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9-21 08:48:08
导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为了应对社会老年问题,我国的多所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本文将针对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所反映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阐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职业素养是每一行业、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职业素养包括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爱老敬老的职业道德、工作在养老服务工作第一线的职业价值观念等等。目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还不够理想,有着巨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现状
(一)职业素养培育发展程度较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也可说是一个新兴专业,到目前为止其设立的时间还不足20年,并且目前开始此类专业的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也极为有限。受制于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等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仍然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老年人护理人员,这对由学生来说,势必容易造成无法对职业产生心理认同,无法树立起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感。学校培育观念的落后;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缺乏尊老爱老的意识、职业精神的不足、工作懈怠,这些都反映出了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培育发展程度较低。
(二)学生转岗换岗频繁,缺乏敬业精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和就业初期,对自己的职业期待值过高,将自己定位为行政管理人员,不愿意在养老服务工作第一线工作。即使从事一线护理工作,也难以长时间坚持,要求转岗换岗的事情经常发生。有的学生,则是缺乏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不能吃苦,对从事体力工作怨声载道,对待护理对象无法提供爱心与耐心兼具的护理服务。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忽视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教育。在市场对人才的渴求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类学校为市场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在人才的培养方面,特别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学校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将教学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方面,但却忽视了职业素养其他方面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教育长期缺位。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只有工作技能,却缺少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面对工作往往缺乏责任心,对待老年人则是缺少人文关怀,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无法让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二)考核和评价机制缺乏针对性。从当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考核评价机制来看,笔试考核是主要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但对于职业素养中包括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是无法进行有效检验的。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具备对于老年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胜任老年服务工作。目前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缺乏考核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评价过程角度来说,没有实现学校考核、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有效互动;从评价效果上来说,既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特别是无法考核出学生是否对老年人会有尊敬和爱护之心,也不能对学生发展起到鼓励激励作用。
(三)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教育内容陈旧。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专业技能方面,对于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教育则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今天,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出现了更多的社会热点和观念,这其中就不乏与主流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相悖的内容,针对这些学生关心的内容,学校往往较少涉及,这就使得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将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帮助学生应对社区现实的冲击。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区别于一般的学术性专业,也不同与一般的公共服务类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老年服务管理、老年护理保健等内容了解透彻,又要有吃苦耐劳,乐于服务老人的敬业精神,并且还要具备阳光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就业观念,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该专业的特殊性。不仅对知识技能有较高要求,对于职业道德观念和工作使命感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工作服务对象是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极为特殊的老年人,只有从情感上对老年人接纳和热爱,才能在工作中体现出爱心和耐心,才能将服务工作做好。而只有具备了以上的职业素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企业的赏识,才能顺利实现就业。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素养养成,要让学生对于未来将从事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行业的当前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才能逐渐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才能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和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在面临职业选择和面对本职工作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工作场所主要是各类养老机构,而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和管理。从就业前景来说,并不符合对于择业有过高期望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加以引导,未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服务于养老工作第一线的职业观念,那么这类学生的工作热情将大打折扣,也很难长时间坚持在养老服务第一线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根据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充分了解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行现状、运行管理方式,熟悉服务对象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并掌握规范的专业管理和服务技能,以及本行业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和制度纪律要求。只有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树立起符合专业特点的职业价值观念,才能在工作中安下心来,潜下身子,踏实留下,努力干好。
(三)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现实要求。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养老问题,社会养老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国家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对养老福利事业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顺利就业的优势。
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改进对策
(一)充分重视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的职业素养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老师,要转变以往只重视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充分重视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的职业素养教育。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强调和树立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让这种素养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同时,学校可以采用让学生参观社会养老机构,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直观的认识,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养成职业道德,培育职业价值观念。同时,也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培育职业价值观念的考核,可以通过老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培育职业价值观念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拓宽社会实践方式和渠道。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技能转化为实际技能,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接触和服务老年人,也有助于对老年人产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培养和巩固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念。在实践活动具体开展方面,可以通过走进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的志愿服务,也可以与养老机构开展长时间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定期到养老机构进行实习。
(三)强化双师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离不开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还应具备双师素质,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动态有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在鼓励教师继续进修深造,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可以鼓励教师到养老服务机构挂职锻炼,不断加深教师对本行业的了解,以此打造出适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能帮助学生养成职业素养的专业化的双师教师队伍。结语老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或后天,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其实也关系这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提升,将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既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奉献付出,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和扶植。
参考文献:
[1]朱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2]曹越,吴存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
[3]王红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措施和途径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作者:林琳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研究
- 下一篇:浅谈微米与中间尺度机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