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探讨

时间:2022-01-25 03:52:14

导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之一,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反映出来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乡村“差序格局”是造成隔代抚养下溺爱问题的思想原因,看护人自身的文化资本传承是造成留守儿童道德榜样缺失的家庭原因,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教育信息不足、急功近利思想是道德教育观念落后的文化原因。应该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看护人的养育能力,转变其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学探析

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庭道德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黑格尔认为家庭是“一个天然的伦理的共体”[1],本研究以家庭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遵循本土研究的原则,利用假期回乡教育实践的机会,观察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与看护人深入交流,倾听看护人、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为本研究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隔代抚养中的溺爱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更,城乡二元结构的凸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多,产生了众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儿童,他们一般由隔代(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传统观念认为,隔代抚养能够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但是,我们在承认隔代抚养给留守儿童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隐藏的、对留守儿童道德发展不利的一面。隔代人的过度关爱容易演化为溺爱,造成留守儿童的道德意识淡薄。在实地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中每一代都只有一个男孩,这在当地叫作“单传”,因此孩子成了家里人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近两年父母去城里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中由爷爷照看,爷爷更视孙子为心头肉,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甚至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从来不舍得批评、管教。爷爷认为,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因此孩子可怜,要多加关爱。可见,长辈很容易以盲目的关爱代替理智的教育,进而演化为溺爱,而溺爱则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隔代人的溺爱为孩子提供了保护伞,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祖辈常表现出一系列的替代行为,代替孩子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保护”,或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些过度的宠爱、娇惯,导致孩子的道德意识淡薄,形成很多生活恶习,如懒惰、自私等。笔者在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也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在孝敬长辈方面做得不好,多数孩子不知道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年龄,甚至有的孩子连自己的爷爷、奶奶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长辈对自己好,没有任何回报长辈的行为。

(二)留守儿童家庭道德的榜样缺失问题

看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成为留守儿童的榜样示范。通过对留守儿童看护人文化水平的调查发现,看护人的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以下,因此很难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而孩子会由学习一事迁移到其他事情上,久而久之,看护人在孩子面前丢掉了威信。在与留守儿童的看护人谈及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所有人都表现得很迷茫,大都认为应该任由孩子自己成长。社会学研究表明,父母是孩子互动式的重要他人,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核心作用就是形成孩子的主体意识,即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双系抚育,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缺一不可[2]。然而,当前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隔代人,但隔代人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知道怎样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这是问题的关键。文化素养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但是据本研究的调查,留守儿童看护人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其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看护人道德教育的观念陈旧问题

1.重智轻德的教育观

调查中在问及“您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时,看护人的回答是有出息、考上大学。看护人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成绩好。当前留守儿童看护人所持有的观念就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不听话、犯点错误也无妨,看护人的这种片面认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重男轻女的性别观

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认为男孩才是唯一的“传后人”,一切以男孩为中心,忽视女孩的成长过程,有时女孩还会被视为非永久性家庭成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许多原来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纷纷生了二孩。笔者所调查的10个家庭都有男孩,要么是独生,要么是老二。其中有5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而第二个孩子都是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后生的男孩。由于第二个孩子小,而第一个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三、四年级,父母难免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小男孩身上,减少了对大女孩的关注,忽视了对大女孩的道德教育,这也是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乡村“差序格局”是造成隔代抚养溺爱问题严重的思想原因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概括的乡土中国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亲情,即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关系,并以此向外一圈圈扩散的关系社会,中国有句俗语叫“隔辈亲”,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父辈疼爱,祖辈更加疼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分离,使家中的亲密关系发生新变化,隔代人为了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而过度疼爱,久而久之便演化为溺爱。留守儿童会把这种感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不会感恩,反而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忽略是不应该的,表现出仇父、仇母等严重心理问题,以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隔代抚养的家庭一般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的姑息纵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在教养过程中祖辈会本着一定的补偿心理,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孙辈,不愿让孙辈们吃苦,导致孩子在行为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尤为严重,不合群、不善交际且合作精神差;在生活习惯上懒惰、磨蹭、自理能力差;在思想上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祖辈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思想,尽一切能力给予孩子最好的,可是有时祖辈把握不好这个度,造成对孩子的溺爱。

