍制度以及教育、医疗制度的制约,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虽进城为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但却很难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其子女很难跟随父母生活,于是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二)教育体制不完善。留守儿童是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弱势群体,学校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怀和帮助,目前,聊城市大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体系尚不完善,大部分学校未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留守儿童档案尚未健全,学校应加强与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规定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使留守儿童在集体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三)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当前,聊城市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城乡建设上,而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关注甚少。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投入相去甚远,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这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育问题突出。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消除与户籍制度有关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城乡就业政策、教育制度、医疗和住房政策等,消除农民工城乡流动的壁垒,从政策上积极鼓励农民工把子女带在自己身边。(二)完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体制,加强食宿管理。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亲情的关爱,因此,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容忽视,学校应该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将心理辅导课程纳入必修。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经调查,90%以上的小学生不愿住校,而初中生40%愿意住校,这说明年龄越小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程度越大,独立能力越低。因此加强学校管理,改善住宿条件,让低龄儿童即使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也依然倍感温暖和舒适是至关重要的。初中及以上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学校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使学校成为温馨的留守儿童之家。住宿制不仅有利于对留守儿童统一管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生活条件,而且能给长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的孩子更多温暖和关怀。(三)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给予以留守儿童帮助,形成一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方政府还应加大社会治安管理,清除农村社区不良社会风气,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的侵害,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纯洁健康的生活、教育环境。(四)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相助,包括热心捐赠,参加公益性下乡支教活动等。当前大学生是一个及其庞大的社会资源,他们素质高、有活力,而且课余时间多,完全可以由他们来完成一部分农村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也可以解农村教育燃眉之急。

五.结语

聊城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之一,农村地区进程务工者较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比较复杂,教育问题突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予以重视,标本兼治,彻底解决,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同在一片蓝天下,留守儿童也应享有和城市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也应享有美好的明天。

作者:刘燕 林英华 李红 徐雪倩 国夏萌 冯子超 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