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1-29 08:36:55
导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内容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结合暑期教学实践课程的要求,构建了“开拓视野、提升技能、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果表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利用暑期综合实践教学深入种子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发现并分析现代种子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工协作提出解决方案,编制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教学和企业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最直接关键因素[1]。我国农作物种业自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后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全新发展阶段。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种业市场全面开放,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种业发展与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出人才的重任,是为我国种业培养从事相关工作人才的主阵地[2,3]。现代种业发展对种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代种业的发展对种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种业发展需要,创新意识强,具备坚实的作物遗传改良,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质量检验,种业经营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技能,能在种业及相关行业从事作物遗传改良,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更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成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贮备相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桥梁,也因此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对种子科学研究、种子产业及其发展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现代种业发展,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设置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招生,迄今在我国多所农科院校都设置了这一专业。同时,多所农业高校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与探索[4~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2],已经培养了数百名此专业学生,为全国种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贯穿大学4年课程培养的始终。高校通过采取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的课外教学实践模式,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出人才。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既可以让企业接收到满意的人才,同时可以让高校完成实践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环节,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将暑期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与多个种业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如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荣华农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宝鸡九丰农业有限公司、杨凌秦薯种业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校外实习基地承担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综合实习,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强化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的实践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还聘请基地人员兼任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协同育人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实施暑期综合实践“顶岗实习”,一方面让学生受到专业与企业共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在种子企业管理、种子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引导和支持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性成果向企业集聚;另外,企业的需求也可以进一步引领专业培养中办学理念的更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已经完成了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检测、种子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在此时设置的暑期综合实践,是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开展校企合作,在实施暑期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顶岗实习”,是注重培养质量、注重教学实习环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新模式。为此,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顶岗实习”,创新探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综合实践教学实习体系,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践行能力,深入了解种子企业的运营、组织与管理方式,从学生专业的视角去发现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种业发展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贮备相关的专业技能。1开拓视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与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荣华农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宝鸡九丰农业有限公司、杨凌秦薯种业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利用暑期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充分拓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同时聘请企业负责人及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主题讲座与培训,开拓学生的视野,确保校外实习取得一定成效。学生通过与企业家之间的对话,对种子行业及其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对毕业后将要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提前进行了解与感受,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提升技能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走进种子企业各个部门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一起从事种子的收购、检测、加工、储藏等工作。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同时开展对应的培训,包括各类种子加工、包装、运输机型的工作原理和种子质量检测及操作技能。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在暑期综合实践实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3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种子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参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协助单位人员完成相应工作。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并分析现代种子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编制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规划。实习指导教师将整个实习报告划分为若干板块,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报告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不同的小组负责本组的报告内容。通过将所学相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综合实践教学,组建了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种子企业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种子科学系主任、主管教学的秘书、学生辅导员以及实践教学课程负责老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课程老师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相关内容的安排、实习企业的联系、车辆安排、实习考勤、考核工作等。组织建设了一个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实施团队,对整个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管理与促进作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座谈,在开展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习的内容,实习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分析现代种业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撰写实习报告,编制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进行多媒体汇报考核。学院组织校内、校外专家,企业负责人对学生实习的过程、完成的实习报告进行评审。最终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专家打分占40%、企业负责人打分占20%、参加实习考勤占10%、小组成员互评打分占10%、实习报告撰写与答辩占20%。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利用暑期实践教学环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进行“顶岗实习”,构建了“开拓视野、提升技能、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到种子企业实习,对发挥校企合作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种子企业的实习、实地调研、技术培训、技能训练和考核阶段,很好地实现了暑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培养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种子产业的了解、贮备相关的专业技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现代种业发展及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最终为培养出基础理论坚实、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时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实践教学实习新形式———“顶岗实习”多次进行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在生产实践一线锤炼农林人才”的报道,并把这种新的教学实习模式作为范例介绍。新华网署名文章“顶岗实习:暑期实践教学新途径”也指出,“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与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利用暑期教学实习进行“顶岗实习”,开创了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新思路,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总结,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企业、基地协作育人功能,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双赢,使此类实习在现代种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作者:李晓燕 郭东伟 李学军 冯永忠 马守才 李得孝 闵东红 孙 晖 高 翔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上一篇:药用植物科学绘图教学探讨
-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