(二)看护人自身文化资本不足是造成留守儿童榜样缺失的家庭原因

看护人在孩子面前没起到榜样作用,有些看护人在孩子面前不讲文明,恶语骂人、打架,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骂人的“本领”,并且把这种“本领”带到了学校。在学校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出言不逊、恶语伤人,有些话不堪入耳,低级庸俗。有些看护人甚至教育孩子要“敢打人、不吃亏”,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开口就骂人,举手就打人”的不良习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可以通过继承和学习两种途径获得,而家庭教育正是继承的前提。布迪厄认为,不同出身的人们在教育方面一开始所受到的引导就不同,这是各个阶级的文化习惯和阶级条件所造成的。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把冗长的教诲做了精心安排以通过暗中说服的方式使后代接受文化[3]。家庭是传承文化资本的最直接的机构,看护人的文化资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在农村家庭中体现得非常具体,主要表现为看护人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以及其品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为看护人的见识广一些,对孩子要求严一些,孩子就能表现得更好。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自身道德素质较低,造成留守儿童榜样缺失。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教育信息不足、急功近

利思想是道德教育观念落后的文化原因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教育信息不足,对留守儿童疏于道德教育,看护人还是按照“老观念”来教育孩子,不知道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早已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社会确实还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在看护人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们继承了这些。调查发现,看护人存在着一种矛盾的思想,即一方面教育孩子将来要有学问、有地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知识的不重视。在当前的农村社会,不少人仍认为知识“不值钱”,因为读书不能快速带来实际价值,这种思想导致其不能够正视学习,正确定位读书的意义。知识虽然不是谋生的唯一渠道,学习也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没有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在未来社会中难以更好地发展。家庭教育观念循环往复,农村留守儿童重复着父辈的经历,成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家庭道德教育是培养留守儿童高尚道德品质的起点,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到老”,即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对成人后的道德品质会产生直接影响。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应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切实提高看护人的养育能力

看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责任人,村里也不乏有文化的老一辈,可以把看护人集中起来,举行经验交流会,还可以在寒暑假把大学生请到村里,为留守儿童看护人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大学生的讲解,开阔看护人的眼界,丰富看护人的基本教育知识。只有看护人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彻底改变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鉴于看护人文化水平有限,可以把家庭教育的经典如卢梭的《爱弥儿》、傅雷的《傅雷家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朱熹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家书》等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敦促看护人虚心学习,使其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实现科学地教育孩子的目的。提升看护人的责任心,看护人的责任心强一些,孩子就能认真一些。孩子是心智未成熟的群体,看护人应该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涂尔干曾经说过:“等到儿童长大了,教育的强迫力逐渐消失,但是幼时接受的教育行为已经成了他‘与生俱来’的习惯,不需要强迫他自己也知道照应做下去了。”[4]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面,看护人做得还不够,尤其是责任心还应该加强。

(二)转变看护人的教育思想观念

首先,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教育的分层功能在农村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孩子走向城市的几率,实现了鲤鱼跳“农门”。农村家庭开始认识到,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要想步入城市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业来实现。然而,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关注更多的是学业,对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待,很少顾及孩子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造成孩子发展不全面,个别孩子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其次,改变重男轻女的性别观。虽然重男轻女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转变,但许多家庭依然认为男孩是家庭的永久性成员,是家庭“香火”的传承人,担负着传宗接代和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看护人应该转变这种思想,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三)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

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学校、家庭有义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大力支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是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如让看护人走进课堂,切身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孩子的学习情况,让看护人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最真实的表现。举办家长座谈会,家长们坐在一起,分享教育经验,结合自己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更应该发扬我国传统家庭文化优势,可以读《孝经》《弟子规》等,养成孩子尊老、孝老的习惯。孩子的道德成长既是外部环境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5]。同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目的应是统一的,架起社会、学校、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共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正能量。

作者:王芳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

[3]徐祥运,吴琼,张岩.论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架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

[5]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