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提升路径

时间:2022-03-30 11:23:08

导语: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提升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提升路径

[摘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建筑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培训作为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事关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章研究了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教育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力求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而为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才是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担当,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领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实际效益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职工的期望,迫切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注重培训实效,真正提高国有建筑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加快企业改革速度,逐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1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的必要性

1.1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知识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只有吸纳更多的优质人才方能有效地提升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国有建筑企业岗位的专业性增强,对外开展贸易活动的次数和频率也显著增加,需要更多专业突出、技能全面的综合人才。加之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建筑行业的竞争,国有建筑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言人,必须要通过培养具有高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来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基于上述国有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然要对教育培训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落实培训效果,从而使国有建筑企业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1.2建设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都拥有的特色文化形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工作状态,可以说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之则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战略,对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更应当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强化企业管理干部以及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先进的文化观念有待提升,企业对员工的约束性手段单一,员工会出现态度散漫的现象,不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国有建筑企业应当利用提升教育培训的效果,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观念,利用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员工思想形态积极转变。

2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存在问题

2.1与思政教育联系不紧密。思政教育是国有建筑企业提升员工综合素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是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国有建筑企业中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能够促使干部和员工共同学习党所提出的发展政策,落实党的发展要求,配合党推进社会快速发展。但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企业大都重视技能性的培训,以期提升培训人员的技能和工作水平,往往忽视在教育培训中落实思政教育。现代企业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技能,同时也需要端正工作态度,拥有责任感,提高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员工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教育培训工作与思政教育间缺乏联系,将无法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如态度散漫、效率低下等。培训人员在培训后仍然无法解决工作中存有的疑惑,对未来的发展和工作缺少清晰的规划,只是根据培训时所教授的技能完成工作,对于所承担的责任缺少正确认知。2.2教育培训内容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教育培训内容需要和国有建筑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相符合,确保教育培训具有实效性,但是很多建筑企业都忽略了这一问题,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第一,国有建筑企业选择教育培训内容方面存在盲目性,只是主观性判断某些内容对于提高员工素质有意义,就聘请专业化的导师开展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和企业发展之间联系较少,无法让培训人员理解所培训的内容,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第二,按照书面材料实施培训。国有建筑企业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会购买或者发放教材,教育培训内容也只是按照书面内容机械化的讲解,没有结合实际案例,无法对员工的工作实施有效的指导,不能及时解决当前企业发展问题。第三,教育培训内容单一,在国有建筑行业中拥有多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工程技术、办公室文秘、财务会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教育培训内容却是相同的,无法提高培训人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也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2.3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落后。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国有建筑企业也针对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管理办法,但是管理机制仍然落后,配套体系并不完善,降低了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国有建筑企业的工作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城镇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增加,国有建筑企业无法按照要求和规定落实教育培训工作,使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随意性的问题。教育培训工作往往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但是由于培训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若缺少完善的联动机制,教育培训工作在开展时就受到了多种因素限制。现有管理机制没有对不同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无法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也弱化了教育培训效果。

3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教育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

3.1强化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在国有建筑企业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可以发挥国有建筑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是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转变员工的工作理念,使员工可以准确了解未来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企业容易出现机械化或者僵硬化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采取新的方式,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企业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奖励工作相结合,同时在物质和思想方面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渗透,在提升员工工作思想意识的同时保障员工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在进行奖励分配时,可以将员工接受教育培训后的工作效果作为依据,以调动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的效果。企业还可以使用新媒体或者软件平台,为员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搭建沟通桥梁,使员工可以一边接受培训、一边分享想法。通过员工之间想法的分享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也可以提升培训的效率,让员工可以结合工作中的疑惑理解培训内容。3.2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设计教育培训内容。只有与企业发展实际相匹配的内容才能够真正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培训所花费的费用较高,为了保证教育培训可以取得实效,必须要改变教育培训内容,将利益放到最大。首先,需要分析当前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员工职业发展方向设计内容,在教育培训中渗透企业发展战略,让员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详细的了解,也能够认清在之后工作中应当提升哪些技能。其次,分析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总结建筑企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设计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内容。很多员工没有和市场进行实际的接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盲目性的问题,例如概预算编制工作没有结合材料价格波动幅度等。最后,对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员工的职业规划方向,开展员工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内容调动员工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员工自我观念的改变也是极其重要的,员工通过有关职业规划内容的学习,可以正确认识自身价值,进而及时调整工作观念和方法。3.3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首先,需要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教育培训可以按时、按量完成。国有建筑企业应当先厘清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根据教育培训的不同环节落实每个人的职责,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建筑企业可以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之中,作为评价绩效工作和职称评级的主要指标之一。部分管理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无法主动投入教育培训活动中,也没有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将绩效考核和教育培训管理相结合之后,则可以有效地激发管理人员的主动意识,进而让教育培训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培训的价值也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国有建筑企业应当将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及时改变当前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4结论

现代社会中企业要想适应社会形势,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改变员工工作模式,对人才实施以现代化理念为基础的教育培训。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如各部门无法协调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等,都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效果,无法发挥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国有建筑企业需要仔细分析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强化教育培训效果,完善管理机制,落实干部管理责任制度,使每个干部、每位员工都可以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主动投入国有建筑企业发展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钟晓,喻敏,高攀,等.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工作研究———四川华西集团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6):56-63.

[2]陈星.基于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201-202.

[3]郭旭升,郝超.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1):122-123.

[4]姚建凤.关于中小型物流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9(23):164-166.

[5]谢素珍.企业人才培训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22):30-31.

作者:齐伟 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