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干预策略
时间:2022-04-13 10:38:36
导语: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干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人口呈现迁移互动的新趋势,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从多个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涉及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施暴者健全人格的形成,还会影响被施暴者的心理健康。为了减少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几率,笔者从家庭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深入探讨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以期提出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市;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到大城市谋求发展,只能将自己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交由亲属抚养,这就催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呵护,缺少父母教育,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黄艳萍和李玲的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1]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语言攻击侮辱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攻击儿童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影响施暴儿童本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据调查,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般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而被攻击的儿童也会尽量避开施暴儿童。由此可见,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儿童缺少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条件。如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导致其成年后难以适应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具有攻击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大多数可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2]因此,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群体,分析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提出应对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是当下儿童教育的一门重要课题。
一、攻击性行为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一)对攻击者造成的危害
1.影响攻击者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个体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系统的、本质的存在状态。[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中的“秉性”说的就是人格。可见,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的。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人格正处在形成和发展时期,一旦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矫正,久而久之会导致儿童产生极大的占有欲和攻击性,最终形成攻击性人格。这种不良人格将会影响儿童今后的人际交往,并造成儿童心理异常,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增加攻击者犯罪的几率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因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在13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有48%的犯罪青少年在9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预示着未来的暴力行为。[4]对儿童和成人的广泛研究还表明,生命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行为障碍和成年期不良或犯罪行为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5]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由于童年攻击性行为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我们应该及时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
3.影响攻击者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会在同伴中遭受拒绝与排斥,他们普遍缺少玩伴,缺乏与同龄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交际能力的发展。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并与以后发展阶段中的种种问题相关联。[5]因此,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在童年时期不能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亲社会性行为得不到发展,其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负担。
(二)对被攻击者造成的危害
1.危害被攻击儿童的身体
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儿童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危害就是身体伤害。首先,在儿童的思维里,对轻重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下手的轻重无法掌控。其次,儿童心理发育不完善,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在其攻击同伴的过程中,被气愤、报复充斥着头脑,急于用拳头释放自己的愤怒。因此,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极易造成被攻击儿童出现外伤、疼痛等不适,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被攻击儿童残疾或死亡。
2.危害被攻击儿童的心理
某些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心理上伤害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也许时间可以使身体痊愈,但却无法治愈心理的创伤。长期遭受欺辱会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阴影,产生焦虑、忧郁、孤僻、自卑等不良情绪,易否定自我,不愿与他人的交流,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最终形成不良人格,导致心理障碍,引发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
从本质上看,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差异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存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的第一种教育。因此,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儿童的行为养成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只有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加准确地探寻出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的有效策略。
(一)监护人教育能力低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日里疏于对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因此,教育留守儿童的担子大多落到了祖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的肩上。目前,留守儿童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1.隔代教育
虽然这种教育类型在留守儿童中占的比例较大,但这种教育类型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首先,祖父母疼爱、可怜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就更加纵容儿童,不忍心批评他们的任何错误,给予他们过多的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对儿童的管教。以至于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一旦行为受到限制,便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其次,祖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祖孙间代际沟通困难。在儿童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没有人引导其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和各种矛盾,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不得已采用攻击性行为处理问题。再次,祖辈身体状况普遍不好,没有过多精力去管教儿童,看护能力弱,缺乏教育的能力,只能一再放任儿童的错误行为。这种错误的攻击性行为在受到多次强化后,就会形成攻击性人格,长期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
2.亲朋好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作为监护人亲朋好友,他们在教育这些非亲生子女的留守儿童时往往存在畏首畏尾的现象,难以较好掌握教育的尺度,常常是“严也不是,松也不是”。他们只能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却无法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心理、人格教育,不能有效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善沟通。还有一些比较敏感的留守儿童,常常会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在遇到挫折时,感到自卑、孤独、无助,渐渐地出现心理异常。因此,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缺乏家庭亲情和父母呵护
