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课堂管理优化研究
时间:2022-01-28 09:41:43
导语:高校志愿服务课堂管理优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志愿服务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的调查为基础,结合对文献资料和国内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尝试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组织管理社会化、运行导向目标化、管理机制常态化、模式维持价值化等建议。
关键词: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管理优化
2016年共青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试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下简称二课制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实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二课制度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要求。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是高校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的必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迫切需要。[1]而在多种多样的二课活动中,志愿服务以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和“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的特征,成为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推行志愿服务二课不仅能完善高校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创新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更有利于将道德引导、朋辈教育、体验式教育等教育形式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团结有爱、互学互助、不畏困难、服务社会等优秀的品质,主动将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2]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二课制度也急需推广和完善。因此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的调查为基础,结合对文献资料和国内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尝试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
1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调查
共青团二课制度是为学生设计、旨在促进学生成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其效用发挥的前提就是学生的积极和广泛参与。要分析志愿服务二课体系现存的问题和管理优化对策,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基本情况。本文动机调查采取纸质问卷形式,在上海财经大学全校范围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同时在北京某财经高校和上海某非财经高校各随机发放150份作为对照。问卷主要根据《大型体育比赛志愿者动机量表》修订,其中动机的五因素模型———目的性因素(1,2,3,4,7,8,15,16题)、社会影响因素(9,20-24题)、人际交往因素(5,11-14题)、家族影响因素(16-18题)以及个体性因素(6,10,25-27题)———也是根据此成熟问卷进行类别的划分。本测试为五分值的动机量表,非常同意为5分,同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同意为2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在上财问卷调查结果中,97%的受访者参加过志愿服务二课活动,占据本科生志愿服务动机第一位的是人际交往因素(均分4.28)、接下来依次是目的性因素(4.18)、个体性因素(4.17)、社会影响因素(3.76)、家族影响因素(3.34),另外两个学校调查结果与之相同,且排在第一位的动机均是“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得分与第一位相近的动机有“我想获得更多实践经验”“我想帮助其他组织和个人”“我想拓宽眼界和视野”“我想参与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活动”“我想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可见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都有着基本的认同,且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是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体验与社会交往。值得注意的是,上财学生“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的动机排在第6位,另外两个学校排在20位左右,从侧面反映了财大二课制度在吸引学生参与二课活动方面有着较好的成效。在动机量表之外,问卷还涉及志愿服务类型偏好、二课管理存在的问题等,上财学生的反馈与另外两个学校也基本一致。问卷结果一方面为二课管理优化提供了数据参考,另一方面也说明财经类高校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选择上与其他高校差异不大,本文对上财志愿服务二课组织管理方面的分析对其他高校亦有参考价值。
2高校志愿服务二课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二课制度,且通过网络信息门户中的第二课堂信息管理系统———全校通用的网上申请、报名、签到、考核系统———建立起了一套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工作体系。12个二课学分是学生本科教学培养计划的组成部分,每个本科生都需要在第七个学期结束前通过社会实践类、学生会与社团活动类、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科与文体竞赛类、创新创业类和国(境)外访学游学类活动修满12个学分。自二课制度和管理系统推行以来,学生参与二课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显著提高,2015-2016学年志愿服务人次较2014-2015学年增长了380%,但是通过日常工作观察和访谈调查,可发现在志愿服务二课组织管理方面仍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根据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的社会行动理论,志愿服务第二课堂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行动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别为适应功能、达鹄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能),用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因此,对该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情况也可以通过帕森斯1953年提出的AGIL交换模型进行分析。[3]2.1Adaption-适应功能方面的问题。适应功能指适应外部环境,并从中获得工具和资源来实现系统自身生存和发展。就高校志愿服务二课系统而言,应该适应我国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大环境,并从中获取合适的资源实现自身发展。一方面,党的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领域、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已经显著提高。2016年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志愿服务纳入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达13%”。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注册志愿者人数为4242万,北京、上海、重庆志愿者数量增长尤其迅速。[4]志愿者数量增多对社会治理和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是必需和有益的,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和组织管理方式滞后又导致了志愿服务扎堆、“重复服务”“被服务”、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就这一外部环境而言,许多高校也都存在一样的问题,显然在适应功能方面是滞后的。上财的志愿服务这几年已经开始拓展服务内容,增加了科技支教、“盲人电影院”、流浪动物救助、“临终关怀”、智能手机教授等新的项目,但是服务领域局限化、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仍然存在。产生这些问题,一是因为适应外部环境的意识不足,二是因为财经院校专业集中、人数较少,三是因为志愿者缺少系统化的培训,能参与的服务项目受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不同区域、领域、类型的志愿服务组织联合联动也成为新的趋势,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快速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也日趋扩大。然而大部分高校尚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社会环境,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上财的部分志愿服务已经开始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外部组织合作和资源引入依然很少;校园志愿服务占志愿服务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服务项目也都是单纯的学生服务输出,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阵地建设方面也是重视不足。