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08-23 11:45:46

导语:体育课程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失语

(一)学校体育制度的空位

从近些年文件落实情况看,制度在学校层面的缺位还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笼罩。冬季长跑为什么难以落实,一个“江南style”的骑马舞如此短时间就风靡校园,足以证明学校体育文化的空位与无奈。素质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至今素质教育还是换汤不换药,教育GDP追求导致学生仍然面对巨大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结果是“素质教育”依旧被可量化的教育GDP所绑架,学习成绩上过度压迫,榨干了学生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学校的教学质量至今仍在考试成绩与升学率的现实怀抱之中。学生们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死啃书本。常言道:久视伤精,久听伤神,失去精神的体育锻炼被日渐“边缘化”,于是乎学校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体育课程文化的“缺钙”

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目标也会因为较差的课程而落空。在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学校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生活内容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逐渐形成了以“学科逻辑”为主导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常致力促进身体健康的“效率与质量”,实证化、效率化、精确化、定量化成为课程科学化的基准逻辑,课程的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编制突出了高效率、精准确、重控制的特征,使课程研制完全遵循着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验收的逻辑之中,体育的文化力在学科逻辑中逐渐萎缩,赋予精神文化内涵的体育课程消失殆尽。近些年,体育课程改革热衷于引进、移植、模仿一些新的方法和模式,加之近年来教育理念多元化引进与随意性更新、或是课程内容随意地选择与机械地加工、或是教学方法盲目地移植与实验,导致“学校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田,从校园集体舞到近期校园风靡的‘江南style’”[1]91,体育课程文化之繁荣“可见一斑”。那么体育课程究竟应该改什么和传承什么?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去理会。在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引领下,在运动参与作为首要的、主题性的领域目标中,一味地把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核心,学校一味地尊崇学生“民意”,忽视了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等生理反应对心理负荷的影响,也势必导致课程对学生教化功能的丧失。调查显示:新一代大学生怕累、怕苦、怕风、怕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长跑项目上,“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人数仅占三成多。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近些年学校运动会以趣味游戏替代长跑项目都是不可取的,长跑项目价值并没有得到教育意义的解读与肯定。人类基本活动能力中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跃、平衡、支撑、躲闪等能力的意义绝不仅仅发生在生理层面,直立行“走”是开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最原始行为方式,人类“跑”的意义也绝不仅仅体现在比赛上,而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层面。说到底,取消校园长跑项目不可怕,怕的是学校在教育中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的放弃,一种精神和意志的放弃。如果所有需要学生付出体力与耐力的运动方式因为学生身体素质差而终止,那无疑是对“学校体育”的莫大讽刺。换句话说,在近些年的一系列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对课程质量问题并没有形成比较理性、严肃、客观和富有智慧的文化思考。

(三)课程教育属性“悍”的特征缺失

体育课程“悍”的元素缺失是对体育课程文化的误读或无端否定。近年来体育课程有关健康、快乐、回归生活等课程理念的提出并没有错误,符合社会伦理对人权、人性和人文性的诉求,但是把“健康第一”作为统摄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或把精神上“快乐”作为体育课程理念却忽视了肉体上“苦与痛”的教育功效,遗忘了只有适当的“苦与痛”才能快乐的前提性认识。据报道:最近有部分学校取消了运动会里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的比赛,理由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该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有猝死风险”等。克服长跑项目“极点”现象能力不仅是对“第二次呼吸”等生理能力的适应,更是对学生精神意志的考量,运动会取消长跑背后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悖论,那就是:因体质差而导致取消长跑项目,还是因取消长跑项目而导致体质差呢?我们不禁反问:体育课程设置目标是什么?目标与内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现行体育课程总体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景,忽视课程的精神追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的话语垄断中,“尚柔”课程思想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的问题域,混乱了课程改革的思想脉络和资源配置,教师的健康育人作用尴尬地摇曳于在各种口号之中。“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2],这一定义不仅意味体育对身体健康的生理学追求,也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精神悍化的教育与社会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荣誉、道德、责任的教育呼唤。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立场

体育精神铸造是提高体育认知程度、引导体育行为、凝聚身体力量和传播意识形态的过程。体育课堂是凝聚身体“气”场的重要场所。精神铸造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直接反映。体育对学生身体与精神的积极性干预是同步的,正所谓“身不强则气不盛”,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针对身体的教育(educationofthephysical)”与“通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3]有机统一。

