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11-29 10:07:38
导语: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我国教育部实施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构成成分。文章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作为重点,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例,分析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开展的内容、教学形式方法改革,更好地提升现今高职院校电子技术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策略
“以能力为核心”是我国当前阶段高职教育的终极人才培养目标,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是实现专业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核心实施途径,同样也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课程改革,必须针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形式的革新来达成,进而满足我国当前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理念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能够让电子、通信等电类专业以及非电类专业学生能够实现学科入门,同时也是实践性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设置的重点与学习要求都有所区别。本文研究的电子类学科,将该项课程的设置重点集中于职业核心能力方向,重点分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设计理念。1.1以专业与行业对接需求为重点。电子类型专业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国家当前社会中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等行业发展进行有效对接。在该行业未来就业过程中,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速度飞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也很短,所以该类型专业具备一定的专业范围广泛、就业途径多样化的优势[1]。《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建设工作开展之前,教育人员应深入电子类行业典型企业中展开企业调研,通过对在岗员工的工作任务、需求能力等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总结,进而将最契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授课标准制定出来,完成课程建设工作。1.2通过“校企结合”教学模式展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在“校企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双师教学。换言之,就是积极的与社会中的各大现代电子技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将校企合作的共进关系建立起来,并在实际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指导与实践过程中,有效的将合作的电子技术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引进高职学院,为学生展开《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还应该在校内进行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为学生建立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1.3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在企业内部调研工作中了解到,传统教学目标更专注于电子元器件和单元电路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分析方法的掌握,采用以往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经过重新定位后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必须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方法,提升常用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功能检测、排故等实践的操作能力。1.4合理选用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样为教学方式的选用,我们认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最具实际意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以及学与创的有机结合。在实施具体的课程教学时,并不是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附以做”的方式,教学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等情况进行更具灵活性质的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教学形式应用。只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授课流程,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手脑结合、积极动手、参与实践,让学生自身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1.5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与传统课程的“期末成绩+平时表现”考核方式不同,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将课本理论与课堂实践能力兼顾的课程考核方法,将原本的“注重结果”考核向“注重能力培养”考核方向转化,让课程考核更具实际应用性与全面性。课程考核过程中,阶段实践考核占据总体成绩比例的60%,学生平时表现占据比例的20%,课程开展中以及课程结束之前的报告与答辩占比例的20%。在实践技能考核工作中,需要针对学生参与实践的项目及完成质量给出课程评价成绩,学期期末时将所有考核成绩进行汇总,得出最终课程考核成绩。
2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上的改革
2.1课程设置改革。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置改革上,主要是将“以能力为核心”作为改革重点以及教学目标核心,该项改革不仅能够在课程整体构成中将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同时也对理论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精简。根据课程的类型以及学生能力培养重点的区别,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分为了4项进阶课程,分别是理论、实践、仿真以及理论实践综合课程,进而开展项目区分、任务区分教学工作,为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做努力,同时也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养成工程打地基。以上4项进阶课程之间在内容上实现紧密相连,而在形式上又各自独立[2]。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在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最终达成“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2.2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根据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职业教学要求,本次对于原课程部分内容降低了教学要求,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例如针对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多级放大电路的计算、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等内容的实际要求降低,并将部分内容进行删除,尤其是晶闸管应用电路内容。另外,将EWB课程内容融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换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Multisim电子电路进行模拟和测试仿真软件,通过演示电路功能造成的现象,进而得出仿真测量电路的独特特性以及相关数据参数[3]。该项内容的加入,不仅能够更为直观地开展理论教学,还对于促进学生实践操作经验提升以及操作指导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
3教学课程实施的改革
3.1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3.1.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在该项教学方法改革中,把传统理论课程内容中的8个模块教学改革为32个任务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穿插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任务的驱动下达成教学目标。在此期间,学生通过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应用教师提供的知识点链接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最终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完成任务双重目的达成。此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出来,还能够养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态度。3.1.2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此项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做到互补,进而对媒体教学的更多应用规律进行探索,实现教学进步。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授课内容大多为各种复杂的电路结构讲解,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其中,在极大程度的节约课堂板书时间的同时,还能够更便于将复杂的电路构成分解为单元电路授课,而且相比较于教师板书,电路更具规范性,可重复性能高,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4]。另外,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仿真课程内容穿插在其中,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法的支持下,结合本节课程中所讲的内容,通过将仿真测试适当的引入基本放大电路以及功能电路教学中,使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电路输入以及输出的波形不同变化,加深功能电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3.2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3.2.1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学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①教师软件仿真,学生搭建电路测试,教师进行讲解电路的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再次搭建电路测试。②教师讲解电路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教师软件仿真,学生首次搭建电路测试,此次由学生以学生角度讲解电路的理论知识,最后学生再次搭建电路测试[5]。③教师软件仿真,然后由教师讲解电路的理论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进行首次搭建电路测试,搭建完成后学生进行讲解电路的理论知识,最后学生二次搭建电路测试。3.2.2将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以上教学形式的应用,主要体现的是教学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该项教学课程的开展期间,主要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换一种方式来表述,就是在为学生制定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相关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学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实现双方共同进步。该种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发挥空间,同时也培养出了学生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最终将探究式学习习惯带到今后的个人发展中去。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程考核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还包括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材料的更新、实践基地的优化、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等多方面的改革。由于课程改革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过程,所以只有伴随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化,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最终使《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更好的与社会行业完成对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望此次研究的内容能为《电子技术》课程实际教学提供帮助。
作者:杨雪 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玲,耿大勇,朱延枫.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子测试,2017(2):94.
[2]孔玲玲,徐天奇,等.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J].科技风,2017(2):49.
[3]徐志如,刘德胜,陈文平,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业月刊,2017(5):89.
[4]沈瑞芳.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7(增刊).
[5]余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7(2):158.
- 上一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研究
- 下一篇: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