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4-08 10:57:39

导语: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成长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性培养,就成为我们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有效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素质和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大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成长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性培养,就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轻松自由的状态下,学生才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和创新的环境。为此,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中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在状态。要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轻松愉悦。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环境,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从教学问题入手,引领小学生创新行为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要发掘创新性的教学问题,用创新性的教学问题引领学生的创新行为。教学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的主线,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合理的提出具有创新性要求的教学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样就实现了创新性思考和创新性行为的开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学生能不能够经历创新性思维关键就在于教师所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情境,能否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越困惑,就越想解决问题,学习气氛就越浓,学生思维还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不仅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学生的优质创新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是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逆向思维需要向权威发起挑战,所以在学生的心中要树立无权威、无止境的观点。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学生之所以能够实现创新就在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了别人还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大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形成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4让小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进行利用,发挥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为此首先就要分析一下创新能力的组成。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和联想、重组能力。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的实验设计对于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小学科学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设计实验活动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让小学生主宰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宰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学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就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的地位,实现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性的发展。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课堂采取小组化教学,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成长,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人的发展的要求。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的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更新观念,实施创新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董颖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牛头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