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10:56: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改革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改革论文

舞蹈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极快,这就需要不断的改革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的实践课程近几年一直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舞蹈的实践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环境舞蹈作为当下最新颖、最前沿的课程模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运用,本论文就是想利用环境舞蹈的方式,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使舞蹈实践课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

关键词:环境舞蹈;课程改革;文化宣传

一、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建立双向互赢的实践课程。本人想通过以发掘安阳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经过实地的历史讲解学习,加深理论层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民风及当时的舞乐特点。再通过对实际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把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感受融入到课堂所学舞蹈技能当中并展现在真实环境里。创作出更加新颖且具有安阳历史文化的舞蹈作品。通过环境舞蹈的方法,利用安阳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墓、红旗渠等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现实场所,带领学生实地进行舞蹈即兴表演,最终对舞蹈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这样不仅对学生、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安阳的整体历史文化也起到了发掘整理、特色宣传的作用。

二、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学课程开设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师范类院校大多在课程设置上技巧课以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身韵、现代舞、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为主;理论课以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舞蹈解刨学、作品赏析等为主。这些实际上大多数照搬了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有些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不科学的,专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演员舞台表演、导演的舞蹈专业人才;而师范类学生更注重培养能够进行舞蹈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教职岗位人才。如果一味的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会偏离自身的培养目标,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二)内容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师范院校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大多是舞种多,课时少。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多,这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舞蹈类教师,这就使得学生要学习多个舞种及相应的理论课程,这是与专业院校所不同的。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程多但课时不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足。表面上看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但实际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掌握远远不足,不能达到专业教师的要求标准。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舞蹈学专业都开设了课堂实践课程,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但是很多的师范类院校并没真正的把实践课程合理有效的进行安排,同时仍然存在学习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去想是或否复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环节上,师范类院校没有突出自己师范的特点,而是效仿专业院校的实践方法进行,那就是以排练学习剧目为主,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剧目的排练演出是十分重要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或缺。同时排练演出也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包括很多的原创类剧目都可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来完成。但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当他们走出校园后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去教别人,如何对舞蹈这门艺术进行研究创新,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一味的进行舞蹈排练演出,或许对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但在怎样教学、科研的环节上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这就忽略了师范类的特殊性,脱离了实际,并不科学。

查看全文

财政学课程改革论文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

现阶段,财政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转变这种局面,《财政学》课程建设中应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立足点,使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成实践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为了成功实现这一转型,必须在《财政学》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实践的全过程中都贯穿这种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1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相当于行动的导向和指南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掌握的能力不同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分为非财政学专业以及财政学专业,而且应该从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也就是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

1.2教材整合。应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整合、重构财政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内容,使财政学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非财政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其次也便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的前沿性、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充分体现出来。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财政学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财政学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及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4教学过程优化。学校应积极建立实验实训平台,同时应构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明确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改革教学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高财政学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农村课程改革论文

一、农村社会供给需求的“匮乏与错位”现象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差异”和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使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供给“匮乏”和需求“错位”,面对正在进行农村的课程改革,区域农村社会“不能”也“不想”提供自己强有力的支持。

(一)区域农村社会供给的“匮乏”现象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里,农业剩余、农民利益在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被剥夺或奉献,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社会日益贫困落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弱。与此社会供给“匮乏”相适应,区域农村教育也就出现了“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设施简陋、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运作与自主发展水平低下”等不利状况,使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物资条件保障。

(二)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隔离”现象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农村最优秀的学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出现一种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象,从而陷入“‘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而为城市服务”的误区,这使得农村社会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而农村教育也因缺乏农村社会的支撑成为“无本之木”。

查看全文

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论文

德育课程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是对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几年来,西方的各种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也对我们的德育教育事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环境中,引导中职学生做到“四个自信”,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是值得每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下面就近几年奋斗在德育教育一线的经验基础上,谈谈本人对德育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中职德育课堂现状分析

