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10 03:20:03
导语: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结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民族化,合作发展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围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为目标,以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载体,以模拟创办一家企业为主线,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掌握开设一家企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2创业教育的培养思路
2.1优势与特点相结合。2.1.1发挥区位优势。西双版纳传统文化孕育了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特别“一路一带”倡议的实施,西双版纳的区位日趋凸显,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西双版纳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赋予这所地方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2.1.2突出办学特点。围绕区域沿边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周边国家教育合作,适应边疆地区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提升区域社会服务能力。职业教育要民族化,除了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外,还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版纳,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合作发展要国际化,除了办好教育合作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在周边国家发展,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做到资源共享,促进边疆团结稳定。2.1.3运用学生所长。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好动,学习习惯不太好,不善于理论学习但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外参加社会实践和兼职的学生较多,通过抽取样本,对在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98%的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和兼职的经历,94%的学生愿意通过参加创业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67%的学生将创业作为人生的规划,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是非常有条件开展创业教育的。2.2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2.2.1建立科研与教学高度融合的创业教育服务机制。科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对创业教育现状和学生实际需求调研、整理、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通过“科研—教学实践—科研—教学实践”不断反复循环,将研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实践又指导科研,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创业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2.2.2建立“科研+课程+创赛+创业”四位一体的创业教学方式。创业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创业基础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开拓、创新、合作等企业家精神,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科研确定教学目标,规范了教材;通过课程学习,按照实训要求,完成每章规定的策划书内容,把作业整理完善,形成创业计划书;通过参加各类创业计划大赛,提升学生对创业过程的全面认识,达到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高;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好的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孵化园或是通过贷免扶补政策,实现自主创业。2.2.3建立“创业+专业+产业”的三位一体的创业理念模式。通过调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的达72.6%,因此在创业意识培养上,要求学生要结合所学专业、西双版纳的地缘优势及西双版纳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形成“创业+专业+产业”创业理念模式,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创业项目和提高创业成果在当地的转化率。2.2.4建立“学校+企业”两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请进来,让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进校园,言传身教,报告创业典型事迹,不仅能让学生在企业家精神下感悟成长,还能让学生感知企业,感悟职业,更好地融入企业,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走出去,在企业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场所,通过基地的建立,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熟悉企业运作方式,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措施
3.1培养创业意识。邀请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创业省长奖获得者到学校开展“创业英雄论坛”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依托于各级团学组织开展“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相关社团;举办“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3.2强化创业知识教育。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按照分步实施,同步渗透,面向全校学生的原则,在全体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通过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依托“青帆创业夜校”,对学院有意开展创业的学生,进行强化培训,提供有效指导。3.3成立创业导师团队。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进一步探索创业育人的新模式。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更需要有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经验的校外企业家的指导,因此与西双版纳州青年联合会合作,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聘任优秀企业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彻底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难题。3.4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一是完善校内基地建设,通过提供基本的场地和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创业主体性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从小企业开始起步,逐步实现从种子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渡。例如MM创业实践基地为在校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提供孵化平台,创业者可通过MM商城上传自己的作品(例如:小说、故事、主题、小游戏等),经孵化后,别人下载而获得分成。二是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按照国家政策,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和西双版纳产业发展方向,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组建创业实训基地,让学校和企业在设施设备、技术、人才上进行互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3.5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支持教师申报由省级相关部门联合设立的“青年创业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季跃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14-117.
[2]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3]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
[4]朱坤.服务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团组织的角色与智能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157-159.
[5]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作者:叶瑞玲 单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 下一篇:传统文化钢琴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