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从控制到关怀的转换

时间:2022-04-03 03:42:54

导语:课堂管理从控制到关怀的转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堂管理从控制到关怀的转换

摘要:控制型的课堂管理致使学生主体意识缺失、情感认同淡漠且具体行动匮乏,违背学校教育的育人本质。而与控制模式不同,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既契合课堂管理的育人本质和服务本质,又符应课堂管理的关系性特质和差异性特质。基于此,进一步探索课堂管理视域转换的路径,实现从控制到关怀的课堂管理视域转换便十分必要。

关键词:关怀理论;课堂管理;视域转换

课堂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理应契合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实践,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满足于管理而顾不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1]。然而,当前课堂管理的控制性取向过强,往往诉诸教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等方式,导致“重管理、轻教育”的趋向愈发严重,所以课堂管理的视域转换便十分必要。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将结合诺丁斯(Noddings,N.)的关怀理论,积极探索开展关怀性课堂管理的实践路径,实现课堂管理从控制到关怀的视域转换,促进课堂管理实践的发展。

一、控制型课堂管理的现实困境

1.学生主体认识缺失。课堂管理实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师与学生均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作用,以促进课堂管理实践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管理实践,必须促进学生在此方面认知的发展,即让学生对课堂管理拥有清晰的主体认识。控制型课堂管理强调教师控制学生,遵循机械化管理思维,具体表现为以教师权威为导向,赋予教师过度的权威性,致使教师与学生陷入支配与服从的不对等关系,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师的控制,阻抑学生主体认识的发展。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审慎的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2]也就是说,在控制型课堂管理实践中,强调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权力独占者,放大其管理的权力范围,课堂管理的全过程均按照教师意志开展,忽视学生的个人追求,学生往往处于服从或者顺从的地位,而不允许有任何的自我主张,更不可能表现独立的个性及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关于课堂管理的自主认识缺失,逐渐成为受教师权威控制的“机器”。2.学生情感认同淡漠。学生对课堂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不完整的,必须进一步内化,到达情感的层面,也就是让学生形成对课堂管理的情感认同,继而推动学生理解、认可、支持课堂管理。在控制型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往往以苛责、惩戒等为工具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其结果在表面上看确实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抑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惩罚从外部起作用,并对外部产生影响,就无法触及道德生活的根源,惩罚并不能诱导出一种向善的相反倾向,恐吓可能是有效的,其本身却不会带来什么改进[3]。也就是说,严厉的惩罚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不良行为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杜绝不良行为。究其原因,即学生可能并没有建立关于课堂管理的内在认可,反而在接受惩罚时带有抵触心理。正如杜威所说,我们甚至可能用强力进行控制,而忘了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他饮水;虽然我们能把一个人关在教养所,却不能使他悔过,所有这些对别人强加直接行动的情况,都不会产生道德意义上的服从[4]。基于此,教师以苛责、惩戒等为控制学生的工具,实际上只是让学生在身体上服从,而没有在他身上发展一种内在的和持久的正确方向的机会,即控制型课堂管理中学生情感认同淡漠。3.学生具体行动匮乏。阿伦特曾指出人的条件在于“积极的生活”,并突出强调“行动”在人的政治生活中的意义,行动不同于劳动和工作,行动在一般意义上意味着去创新、去开始,发动某件事。而人就他的诞生而言是新来者和开创者,人能开端启新[5]。基于此,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学生对于课堂管理的认知和情感只有落实到具体行动层面才算完成,而其具体行动也会反过来深化课堂管理的认知和情感,并且学生在课堂管理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应该是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发自内心地做出有益课堂管理的行为。而控制型课堂管理诉诸于制定严苛的规则,且以指令的形式施行,使得管理学生变为驯化学生的行动。如此一来,最终便会像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言,现在学校成为典型的规训机构,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权力对个人施以监控,结果将不可避免地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力的“驯顺的肉体”和听话的人群[6]。也就是说,控制型课堂管理所采取的指令控制、纪律约束等措施,虽然达到控制学生行动的效果,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其培养的只是毫无创新力的“木偶人”。故而,在控制型课堂管理实践中,学生的具体行动势必极为匮乏。