(一)精神铸造是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文化强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的铸造。“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精神状态直观反映了教育的现状,并深刻地映射着身体的状况。然而在以下两组词汇中:“冷漠消极、愤世厌学、身心萎靡、精神恍惚、固步自封、心胸狭隘、唯利是图、因循守旧与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临危不惧、开拓创新”哪一组更适合于对今天学生的描述呢?答案不言自明。“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克制”是对当今学生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当今教育急切解决的问题,这一判断绝不是危言耸听,精神问题历历在目。在教育领域中,体育课程的文化问题讨论由来已久,尤其是体育精神的铸造。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面对青少年一代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的“滑坡”,“在传统与现代之中、在身体与精神之中,体育课程是否在健康定律中遗忘或拒绝了精神文化元素?”[4]75精神教育已经引起体育课程界学者的关注。黄爱峰、顾渊彦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指出:“历次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在思想上不张扬或体现着西方体育的价值目标,在思考和解决体育课程问题时,人们更乐于求助西方体育文化是不争的事实。”[5]段健芝在《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认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化导致了“奥林匹克的经典文化在课程文化中面临消退……体育课程缺乏吸引力”[6]。贾齐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7]的工具,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工具。陶克祥等在《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思考》认为:“体育课程文化本质是在于使人‘成为人’”,塑造“精气神”的人,并指出“虽然体育课程文化自学校形成以来,就一直成为学校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未能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待体育课程文化,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和研究,只是在其外围打转”[8]。体育课程文化的灵魂是精神铸造。无论何种“主义”指导下的体育课程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源泉,任何离开了拼搏进取、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言败的向上精神元素的体育课程,无论怎样的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都无疑是隔靴搔痒而已。“在技术与艺术、控制与理解、竞技与健身、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化是课程改革不可逾越的要素”[1]94,。因此,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文化失语问题,如何处理体育课程与精神教育的关系,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也许是回答为什么进行改革的价值前提吧。

(二)精神铸造是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怎样的逻辑,“对人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才能符合教育意义呢?”[9],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背景与特质贯穿于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三个层面。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文化内涵来实现育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承载、传递社会文化是其存在的依据”[10],文化同时也是摆脱困境中的解释系统[11]。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首先反映课程的文化属性。孙中山、鲁迅早年东渡求医是力求在医学的学科逻辑中,解救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身体之痼疾而实现“强种强国”;而后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无疑是力求以文化之精神来开启旧中国之民智,唤醒民众之救国意识,以达救国图存之道。新中国成立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誓言尽管缺少一些理性色彩,但那一代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坚强身体至今令人折服,试想在物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极为低下的革命时代,没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吃苦精神甚至是“人定胜天”的超越精神又何谈国家建设呢!体育战线又何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何谈“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最近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主题“热爱祖国从锻炼身体开始”,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使体育课程因“安全顾虑”砍掉了包含精神价值的运动项目,如取消体育课体操中单双杠和田径的跳投项目等,一些学校拆除具有所谓“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还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到校外跑步、做操、禁止学校组织春游活动甚至不许在教室、走廊里追逐、不许跑着去厕所等等行为,“安全第一”一时间成为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座右铭”。体育课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和教师都责无旁贷;如果怕出事故就因噎废食,“无疑将丧失体育所具有的审美体验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价值,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享受体育的权利”[4]76。

(三)文化决定体育课程的本质

在身体消费日渐疯狂的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地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给我们的学生也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不安与异化。体育课程承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授受、承诺促进健康的目标诉求,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课程要承诺的是涉及真、善、美的境界追求,实现身心的兼修和人生的润泽。体育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人类身体文化、精神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体育文化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认识、觉醒和超越。2008年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引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非议和争论。但任何事情绝不能以偏概全,“冬季长跑”的目的非常明确:增强体质和磨炼意志,所谓“非议和争论”只能说明人们对体育文化精神价值的阶段性丧失。精神教育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强度及制度层面的强迫性。和“”期间学校体育的“大比武、大练兵”虽然缺少科学理性,形式不可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一代人意志品质的坚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值得赞颂。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锤炼意志。现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课程缺少“劳其筋骨”的硬度,这也势必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因精神萎缩的背后而持续下降。

三、结语

总之,体育文化的灵魂在精神层面,体育精神铸造是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多年以来停留学科逻辑宣教和展示上的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体育课程研究的文化失语。因此,如何构建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核,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立场,无疑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正确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前提。

作者:李丹张志成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