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课程后

时间:2022-04-25 02:54:00

导语:步入新课程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步入新课程后

自从2003年新课程走进课堂中的五个多年头来,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认真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思想,现将在反思悟出的认识与体会浅谈如下:

一、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要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转变,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班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一)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与交流的发展空间,合作与交流的空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个体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发展平台,同时教师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发展空间。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学习的潜能,都能成才。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获得自己所需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办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更高的阶梯攀登。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新课程中,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朝向开放,师生的关系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合作。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调控教学过程,兼顾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研究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要“用活”

新课程倡导教师“教会学生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论文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能够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一)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文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依纲教本”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案例:依法维护主义经济秩序

(二)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领悟、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创新了。如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小栏目:身临其境、各抒己见、深思熟虑、大胆发言等。运用这些小栏目,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

三、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要加以肯定和表扬

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探究。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中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学生未知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办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替代。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合作的精神,发展与人合作的技巧。评价的内容不仅有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也应有对过程和办法的评价,还应有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评价。充分肯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一)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老师作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长处,策略的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德的良好学习机会。

(二)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

(三)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新课程改革已展开多年,让我们乘着素质教育的强劲东风,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蓝图,群策群力,共同把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