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和实践路向

时间:2022-12-23 04:16:53

导语: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和实践路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和实践路向

摘要:阐明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包括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契合大学生与个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契合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这是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引领的必然思路。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维度包括更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以及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这是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实践路向;社会实践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大学生劳动教育从战略高度来讲,于党、于国、于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凸显大学生时代使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

1.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契合大学生与个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自身的关系。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赋予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道德、劳动素养的一种特殊教育。大学生通过劳动来认识自己、挖掘潜力、磨练意志,在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体认自己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第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自然界中的活动是为了使自然界与自己的需要相适应。同时,自然界也对人类提出了自适性的要求,要求人类不断提升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技能与素养。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劳动素养,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合、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主体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某种程度上讲,人的各类劳动可以促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其他人或者群体发生更为密切的社会关系,这是人的劳动价值指向,也是人本质的凸显。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可以拥有更高的融入社会的劳动素养,提升自身与社会的契合度。2.劳动教育能够契合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第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政治发展需求。劳动教育是服务大学生、提升大学生劳动意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满足政治发展需要、实现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做到与政治发展相呼应,契合政治发展需求。第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经济发展需求。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第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文化发展需求。社会文化氛围会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和规范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方向,同时劳动教育也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始终与文化发展相契合。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

1.更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主体意识。一要尊重大学生的劳动尊严与劳动价值,强化大学生的生命力量与劳动能力;二要坚持调动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凸显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功能。第二,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理念,提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积极践行劳动教育。第三,树立常教常新的劳动教育具体理念。一要注重传承节俭、勤劳、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使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敬业、奉献、创新理念指导劳动教育;二要注重把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实现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相促进,做到劳动教育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2.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第一,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考量多重因素,强化顶层设计,增强对于劳动教育中各相关要素的统筹管理、协调安排。一要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劳动现状把握、劳动需求掌握,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劳动教育体系;二要注重劳动教育的内容谋划,定位难点重点创新点,把握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对劳动教育机制与规律的把握,在系统上覆盖各要素,做细做严流程构思,做大做强劳动教育规模;三要注重做好劳动教育的保障工作,增强人、物、财力保障,增强评价体系的建设保障,增强社会相关配套单位的保障。第二,注重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开展,打好组合拳,形成劳动教育合力。一要以高校为主阵地引领家庭与社会,强化高校内部以党委牵头、校内各部门相互配合的教育机制,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校园环境建设等;二要以家庭为主平台响应高校与社会,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长应明确家庭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好劳动榜样,配合高校与社会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机会与平台;三要以社会为主渠道辐射家庭与高校,畅通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渠道,统筹社会企业、社区、工厂等单位,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社会、劳动教育宣传,在理论与实践上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社会参与能力。第三,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要制定严格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实施体系。其一,严格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流程规划严格,劳动教育的考评制度严格,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严格;其二,标准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标准科学以及劳动教育的要求标准化;其三,精细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各环节、各要素具体化,无论是劳动教育理论的阐释还是劳动教育实操过程中的步骤都要做到精细化,使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有机衔接,切实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3.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第一,以社会实践牵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场域和契机,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依托社会实践资源和平台进行资源借鉴和互联互通,既可以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环节融入社会实践流程,也可以将劳动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主题来专门开展。应以大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实践规则为遵循,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与地方政府、社区组织、企业工厂、田间农场等实践基地的联系与合作,让大学生在劳动中长才干、增才华、练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第二,以社会实践涵养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托社会实践长期的涵养与推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等都具有独特的群体性特征,对其开展劳动教育要深入结合大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群体特征,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契合时展需求。社会实践组织单位要注重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在内容上要接近时代需求、契合大学生的主体需要,触碰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点,不断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其智力服务水平,增强其劳动知识积累与储备;另一方面,在方式上体现趣味性、人本性、可操作性与现实性,使大学生的能力在劳动教育中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实践组织单位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劳动教育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平台与机制。第三,以社会实践检验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有赖于社会实践的检验。一要注重拓展社会实践渠道,丰富社会实践平台,为劳动教育的检验提供场域;二要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优化社会实践形式为劳动教育的检验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三要注重优化社会实践流程,在社会实践中突出劳动教育环节,着重压实劳动教育的评价、反馈等环节;四要注重细化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增加劳动教育的专项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作者:韩天炜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