二、视域转换的理论和实践适切性

1.课堂管理视域转换的理论适切性。第一,从教育层面来看,关怀理论契合课堂管理的育人本意。课堂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师生以课程为中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心理环境,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课堂管理作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应该因人而设,指向于人,人是课堂管理的核心要素。换言之,课堂管理是应该以人的理念和人性把握为逻辑前提。控制型课堂管理忽视学生的需要,将学生视为无生命的物体,完全与育人本意相悖离。而关怀理论以生命的存在为起点,认为每个人都有被关怀的需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擅长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故而,将关怀理论引入课堂管理,有助于课堂管理回归育人的本质追求。第二,从管理角度来看,关怀理论契合课堂管理的服务本质。课堂管理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本质上不是为了惩戒等,课堂管理重在引导、激励和参与,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在课堂管理中,管理只是手段,服务学生发展才是课堂管理的本质追求,而一味强化控制则背离课堂管理的服务本质。具体而言,关怀理论强调教师不再以控制者自居,而是成为关怀者,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长期关爱,对老师有了稳定的信任和以“不管怎样,老师都是为我好”为核心的良好预期,进而能够实现课堂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2.课堂管理视域转换的实践适切性。第一,关怀理论符应课堂管理实践的关系性特质。教师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课堂管理并非教师独自操纵的实践,学生的支持也非常关键。由此观之,课堂管理实践根本上也是在关系中展开的。然而控制型课堂管理实践体现出一种单子化取向,将课堂管理视为教师个人的任务,而忽视了关系在课堂管理实践中的关键性作用。基于此,控制型课堂管理陷入失却学生支持的实践困境,而关怀理论则从关系性的角度对此一困境进行反思。具体而言,正如诺丁斯所说,有很多人自称“关心”别人,但是接受他们所谓“关心”的人却感受不到关心,产生这种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便是教师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双边关系[7]。故而,关怀型课堂管理符应课堂管理实践的关系性特质,注重师生关怀关系的建构,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进而促进课堂管理实践的发展。第二,关怀理论符应课堂管理实践的差异性特质。班级是开展课堂管理实践的最小单位,而班级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组建而成的,且每个学生都有其个体独特性。故而,我们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必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杜绝“一刀切”的管理办法。但是,控制型课堂管理往往不加区别地将单一的规则应用在学生身上,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关怀理论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承认并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认为人的能力和兴趣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征,由此,人的发展目标也就因人而异。故而,关怀型课堂管理符应课堂管理实践的差异性特质,通过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加以区别,有利于选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继而推进课堂管理的发展。

三、课堂管理视域转换的路径

1.倡导师生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心灵沟通的过程,那么控制模式事实上是在把教育推向“异化”,它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隔离,学生沦为了被控制、被训练的“物”,成为了失去主体精神的客体对象。也就是说,师生缺乏沟通交流是控制型课堂管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我们要实现课堂管理视域由控制转向关怀,首先应关注学生认知层面的转变,改善教师威权的现状,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师生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如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所强调,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允许双方表达各自的心声,他给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对话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深思熟虑、充分论证,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作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充分占有信息[7]。故而,在关怀型课堂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善于在对话过程中吸取学生的正当需要和想法,推动学生身份由被管理者向参与管理者的转变,重塑学生对于课堂管理的正确认知,促进学生主体认识的觉醒。2.求证实践动机,建构学生的情感认同。在课堂管理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认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课堂管理的视域转换必须重视建构学生的情感认同。值得注意的是,情感认同的建构不能等同于知识层面的传递,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共鸣。例如,面对学生在课堂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行为,纵使教师三令五申,乃至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苛责惩罚,也很难真正地使学生改正。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要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除了对其采取惩罚措施,还应求证学生的实践动机。正如诺丁斯关怀理论中所言,求证过程要求我们对最可能与真实情况发生联系的动机加以确认,并且求证过程有助于我们获得一个理解人本质的视野和机会[7]。故而,课堂管理视域转向关怀要求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课堂管理。尤其是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不要因学生犯错误就急于惩罚,而是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以防止再犯相似的错误。惟其如此,关怀型课堂管理才能建构学生的情感认同,获得学生对课堂管理实践的支持。3.树立教师榜样,引导学生的具体行动。正如上文中所言,在控制型课堂管理过程中,其实践诉诸于强化教师权威和灌输严苛规则,进而强制学生服从管理,而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行动。由此,课堂管理视域由控制转向关怀必须打破教师权威且改变规则灌输,引导学生自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而促进课堂管理。那么,基于关怀理论的角度思考具体路径,课堂管理应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反对以指令控制的方式强迫学生服从管理。正如诺丁斯关怀理论所说,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于关心则是关键因素,并提倡无须告诫学生,只须要建立一种关系,从而向学生演示即可[7]。故而,在关怀型课堂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变教师权威为教师榜样,做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强调教师从自身做起,遵循管理规则,为学生做好演示。也就是说,在关怀型课堂管理实践中,应鼓励教师用演示行动代替言语,不再是靠规则直接控制学生,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完成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于丽君 傅淳华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