2.2GoalAttainment-达鹄功能方面的问题。达鹄功能是指明确行动系统目标,并利用资源达成这一目标。就志愿服务而言,应促进社会治理、帮扶弱势群体、满足社会需求,就高校活动而言,则应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放在首位。国内高校志愿服务二课在达鹄功能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忽视学生志愿者的主体地位,育人目标导向不明确。大部分高校将自身志愿组织定位在“服务提供者”,没有将志愿服务二课系统的教育功能放在首位,部分项目内容简单、中小学生也能完成,多数项目设计和后续管理也只是单纯完成服务任务,不能有效实现价值引导、学生自我实现、能力提高、合理社会化等教育目标。第二,志愿服务项目缺乏精细化需求调研,有“拍脑袋”决定的,也有直接同意外部单位需求、简单提供志愿者的。不以被服务者的细致需求为目标,难免存在服务资源浪费、服务流于形式的问题。第三,缺乏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和反馈。上财二课系统中虽然要求志愿者上传服务照片和心得,但多数组织者都没有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也没有向志愿者进行反馈,既不利于服务项目目标达成,也减弱了志愿服务二课的教育功能。2.3Integration-整合功能方面的问题。整合功能是指通过制度、规范、规则协调行动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中国志愿服务之前一直因缺少国家层面立法而未能得到良好的建设和引导。2016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文化志愿服务、助残志愿服务、青少年志愿服务等专项志愿服务领域,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同时地方性法规政策也在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目前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志愿服务条例。[4]国家和地方的条例制订和修订是志愿服务顺应时代变化、转变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相关社会系统、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稳健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制度仍然是缺失的,无法使高校志愿服务系统有效发挥功能和作用。整合功能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校内统筹和信息共享,上财二课系统中有所有活动项目、人数的统计数据,但没有受到各学院组织者重视,很多高校也没有信息统筹和项目立项方面的制度安排,导致项目重复、缺乏合作的问题。二是管理不成体系,随意性较大。部分项目有培训,部分项目无培训,培训设计也比较随意;志愿者请假、缺勤,外地志愿服务保险购买,志愿者心理关注和调适,志愿服务保障、评估、激励等内容也因缺乏制度安排而被忽略或轻视。三是志愿服务二课与高校第一课堂和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外部系统整合不足,减弱了志愿二课系统的功能。2.4LatencyPatternMaintenance-模式维持功能方面的问题。模式维持功能对应文化系统,是通过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来维持现有系统的良好运行。但是高校的志愿服务二课系统则主要依靠行政组织和第二课堂规则在运行,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价值导向。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几乎不再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流失率很高,很少有人持续参与并养成主动参与志愿公益服务的习惯。高校采用信息、动员参与、完成任务的行政动员方式组织志愿服务,在志愿者精神宣传和价值引导方面明显缺失,阻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志愿服务二课组织管理优化建议
根据问卷、访谈和AGIL交换模型分析的结果,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对志愿服务二课的组织管理进行优化。3.1适应外部环境,组织管理社会化。要适应我国社会志愿服务政策、环境的变化,高校应加强志愿服务二课组织管理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拓展服务领域,加大项目创新力度。当前国家鼓励围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开发服务项目,而从问卷看出学生对教育帮扶、场馆服务、大型赛事和活动志愿服务最感兴趣,高校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创新性开发服务项目,支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交流、公益创投、相关竞赛,打造有实效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二是要与非营利组织、政府、企业和媒体合作,寻求资金和资源支持,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学习成长。另外还可以校内外合作建设服务基地,打造部分同时面向校内外招募志愿者的服务项目。3.2加强调研、评估,运行导向目标化。实现志愿服务二课系统的达鹄功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组织管理。第一,要明确高校志愿服务二课立德树人的主目标导向。观念和主目标明确后,才会有正确的组织管理措施。例如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和引导,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培养;注重服务项目的质量和内容丰富性,确保志愿服务能发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自我实现的功能;关注志愿者情感变化,注意引入心理调适环节;加强团队建设,搭建校内校外志愿者交流平台,以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需求,增加志愿服务吸引力和影响力;项目评估以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估为主,而非单纯的服务结果评估,通过评估和反馈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第二,在立项和项目设计前需要进行已有项目调查和服务对象需求调研,避免服务流于形式。第三,对服务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3.3完善制度规则,管理机制常态化。系统整合功能是通过制度、规范、规则协调行动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因此要改善相关功能,建议高校首先依照国家和地方条例,制订自身的志愿服务条例,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在志愿二课项目外部合作、信息建设、立项、招募、培训、管理、考评、奖惩等环节制定完备的制度和服务手册,并对制度的推行进行评估和反馈,以解决重复立项、领域局限、管理随意化等问题,推动管理机制常态化。以志愿服务培训为例,美国的志愿者在经过选拔后需要接受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心三个方面的培训,正式上岗后还有专门的监督,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规则制度确保志愿者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并更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精神。[5]其他发达国家的志愿者活动也更加注重志愿者本身的学习和发展,培训涵盖了长期的志愿者素质培训和短期的加强式技能培训。相关的制度安排可以使高校志愿服务系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和推广。3.4加强文化建设,模式维持价值化。行动系统要维持高效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特色文化。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首先需要高校给予志愿服务足够的重视和宣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志愿服务与其他社会实践一样,都是通过社会性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后者重在社会体验和技能提高,前者则在学生自身素质提升之外,还能以其公益性等特征增强大学生社会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其深入认识社会,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拿大志愿服务从小孩子开始抓起,志愿者是最常见的社会角色。美国中学生想要升入好大学,就必须在三年内完成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如果要进顶尖大学,则需要更多时长。建议高校二课系统也设置志愿服务的必修学分,从各方面增加志愿服务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故事和精神,并在校内加强活动展示和表彰奖励,帮助学生确立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养成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习惯,而不是单纯作为低年级的活动体验。另一方面,可学习台湾等地的高校,在第一课堂为新生开设志愿服务课程,讲授志愿服务伦理、发展趋势、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社会公益政策等内容,既能充实高校通识课程,又能加强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者:王昕程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上一篇:医学生思政教育职业精神培养
- 下一篇:武术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