1.重视不够。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中职德育的重视有所提高,但是落实起来却差强人意。德育课作为副课,被认为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的思想长期存在。如果德育课始终不被重视,作为专业课的配饰,或者说德育工作就只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周的两学时,那么再改革又能提高到哪儿去。教师队伍中,从领导到基层老师,甚至有的德育教师本人,都没有充分的重视本学科。2.教材陈旧。教材决定了教师上课的内容,大多数的学校德育教材使用时间过久,书上的很多内容已经与当下形式脱节,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自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与理论,就比如说《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中提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报告提出要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时代变了,可是教材依然是陈旧的知识。3.形式单一。所有的课程都是循规蹈矩的五大环节,甚至有的时候,老师就是拿了一本书划书上的知识点。中职学生的德育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校企脱节。中职学校的老师要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德育老师不知道企业需求人才的标准,很多企业用人单位,也不知道德育老师在为他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二者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5.考核方式落后。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评价仍以考核为主,用一张卷子的成绩高低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到底,或者用一个规定题目的情景剧,看学生们的表现,教师主观判断剧情里的表现,而划定成绩。德育课,是考察学生一门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这种以结果为住评价的机制,忽略的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丧失了德育课对学生行为引导的主要作用,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古人说,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可见,德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德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技能再高,没有一个端正的思想品德,对这会危害越大,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中职德育老师,越发觉得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综上所述现下的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技能技术的要求高的同时,对劳动者的品行要求更高。中职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德育工作尤显重要。技能再高没有一个好的品德与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对社会也是无用的。面对上述的诸多问题,德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德育课改革的措施

查看全文

新时期课程改革论文

一、新时期课改的特点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项教育事业内部的改革,而且是一项社会化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在改进和完善。作为一名教育者,应重视课改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切实有效的模式,主动参与课改实践,发挥课改的优越性,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从而优化我们的教育。纵观各种关于课改的学习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次课改的几大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等等,在学分制和课程管理上都有了改变,职业学校还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传统的课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以同级别的学习,同级别学生都是用的一样的教材,和一样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统考”,这种传统的课程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代,这也是根据社会发展来决定的。在学科课程实施中,作为专业课,我们在新新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如计算机专业就开设几个板块的课程,有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数据编程等,这些课程贯穿于各个学期中完成,这样就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开学生的空间思维。新课程体系注重多样化、多层次、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二、新时期课改的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体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分割不开的。因此,新时期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评、评什么等笼统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评价观点以教师为主,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素质上来,把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同学们真正的快乐的学习。因此,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又要正对学生的各种特征做出评定从而充分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评价,才能充分的创新课堂。

三、新时期课改的观念

可以说新课堂的教学观念实现的几大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课改实践的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建构起“大教学观”的理念既系统的解读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能力,过程、方法)的手段。其次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好课”的借鉴而不是摸仿。再次是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四是要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等对待,要以学生为主,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改善教学措施,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师是通过课后学生所反映的各方面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立教学目标,同时为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了依据。教学反思中有在教学中的经验,也有不足。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逐渐成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查看全文

物理课程改革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着转变。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改不协调的行为,诸如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课堂灌输,力求把知识讲细、讲深、讲透,忽视思维的启发和过程方法的学习;注重自身表演,忽略学生反映的现象。这些行为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还没有完全进入实施新课改的角色,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转变。下面就本人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提出来与同行共研。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改革;成长

一、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一位老教师听过我的课后,曾经这样问我:“你讲得挺明白,也挺好;可是你是否想过,你讲得再好,学生一定会明白吗?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体验和感悟?”经老教师的这一问,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以往教学时,一上课就声嘶力竭,嗓子常常讲哑了,将知识重复来重复去,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一看到试卷,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试卷上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我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讲到过,我心想:这一次我所任教的班级考得一定很好。与我搭档的老师还担心得不得了。可是,结果出来后,却令我吃惊而难过,讲过去的题目还不如别的班级没有讲过的效果好。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此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这样做,既为喉咙找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再看我们的学生,一个个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对他们说:“综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质疑,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

查看全文

民办院校国贸课程改革论文

一、目前民办院校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国贸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老套滞后

