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留守儿童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5-12 10:51:36

导语:朝鲜留守儿童的现实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朝鲜留守儿童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朝鲜留守儿童现实意义

1.关系到朝鲜族地区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多元文化环境的日趋深入,国内近20多万(占朝鲜族总人口的10%)朝鲜族人口流入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而流向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人数达到60万人,占朝鲜族总人口的32%。[1]大量的朝鲜族家庭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于生计或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外出打工,带来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会为其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基础,家庭教育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纽带。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导致孩子过早失去应有的关怀,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家庭教育的缺失,必将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产出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叛逆、任性、孤僻、内向、抑郁、仇视社会、失去安全感、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对流出地的影响。大量的朝鲜族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得当地农忙时节缺乏劳动力,沉重的担子无形地落在了老人身上,既要从事劳作,又要照顾孩子。最后是对流入地的影响。大量的朝鲜打工大军涌入内地以及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但使得流入地人口数量超出城市的承载力,导致住房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打工子女的入学难等问题。大量的留守儿童,如果得不到适时、适当的教育与照料,容易出现心理、生理、安全、教育、成长、道德、法律等发面的问题,做出极端行为,容易违反伦理道德或者触犯法律,破坏社会秩序。同时留守儿童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影响社会治安。

2.关系到民族团结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大量朝鲜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影响朝鲜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当留守儿童面对生活和学校压力时,无人倾诉,缺少学习的帮手和指导,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厌学、弃学成为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更不利于其一生的持续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摆在朝鲜族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障碍,也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只有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普及。

3.关系到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有着爱干净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朝鲜族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养成热爱本民族的情怀。广大朝鲜族青少年成为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留守儿童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据保守估计,朝鲜族留守儿童占朝鲜族学生总数的55%,已经普遍超过了学生数的一半,甚至有些学校高达77%以上。[2]朝鲜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朝鲜传统文化是朝鲜族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低下,有的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过早的接触社会,因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呵护,容易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养成不良嗜好。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理解,缺少有关民族饮食、服饰、礼仪、信仰、传统节日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认识不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身上的使命,加上老人的过分溺爱,致使学生的性格偏差,不利于处于青少年时期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应从源头治理

1.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切实改善生活条件

朝鲜族留守儿童产出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其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转变贫困的生活状况。要想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大力发展朝鲜族民族地区经济,从源头遏制外出打工人口的流动。第一,依托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与装饰、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和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可以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为国内外客商投资搭建平台,提供优惠的政策,从而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第三,以民族政策为契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朝鲜族要以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吸引人才,打造民族品牌,积极研发高科技产品,以质量和信誉占领市场。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就业人员的培训。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可以为民族地区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企业和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加强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基本的业务素养,为就业创造条件。

2.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共同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

要想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涉及社会教育,是三者的综合作用体。首先,社会层面:一是国家要加大朝鲜族留守儿童教育经费的投入,充分保证留守儿童在学校享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二是社会要做好关心留守儿童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鼓励更多的人为留守儿童献出一份爱心。三是社会福利机构要发挥自身职能,组织广大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居住的环境,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料理家务和生活起居。四是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和教育问题,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符合本地区民族的合理性政策。五是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结合朝鲜族留守儿童的现状,使政策法规具有可行性。其次,学校层面:一是学校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要修建宿舍,为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孩子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吃饱、穿暖,体验到社会和学校的关爱,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二是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教师要注意观察学校中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善于发现其中心理波动或异常行为,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矫正。三是学校要对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做好与抚养人的沟通,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抽出更多的时间与留守儿童一起学习,成为其学习和生活上的“朋友”。四是学校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学习的动力,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五是学校为留守儿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在活动中让留守儿童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学校可以组织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组建帮扶对子,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邀请留守儿童到家做客,解除其思念父母的悲伤之情。六是学校要注重朝鲜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级朝鲜族学校要注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把民族的文化传统搬进教室,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让留守儿童真切的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家庭层面:一是留守儿童的照料人要转变观念,单纯给留守儿童经济上的满足,容易导致虚荣心的膨胀,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照料人要在满足其物质方面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二是照料人要尽照料的义务,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无论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是亲人、兄弟、姐妹,甚至是邻居都要全心全意的完成自己的照料任务和抚养责任,不能随意打骂、虐待留守儿童。三是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寄养家庭氛围,虽然父母不在身边,被寄养在亲人家里,照料人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留守儿童,尽可能为其营造一个舒适而又温暖的环境。四是照料人做好与教师的联系,按时参加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五是照料的老人因身体各方的原因,行动不便,对留守儿童的照料不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学校反映,政府要对这样的家庭提供更多的资助。六是留守儿童之间以及留守儿童家庭之间要相互帮助与关心,因情感上存在共同的缺失,留守儿童之间更容易发生交往。照料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照料的经验。(本文来自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杂志。《边疆经济与文化》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赵元猛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