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时间:2022-01-12 02:32:07
导语:漫谈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现在一些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分组设计活动方案环节后进行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普遍采用学生边活动教师边指导的方式,生怕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放得太大,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尽快探究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而走了偏路,并且浪费了宝贵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这样做,对学生的原始体验关注度不够,设计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大大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化了教师的作用。这样做是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思想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形势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起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科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和事实的尊重,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生生、师生分享交流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走偏路,出现一些错误,这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突破的关键,而这些都是可以在学生的交流质疑中得以解决的。学校一位科学教师教学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在分组合作探究“沉下去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时,由于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致使放入水中的钩码触碰到了水槽的底部和内侧,出现各组测力计的测量结果差异很大,引起了同学的质疑。在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后,学生经过分析自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圆满解决了问题。但如果出现问题后,教师立刻就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告知学生,学生也能学会,但将会使学生失去一次自我体验成功喜悦的绝好机会,也将失去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机会。
2注重交流过程,学会倾听,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交流是科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后,在组内进行汇总和整理活动结果,是组内活动结果思想的统一,是小组内的汇报条理性和完整性关键环节,也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倾听的技巧。倾听要专心致志,告诉学生要边听边思考,判断其他组同学观点或结果的正确性,及时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更正、辩论和建议,进而提高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理解和掌握。如笔者在教学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来自大自然的信息”一课时,同组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时在几个较窄的年轮后,又出现几个较宽的年轮”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是受阳光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是受气候的影响组内意见没能得到统一。在全班交流过程中,这个组经过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接受了别组较为合理的解释。可见注重交流,学会倾听,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认真倾听的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位教师在教学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那杯水热”一课时,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认真倾听的训练,在整堂课中,无论是倾听教师的讲课,还是倾听其他同学的交流汇报,学生都不忘课前教师进行的认真倾听的训练,因而提高了倾听质量,能够更加有效地倾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积极思考,达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3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学生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活动较多,看似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解放,轻松了许多,其实不然,小组合作学习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对课堂的把握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而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学生思维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引导,因此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预设全学生在思考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引导措施,并能灵活运用,随机应变。加上科学学科所涉猎内容的广泛,问题天马行空,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地理、生物、物理、天文乃至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也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耗费时间比较多,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充分准备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要达成规定的学习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学生能力,也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来自大自然的信息”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所观察的每个年轮都由颜色淡、质地松软和颜色深、质地坚硬的两部分组成。交流过程中,提出其原因,教师顺势把问题抛出来,让大家尽情发言。有的组说是天气的原因,有的说是气温回答看似略有道理,却不能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说法。经过一段激烈的争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自己所掌握的情况,总结出其中的奥秘。本环节中,如若没有学生课前精细的准备,课上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及良好的合作能力,就不会发现如此有价值的问题,更不可能就此“颜色深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最终得出科学的解释。同时,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灵活处理,就可能没有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精彩的发言,更不可能在课上就能敲定问题的解释,也就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目标了。以上是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后,所得的一点儿感受,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笔者坚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只要教师继续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大胆尝试,勤于实践,其有效性必将逐步提高。
作者:王桂玉单位: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路小学
-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计策
-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