缺乏父母亲情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在亲情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教育,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父母对儿童的爱和教育。由于留守儿童早早地与父母分离,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处于身心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遇到挫折时,本该守护在儿童身边的父母却缺席了,他们缺乏与父母及时沟通的机会,缺少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的指导者。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从而变得敏感、孤僻、缺乏安全感,难以对事情的对错做出判断,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甚至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这类儿童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常常缺乏自信,担心被同伴瞧不起,而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自然会出现攻击的倾向,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研究发现,父母管教缺失可能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几率。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在心理上变得消极,不愿上进,不愿与同伴相处,甚至惯用武力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
(三)父母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
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使越来越来多的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幼儿作为家里的独苗,集全家人溺爱于一身。父母由于长期不在留守儿童的身边,产生亏欠心理,便更加宠爱留守儿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当儿童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哭大闹、不可理喻,而家长面对儿童的这种任性行为,不仅不加限制,不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纵容儿童的坏脾气。久而久之,儿童易于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情结。由于家长完全放弃对儿童的限制,使儿童长期缺乏被拒绝、被阻止的行为体验,易使儿童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当儿童与同伴相处时,一旦受到限制,往往会偏向于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儿童身边,当听到他们受到同伴欺负时,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愧疚之情,认为自己没能给予他们应有的保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同伴欺负,因而给儿童灌输“谁打你,你就打他”的错误思想,使儿童误以为攻击即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注
据调查,只有42%的留守儿童感觉到自己的父母非常关注自己。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基本在一种放任的状态下学习、生活。成绩好坏根本无人问津,即使成绩再好也没人表扬,即使成绩再差也没人批评。这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走上歧途,出现行为问题。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引起同伴或成人的注意。[6]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常常忽略儿童的感受,使儿童感觉自己缺少父母的关怀、关注,就想方设法通过一些手段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他们发现平时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父母很少关注自己,而当自己有异常行为出现时,家长就会关注自己。因而,一些留守儿童就选择用攻击同伴等异常行为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三、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策略
(一)正确理解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
由于儿童心理成熟度、认知能力不如成人,其经历过的实践经验难以使其积极应对挫折,事实上攻击同伴的行为只是儿童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与父母分居,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缺少正常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家长在发现自己孩子攻击其他同伴的时候,不应该一味指责儿童,惩罚和批评虽然可以暂时制止儿童的攻击行为,但强迫儿童承认错误,只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理解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爱和呵护,使其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且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差,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才能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家长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了解,帮助孩子明白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冲突。
(二)转变教育理念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以理解,但绝不能助长。儿童在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主要原因在于其找不到比攻击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上述问题的形成有很大的关联性。留守儿童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被同伴欺负,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不会也打他”诸如此类的话,从而让孩子误认为这种攻击行为是正确的处理办法。其实,这样的做法无疑助长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明白暴力是不可能有效解决冲突的道理,并能够对儿童晓之以理,从根本上对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就会大大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几率。家长应该在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首先心平气和地安慰儿童,等其恢复平静后,认真聆听儿童讲述事情的经过,然后站在客观的角度帮助儿童分析事件发生的始末,进而向儿童讲明道理,最终引导儿童如何正确处理诸如此类问题。因此,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师,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儿童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态度,避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三)改变教养方式
目前,在留守儿童祖辈教养、父母教育缺失问题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必须重视父母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养成的重要作用。首先,父母应该与儿童建立稳固的依恋等级关系,尤其是母亲要成为儿童的第一位依恋者,与孩子形成第一级稳定的亲子关系,然后是父亲、祖父母、老师、同伴。这样的依恋等级关系会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儿童的社会亲和力。其次,父母和祖辈不应该过分溺爱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溺爱他们,溺爱只会让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利于其身心发展。长期感受不到拒绝的儿童,在某种行为被限制时,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攻击性行为。所以,家长应该保持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呵护,而不是过分溺爱。最后,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很多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会出现自己低人一等的意识,感觉自己是没人管教的野孩子,从而产生自卑感、孤独感、挫折感。家长应该对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关注,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感受到爱的存在。
(四)增加与儿童的交流
虽然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现象不断减少。但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徐为民的研究发现,父母亲与子女频繁交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37.5%;很少交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51.4%。[7]这就提示我们,父母应尽可能地把子女带在身边亲自照顾,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应该多与儿童沟通,定期通电话,了解儿童的现状,倾听儿童的心声,增加与儿童感情上的交流。父母在与儿童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应鼓励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儿童逐渐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从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其个人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加需要关注和帮助。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是儿童第一个生存环境,家庭教育对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留守儿童家长应该在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养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作者:徐东 张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0):669.
[2]刘海燕,王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69.
[3]慕欣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4.
[4]杨畅.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J].新课程:上,2012(7):41.
[5]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3.
[6]吕妮娜,刘海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10(2):152.
[7]范志光,魏欣,杜玲利,李英.城市小学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13):2426.
- 上一篇: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 下一篇:医院管理职业化误区的思考
精品范文
10留守儿童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