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角下课堂管理模式分析

时间:2022-05-30 11:26:49

导语:人文主义视角下课堂管理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文主义视角下课堂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课堂是师生进行交互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对课堂活动的高效开展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对课堂环境的各个要素进行协调控制,即课堂管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理解尊重和爱护人,据此,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良好环境以及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课堂管理;人本主义;模式

人是社会型的动物,而管理这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早在人类选择群居生活时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在课堂上也不例外,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交互的重要场所,教学活动就是在师生交互中进行。为了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课堂管理来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一词来自拉丁语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①人文主义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人文主义者用人性和人权来反对神性和神权,重视个人的权利,歌颂个人的力量,并主张理解人,尊重人和爱护人。

1.传统课堂管理模式

传统课堂指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这种课堂模式是精英教育时期的成功尝试,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传统课堂已不再适应发展的形势,与当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无法满足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课堂模式下的课堂管理也就“更倾向于规章规则和学生服从,注重课堂秩序和规定性”。②

2.课堂管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课堂模式遇到的这种困境同样影响了其走向。传统课堂管理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枷锁不是钥匙,是牢笼不是大门,将学生限制于课本、教室里,并非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方面的管理思想有很大进步,手段也层出不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③,其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课堂中实施人文主义管理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人文主义的课堂管理核心思想是要尊重教和学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发展。

3.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

(1)学生中心

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就是将学生由管理的对象转为管理的主体,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也可以说,人文主义课堂管理即生本主义,“生”为学生。约翰•杜威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是太阳,而教育的所有手段和措施必须围绕儿童,即学生组织起来。杜威的儿童中心理论和人文主义有相当的契合点,都强调重视学生,发展学生。在这种要求儿童自由发展的模式下,课堂管理便开始随之转向,不再一昧强调纪律和服从,而是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由强调转为引导,由机械转为创新,由个人转为协作,由单一转为多元。

(2)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师生双方所处的物理和心理环境,健康的课堂环境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知识和品格的发展,反之就会导致诸多不良课堂问题。物理环境是课堂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环境则是影响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在人文主义视角下,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课堂环境会促成心理环境的健康发展,而课堂心理环境也会反过来对物理环境有帮助作用,二者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管理中都应兼顾,既要保证课堂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打造科学良好的课堂物质环境;又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形成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3)自我管理

“人文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④,学生的自我管理指的是学生自发地对自我行为进行管理。真正高效的课堂管理是要达到学生的自治,使得学生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学生有内在的自我控制感时,就能出现最佳的课堂纪律。”⑤总而言之,课堂管理渗透于课堂的方方面面,良好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保证课堂活动的高效进行,反之则会阻碍和打乱课堂秩序。要最大限度地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作用。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在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并关注儿童的心理和个性,那么在课堂管理方面就应该做到以保证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前提,引导培养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发展,通过强调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以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来达到高效课堂管理。

作者:李雨盈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论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1):83-88.

[2]胡敏中.论人文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62-67.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2010,5.

[4]刘思杰.论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1:014.

[5]周小宋,李美华.透视“行为窗”:问题归属、技能集合与人文课堂管理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5,0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