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探究

时间:2022-11-20 08:38:37

导语: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强、原理抽象、专业概念多的课程,又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本文分析阐述了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课本教材与实验实践相结合,以专业核心技能目标为起点,通过教室里的理论授课到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授课的改革与实践,促使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活起来,实现“做中学”与“学中做”的结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效性;网络资源;二维码

一、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

对电气类专业的技校学生而言,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关键性入门课程,其理论性强,原理非常抽象,专业术语与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的课程。鉴于技校学生在基础方面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逻辑推导能力较为薄弱,加之其对专业理论课的兴趣淡薄,从而导致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能力欠缺。

1.教材设置的弊端

目前技校所用《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中主要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主,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相当少,针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专门的《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在教材内容编排上偏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关系,使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难于理解。如在讲解放大电路原理的时候,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很难接受。教材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往往一个复杂电路教材会用大量的篇幅文字和图形图片来介绍其原理,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来探究或验证电路原理。过多的文字本身就让技校学生产生厌烦,没有兴趣去学习思考。再者,对于技校学生而言,只需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将其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因为技校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从事操作、调试工作。

2.教学形式的弊端

技校教学在处理学生问题以及授课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的观念及方法,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个别实验,知识的习得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由于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看不到,摸不着,很多学生听的过程中就开始精神游离,甚至睡觉。再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形式开展,毫无亮点可言,且这样的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产生“重分数,轻技能”的想法,这与技校培养学生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在教学上一直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缺少实践,几乎很少有符合教学的实验课程。对于这种几乎有很少的“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甚至排斥,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课堂管理难度增大等负面连锁反应。同时,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地聆听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几乎没有自我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成就感,所以这样的教学效率不是很高。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的原因,都使得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因此,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需在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项目、网络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二、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策略

1.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分层、删减和整合,基于现有教材偏理论,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实效性,因此,结合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重新整合,将课堂搬至理实一体化的实验室,实现抽象的理论到具体的实验电路的转变,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教材上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例如,“共射极放大电路”课程中现有教材有较大的篇幅来介绍电路原理以及公式推导静态工作点,却没有相应的实验来教学生怎么去测量静态工作点,验证公式的正确性。由于技校学生对理论、对文字的反感,加之逻辑推导能力的不足,让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静态工作点,经常会出现过一段时间几乎将这部分知识忘记,不理解电路原理的情况。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用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以及通过实验来促进专业理论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上面。在进行共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教学时,加入电路的搭建与数据测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电路中电压量、电流量、放大倍数等之间的关系,对静态工作点的推导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自然更加深刻。传统教学形式到理实一体教学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熟练地操作和使用仪器仪表,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同时对分立的元器件的检测也能增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与电工基础、电工仪表等课程的联系,对以往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此外,实验室授课的同时,加强学生操作规范及7S管理的锻炼,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操作规范要求。

2.实验教学项目的制定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搭建电路,操作实验的能力。上面已提到在实验内容上要紧扣课本教材内容,做到两者统一。由于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技术的操作人员和调试人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设计实验和验证实验上。在设计这部分实验时,需要详细的电路图和实验原理,明确的实验目的,并详细列出实验步骤和测试数据的表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验活动,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强化了对电子元器件参数的测试、极性识别等技能水平,同时对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得到提高。例如,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给出了具体电路图,详细介绍了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及实现方法。验证性实验在开展时要2人为一组地分组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能在班内实现传帮带;实验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通过简单电路的测试实验,提升学生对基础元器件的掌握和基本仪器仪表的熟练程度。进而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合理设计和安排下一个实验项目,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随着实验项目的难度的增加而提高,不再盲目地按照教学大纲照本宣科,造成学生学习脱节,失去信心。适当地加入设计性实验,此部分实验由教师提出设计要求,适当进行思路指导,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分析与设计。既做到了分层教学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网络资源的建设

将教学形式变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安排,这就要求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要非常了解,但这又是技校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大部分技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联系不清楚,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再次出现时,往往需要重新翻阅来复习,但是在教材中,并不会出现大篇幅的内容来复习已学知识。如果在上课时,同时带上好几本专业教材,遇到所需知识就去翻阅,将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课堂效率不高。因此,利用现代智能手机及二维码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便能很好地将该问题解决。如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验证实验。教师将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万用表测量晶体三极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等知识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生成二维码链接,将此二维码印在试验任务书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该部分知识时,只需拿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得到。这样的形式既节约了实验知识的准备时间,减轻了学生教材的携带量,又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化技术,让课堂更加信息化。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严格的考核办法是促进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预习、实验操作与报告是考核学生实验完成情况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期末考核评价中将摒弃原来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考核办法,而要体现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以及规范操作。因此,将最终考核分成五个部分,设计的比例为:笔试35%+实验35%+平时作业15%+仪表使用10%+规范操作5%。细化的考核办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也避免有些学生应付式地进行实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形式。

三、小结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整合,重新制订教学计划,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辅以信息化手段,让原本沉闷的电子技术基础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让原本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通过“做中学”对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姚红.电子技术类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业家,2012(19).

[2]唐胜春,任小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7(1).

[3]唐莺,翁飞兵,单庆晓.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J].教学研究,2006(29).

[4]唐子茂.浅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作者:毛亚峰 单位:平湖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