国际贸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和参与贸易各国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而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所使用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规则来说都比较滞后。许多院校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的案例,而忽视了国贸的多样化、差异化及不同贸易条件下的变化,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此外,由于受教学条件及传统的考核标准的制约,多数院校教师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教授国际贸易课程上课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课程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考试得到更好的分数。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国贸市场所需人才的培养要求是相悖的。

(二)国贸课程教学成果缺乏实践检验

目前我国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严重缺少教学实习基地,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的弊端。由于受限于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许多民办院校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没有建立模拟实训实验室,在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学生所学的国贸课程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效对应,没有能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岗位与机会,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真正需要。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势分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的FelixRauner教授等人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这是以现有职业工作整体性分析与描述作为基础而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从推广的效果来看,其对提高职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来看,这是一门对国际间商品交换的过程进行具体研究的学科,由于主要阐述的是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综合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从国际贸易实务的来看,与国际贸易的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规定也呈不断更新的发展态势,这就导致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渗入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学生毕业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会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规则的掌握及实践能力较弱等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着固定的独特性,因此,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从我国职业教育需要来看,中职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参与,增加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有效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知识,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层面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解,通过系统化的实践加深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印象,进而实现把所学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关注到了中职学生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通过以上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用的优势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应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以中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与组织。该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对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熟悉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工作流程。在设计时,以为外贸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为目的,结合现有外贸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职学校自身也可以通过与外贸企业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并不是脱离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和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在应用中通过引入工作任务、案例分析以及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为了引导中职学生有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而可以通过实训教学的方式将外贸工作流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角色扮演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模拟实训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操作能力。

查看全文

设计学课程改革论文

一、认知设计学体系

充分认知现代设计学体系,有助于促进设计学整体发展。以多元的形式、模糊的边界、交叉融合的趋势为特征,各个设计学领域之间不再是彼此割裂和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整体构成了一个设计学的新体系。在各设计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研究工具、方法及理论外,哲学、科学、艺术学、社会学、工程学、符号学、信息科学以及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工程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也与设计学不断交叉与融合,从而为设计艺术提供了丰裕的思想来源与技术资源,可从意识层&观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器物层&形象层三个维度来认知。意识层&观念层,作为设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哲学层次,是在一般抽象的高度探讨设计本质、规律和原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决定着设计学其下的各个层次,引领设计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含设计文化学、价值整合、设计思维、设计创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等范畴。制度层&行为层,包含设计责任、道德礼仪、伦理意识、器物文化、行为制度、思想意识,联结基本结构、器物文化、生态构成、文化影响,交融认知论、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器物层&形象层,核心要素包括功能、结构、材质、色彩、装饰等,内涵为技术创新、产品物化、技能发展、观念物化,外延为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组织行为制度,折射行为特征、认知取向、文化结构。

二、设计学课程内涵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明确“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推进艺术与科学融合、还原设计学本质属性。过去十多年,工业设计从工学逐步过渡到艺工融合、学科交叉,学科内涵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很大,对设计的服务对象、内容及评价标准都需要重新确定。(一)设计学课程演变。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学科和专业的综括性、纲领性核心课程,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中设计学改名设计学、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成为推动设计学科和专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北印工业设计成立于2002年,2016年中校内院系专业资源大调整中整体调入设计艺术学院便是在主动适应发展大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在2017年招生中,其中一个班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方向招生成为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先行先试摸索实践的自然选择。为接下来申请产品设计新专业打下扎实基础,让工业设计系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更扎实、打开跨越式发展的新空间。(二)设计学课程范畴。设计学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其他设计学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理论课程,既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设计概念、类型、范畴、领域、特征、内容、方法等方面知识框架及与设计师职业相关的话题,又作为设计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架构、深度和层次,对艺术史、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语义学、设计美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战略与管理等其他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引领性作用,作为设计通识基础课,更是在学生设计艺术素养培育、生活美学价值提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三)设计学课程内涵。传统设计关注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而加工和装饰形式,而当下的设计发展则更加注重融合新技术以及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设计、心理与行为分析、可用性设计、界面设计、媒体设计以及情感设计等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不断涌现。建立大设计观念,关注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热点问题和具体用户需求,运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手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学课程具有如下内涵:1.体现设计思维主导的艺术与科学互融互通艺术为设计提供情感与意象源动力,科学为设计提供逻辑与骨骼支撑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科学素养与逻辑能力统一于完整的设计能力体系中,培养人文精神、社会意识、科学思维及理性方法集于一身的创新专门人才。2.推动中外先进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课程强调东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性,通过本土文化哲学思想的研习体会,从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思考方式上升为设计方法论的维度,成为学生设计学习、设计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强调国际化、现代感的同时,地域文化传承的民族性、文脉性和历史性价值更加彰显。3.具有面向社会需求发展的可持续和开放性特性。在掌握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内外并重、灵活主动的设计思维和举一反三的创造性,获得深度研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在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基础上完善设计表达、信息加工、反馈展演、整合创新。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课程框架的可持续性;社会实践的开放性,积极引入前沿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工艺技术、产业形态、创新方式,认知设计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思设计到底应该为社会做什么,实现设计本质的回归。4.彰显设计道德与伦理。设计担负着人们太多期望和梦想,根本上是要为人类文明创造精神、求取物质与心智平衡,设计学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当代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担当。5.推动学科边界延展的多元跨界。课程专业内容涉及:创新设计方法、设计理论体系,设计管理意识,及设计教育内涵深化等多个层面。设计创新是根本,设计理论是骨架,设计管理是社会管道,设计教育是价值延伸和人才培养落地。通过综合性、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终极目标。

