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2-04 03:13:21

导语: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为了做到高职人才培养紧密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输送生力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技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去推动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若仍然采用原有的通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则很难满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根据学生学情提出符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科生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突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和创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1]。比如,山东省2015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仅为0.24%,大学生毕业每年真正走向创业的比例不足2%。因此,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以便满足社会所需人才的供应需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技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去推动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若仍然采用原有的通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则很难满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2存在问题

2.1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士、农、工、商的等级排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大学校园内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低,更影响到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所谓创新,其本质就是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创新能力是创业的前提,创新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坚定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创业者始终在路上,大多创业者都觉得生存容易,发展难。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瓶颈,需要创业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能够抓住机遇来破除瓶颈。创业者需要个人具备一定的领导力,要有能够管理和带领好一个创业团队的能力。除了以上能力外,创业者还需要有责任感、创作力和抗压等能力。这些能力大多是后天学习和锻炼而得来的,需要不断在创业的实践中磨炼和完善。所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和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2.2创业项目。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多都是模仿其他热门或成功案例,而对这些领域不熟悉且没有完整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由于电商及服务平台领域已有众多成功的风云人物作为典范,加之入门门槛低,导致大多大学生创业项目集中在相关领域。大多数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对创业经验不足,往往将“我想”、“我能”和“我成”混为一谈,没有从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创业项目。这样就导致大学生创业出现了创业激情高、创业中缺少创新、创业成功率低等特点。大学生创业需要从市场需求的商机分析入手,把握客户的“痛点”与定位,构建创业团队、收入模式与伙伴合作网络,确定创业组织发展的愿景、目标与实施方案以及包括风险防范在内的各种阶段性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新创企业进行高效管理,从而避免盲目的同质化项目。2.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行为产生及创业成功率的影响至关重要。从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大多创新创业课程由学校或系部统一开设,专职教师较少,往往都由没有创业经验的辅导员兼任,而聘用的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则因为事情较多、工作较忙,而无法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课程中。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或者从商[2]。但随着国家和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以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了引领作用,这与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3]。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4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一般有在校期间创业以及毕业后创业两个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4]。各高校创业基地及孵化器在引进和培养项目时,更愿意将已成型或较成功的项目引进,而对初创需要大力扶持的项目并不热衷。大学生创业一般都为首次创业,对于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并不了解,需要给予更贴心的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同时,也要与地方政府沟通,给予大学生更好的金融支持和搭建更好的创业商务环境。

3创新创业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但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专业精准创业、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模式等问题。尤其是作为新兴学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的技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未来市场很大,需要较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去推动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仍然按照原有的通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经满足和体现不了该专业在创新创业的优越性。如何建立可复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结合专业特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业成功率提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模式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实践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深化和丰富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从2016年起,我国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放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5],这显然十分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对于高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围绕社会需求、时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利用“互联网+”模式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研究实践,无疑有利于深化和丰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2)有利于促进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就业的忧患意识中增长自主、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探索社会需求、学校资源和在校生三者如何有机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将从以人为中心的4G时代向以物为中心的5G时代迈进,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激活创新创业能力。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有滞后性,毕业后才能进入社会进入岗位,而实时把握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更能解决人才为社会服务的实效性,切实解决我国产业升级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问题。(3)有利于对其它专业领域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互联网+”模式刚刚推行,尤其对于传统行业,如何加、怎么加都是一个难题。因此,本文研究的有效实施,对于激活其它专业利用”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4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求高校、教师以及社会全方位支持,最主要的就是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创业需求,不断对创业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6]。(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关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让社会需求、校内资源、创业导师、学生四者有机地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利用“互联网+”建立高效、精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2)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互联网+”引入创新创业当中;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理念从社会引入到学校和课堂,对于广泛所需的创新创业技术进行深入的课程改革;注重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将“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相融合,推动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的一体化。(3)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研究,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7]。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以创新创业人才驱动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和产业升级为切入点,由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休系和核心课程标准。(4)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研究。以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为抓手,强化校内与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队伍建设,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5结束语

通过对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19和2020届学生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的专项培养,结果显示,较2018届学生创新创业人数有了明显增加,创业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学生在校成立了四个创新创业俱乐部或实验室,创办物联网及互联网相关公司5家,带动创业人数30余人。

参考文献

[1]张秀娥,马天女.国外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做法及启示.经济纵横,2016(10):98-101

[2]许瑞罡,等.“互联网+”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20(12):3-5

[3]黄广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实践路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1):126-129

[4]刘延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中国教育报,2015(10):1-4

[5]王思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团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外企业家,2020(07):196-197

[6]池晶.互联网+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科技与创新,2020(12):70-71

[7]徐斌.“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山西农经,2020(12):21-23

作者:付宗魁 李楠 单位: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