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02-28 09:01:04
导语: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难就业,就业难的现状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做好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社会稳定。其实高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再次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其指导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就业指导,对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为了提高就业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高校也在积极协调这一问题。其实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问题,也有学校的原因,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方的问题,是多方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多方面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涯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社会各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就学校而言,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际竞争力,就大学生而言,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的高低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谁能够最快调整好自身的心理情绪,展现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制胜的关键。针对这些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怎样调整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模式研究的重心。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合理利用,将对引导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但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和问题,如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缺乏不够明确、就业课程内容乏味枯燥,指导教学模式简单化等。
(一)课程实用型不强。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开设时间不长,前后就十来年的时间,整体课程建设的体系不够完善,处于建设的初步阶段。当前,各高校普通在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形式重于内容,信息化水平不高,内容过于老化更新不快、教材简单需要调整的问题。同时,还注重实践性指导性不强,过于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或选修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体现不明显,没有实现预期的课程开设目的。
(二)课程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不强。当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建设和配置方面,还存在兼职兼任的多,专门研究或经过培训具有实践操作和理论认知丰富的老师少,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而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对老师的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与当前课程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形成了矛盾,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理念需要提升。许多高校就业课程的开设存在简单功利取向盛行,多放在毕业班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灌输式教育,就想解决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创新创业观念,这种简单功利的做法,忽略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个长期渐进和可调整可适应的问题。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往往会模糊迷失,只能选择迁就社会提供的职业,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二、要突出更加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取向随
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一)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突出社会需求取向,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向市场化和大众化就业转向,人才与企业实现了双向选择。高校大学生毕业需要自主择业,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要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更好服务社会有机融合联系,特别是在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教育方面,要结合社会需要,加强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精神。(二)就业指导教师要注重运用现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互随着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必将对就业指导工作产生很大影响。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进而实现教学目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实现信息化服务,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互联网和新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对资料查询室、多媒体报告厅和咨询辅导室的硬件设施要大力投入,这是提供有效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证。(三)重视资源共享,做好信息的评估反馈。要善于学习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经验,学习借鉴国外就业指导课程的精华,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措施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理念有待提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措施,改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树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观念。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要创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择业观是就业指导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做出就业选择的思想基础,并直接关联学生的成长观。要将择业观和成才观实现有机融合,对毕业生进行深入教育,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指导他们要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特别是要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择业观和成才观的拓展,并将会毕业生在社会广阔舞台施展报负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想留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工作,改变择业观,到基层到企业去施展手脚,大展鸿图,这是社会的需求和召唤,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做到就业指导与做好创新创业工作的结合,培养塑造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实现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机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基础,现在社会的浮躁风气及利大于义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造成很大困惑。要及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组织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对就业指导心理问题专题研究,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学生选择既利于发挥个性及个长特长,又能更好服务社会需要的职业。
(二)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当前我国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就业指导.也探索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课程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多高校的就业对新生就业指导不够,没有实行全程化教育管理。全程化课程教学就是要充分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求和身心特点,将专业指导、职业指导等内容融为一体,并使之贯穿大学教育整个过程,让学生迈入大学校园校门那时起就关注就业工作,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全程化的课程教学,重点在分级分导。对大一学生重在职业认知,积极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认真加强专业学生;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就要注重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设计的教育,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建设要求。同时。同时,要加强职业定向指导,注重让学生发挥个性和个人特长,拓宽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加强自主性择业魏。对大四的学生,要加强择业指导,做好就业服务,对求职程序和方法进行讲授,重点讲授就业权益保障,如何有效获取就业信息等。要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业辅导工作人员就要做好规划服务,给予帮助指导。而用人单位在选录毕业生时,则可从学校就业工作人员提供的权威的、可信的信息服务,从而准确了解需就业人员的学业情况、品德个性等信息。各高等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并结合各自高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整个课程教学要有机连接和融合,形成完整规范的就业课程指导体系。
(三)实现系统性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系统培养,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个人需求、个人兴趣和服务国家利益、服务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正确认识社会,树立高远理想;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择业的技能要求,切实提升自我知识的宽度和综合知识和技能素质,完善充实自我人力资本,增强自主择业竞争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系统设立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
(四)要注重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有关主题或专题教育。要加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突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升教学质量。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人际沟通交往、组织领导能力等主题技能培训,开展有关就业应聘面试、礼仪规范的培训,训练学生就业技能,组织模拟面试场景和回答有关职业面试问题,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要加强学生就业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组织专家讲座,安排学生实践参观,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双向选择招聘会,让学习深入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和现实,进一步了解认识就业市场。
(五)要加强就业指导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履行必要的就业服务指导机构的职能职责,以提高学生职业就业规划和指导择业能力。但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建设还是不足的,主要是教职人员兼职的多,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要求掌握不深。就业指导教师具有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健康的心理和职业道德,有宽厚的知识能力要求。就业指导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学等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面是不能有效开展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服务的。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弱。这就需要提升专业化建设水平,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加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培训,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指导队伍素质,塑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既能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校就业,还能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学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要注重合理运用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切实解决好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理念模糊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们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改革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通过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改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切实发挥指导课程的价值。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方法,突出就业指导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职业规划观念,切实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要通过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加强改革模式研究,进一步改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充分发挥指导课程的应有价值。
作者:崔红志 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双双.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文房四宝,2014?.
[2]吴峥,李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3]莫坷,邱杰.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08,15.
[4]任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5]向先孟.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6]徐松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s1.
[7]崔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05.
[8]李定坤.社会保障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品牌,2014,05.
[9]李定坤.劳动合同法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品牌,2014,06.
-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困境及路径
- 下一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