三、设计学课程改革方向

设计学课程需要建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综合型、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包括市场调查、用户研究、设计研究、设计表达、沟通协同、设计伦理、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设计批评等全面素质的培养。(一)建立设计价值理念。通过课堂讲授,包括理论阐述、作品分析以及课堂讨论、课外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相关内容和建立宏观概念,了解“做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个人的设计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态观。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建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从微观角度的田野调查、用户研究、需求洞察、场景创新等素质建构,从个人需求与自我实现角度,实现用户需要的满足;从宏观角度对设计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有所认知,熟悉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环境与语境,设计的一般思维方式与程序,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等相关重要领域,增强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提升定义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整合创新应用必须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二)优化教学内容。当下的设计学(设计概论)课程教材,包括尹定邦先生的《设计学概论》、何人可先生的《设计概论》、李砚祖先生的《艺术设计概论》从不同角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设计学课程框架,理论深厚,文字扎实,被广为采用。另一方面,设计领域日新月异,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快速进化发展的阶段,不断地需要补充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实践,到设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来,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学生生源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课件和教材需要从更新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设计视角、兴趣激发为核心,梳理内容、以用为先,推动学生们深入探索设计的世界。(三)深入教学方法。切实宣讲设计理念,组织设计思维训练营;以列表、图示、文字陈述、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制订阶段性读书计划,加强互动学习,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设计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对工业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等特征建立认知。完善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延伸知识推送、前沿专业浏览、课程信息交互、作业接收评点、作业展示、大设计理念普及等内容和交互支撑课程学习。(四)强化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养成。培养精准、熟练、开放的设计传达与实践能力,重视培养敏锐观察、发现、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设计的理想性及完美性,贯穿于创意、设计、模型、原型及制造的全过程。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课题帮助学生更细致地理解知识点,更全面地了解设计。(五)建立初步设计研究能力。通过文献阅读、社会调研,经由课堂讨论、独立思考、访谈调研、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认知能力(认知设计形态、属性等)、思辨能力(判断与思辨设计价值)、合作能力(理解设计职业的协同)、表达能力(演绎、归纳、提问、反思和阐述设计)。(六)优化设计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提升改进机制优化设计过程、设计结果,通过客观明确地从目标、过程、手段、方法、结果及相关进行评价,多角度、多方面确定评价标准,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走进生活,拓展心理空间,延伸观察、想象、思考、创造、批判和反思的空间。

查看全文

物理课程改革论文

目前,国家教委正在制定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和大纲。高中物理课应当怎样改革,抓什么主要问题,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一个是高中物理课程如何设置,另一个是高中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如何适应21世纪的需要。如果这两个主要问题解决得好些,既有改革精神,又切实可行,那么,高中物理改革将会前进一步。

一、课程如何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