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0 04:52:00
导语: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设置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仍然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本文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证书、就业及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从大量的调查数据中找出目前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其提出了一些方案,将课程与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的连接起来,从而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方面大批毕业生感叹就业艰难、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企业界对难于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分析这种人才培养中供需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达到“三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一些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职业教育课程与证书、就业及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调查选择2所职业中专、1所职业高中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700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机械、会计、计算机、电子、土木、外语、工商管理、文秘等专业,共发放问卷17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8份。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有了求职或就业的经历,对于研究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很有价值。
1.课程与证书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提出了“有工作经验”和“有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就成了获取就业机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砝码。那么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相关证书呢?
表1显示,学校的课程设置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表2可见,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与专业相关考证内容列人教学要求是学校最应加强的教学方面的工作。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设置专业前首先应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基础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系统化,以区别于学科课程体系中由一些专家事先给出专业的学科基础性课程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科专家的意见提出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做法。在具体操作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是必须的。这样学生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许多知识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直接获得。学校可以建立实验室,请企业内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与企业合作,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及实习,将课程与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的连接起来,不但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使专业相关考证内容更形象化。
2.课程与就业能力
就业要求中剥除对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外衣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要求才是其根本需求。当然,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这一要求也体现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调查显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那么,应该如何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呢?首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然后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最后再根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需要安排基础课。按这种模式设置各专业的课程,在总体上应注意加强专业课,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合理地压缩基础课。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课程的课时比例。同时,在课程内容上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做到学用结合,基础课要充分体现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既有层次性,又密切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课程设置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表3是某学校数控机床专业的课程计划:
由表3可见,从普通文化课程方面看,没有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物理、政治这种框架,明显具有普通高中课程压缩的痕迹,没有心理教育、人际交流、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生涯规划在各职业类学校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期,所以还不成熟,有的被窄化为就业指导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等,而这些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慢慢培养起来的。从专业课程方面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学习的很多理论,没有上机实践,到下半学期用整个学期的课时实践,这样的安排学生反映很不合理,理论本来就枯燥难懂,还要进行一个学期的纯理论教育,肯定不能完全消化,到下半学期实践时理论知识就已忘得差不多,那么教学效果又有多少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呢?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不能光讲理论没有实践,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亦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解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体系间有机结合的问题,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编制,但也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穿插进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后,马上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先进行实践,碰到不懂的地方,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对书本的阅读等途径掌握相应的理论,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还应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内容和要求,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交叉互补。
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已经关注到与就业的相互关系,除了要提供更好质量更高层次就业的专业实践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内容外,还需注意在理论教学上的宽厚度,及加强有关基础职业能力及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3.课程与学生职业发展
表4的数据显示就实践性环节而言,在企业内的实习是更接近社会工作需要的课程,可以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以及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就业帮助是最大的。在校通过实习,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学校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足够真实性的工作环境,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加强与行业、企业结合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和强化企业内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可采取以下方法: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代表参加的就业指导委员会,请企业人士一起参与实习指导工作,制定学生的实训方案、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领,缩短学生与职场之间的距离;学校应企业要求实行订单培养,课程设置上完全把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使学校、学生、教师的工作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学校把实训基地放在企业,把实习培训与学生就业工作合而为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企业内实习训练主要由企业负责,双方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
然而学生获取实习的机会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表5“所有学校”一栏的数据看,各项较平均。但将“文科学校”和“工科学校”两栏对比看,就能发现其中的明显区别。工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推荐和校企合作,而文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亲属介绍。公务员之家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企业内实习,因为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取就业能力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可见学校的课程设置除考虑学生的就业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应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内实习,其最好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工科学校的学生就业帮助最大,通过此途径与企业建立关系,一个企业需要该专业的人是一批量的,实习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而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实习直接找到工作的几率不大,因为一个中等企业需要其数量不会很多,但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帮助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校企合作对于长远地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环节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就需考虑企业用人的计划与标准,并与企业一起商定招生专业和数量,一起考核录取新生,实行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并且与企业一起编写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学生三年实训方案、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领,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如: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校内外学生实习训练主要由企业负责。学校还需与企业加强沟通,定期召集双方的人员,一起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人员,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的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成为合格的企业人。
因此,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有企业的人参与,共同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对学生从事社会各种活动的能力,可有针对性的提高,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生就业是直接相关的。如果课程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合作方案,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人员,那么学生就业就会相应的容易一些;反之,如果课程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学生就业就会相应的困难一些。同时课程对就业的作用,特别体现在实习教学环节上。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实习岗位,通过企业实习也为学生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以及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帮助。所以,将课程与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的连接起来,既可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又可使学生获益,又可使企业招到理想的员工,让三者利益共同满足。
- 上一篇:镇招商引资业绩年终汇报小结
- 下一篇:构筑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方略剖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