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时间:2022-05-23 08:52:55

导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摘要:近年来,高校虽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但实际教学效果欠佳。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在缺乏社会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为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出利用社会“双创”平台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拓展高校学生获取创业资源的方式,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平台;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

在《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倡议下,围绕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平台搭建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对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在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三个维度的平台搭建任务。首先,把握发展机遇,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其次,积极推广众包,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最后,稳健发展众筹,拓展创业创新融资。此外,推进放管结合,营造宽松发展空间。新时期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源的内部衔接关系与相互渗透联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社会资源并非稀缺资源,如何利用好社会资源的共享平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的核心发展观念。也只有进一步构建社会双创平台,提高社会资源对双创教育的支撑力,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双创教育。在高等院校搭建社会双创平台时,应遵循政策导向,以社会平台的支撑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成功几率。

二、高校双创教育的社会层面支持度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上,高等院校应紧随政策引导,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创业机遇。而其中搭建社会“双创”平台,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落实的重要环节。单以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虽然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发展问题,并以创新理念形成一定的创业意识[1]。但这样的创新创业意识形态,最终需要落实到社会层面,并以社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市场反馈信息为标准,以此衡量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阶段性成果。假设,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创业热情高涨的创业青年,但没有社会平台的辅助力量,其最终的创业结果以失败告终。那么无形中反而增添了社会负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也必将沦为形式。在我国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大学生既无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亦无较多的创业资金,同时创业经验和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成功几率,成为高等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性问题。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也是基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出的政策建议。大众化、规模化、国际化、平台化的社会资源,正是我国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失去社会层面的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难以保障。因此,必须搭建一个健全且完善的社会“双创”平台,进而在新时期支撑起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作用,以便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几率,鉴证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教学成果。

三、高校双创教育搭建社会平台的实施策略

1.把握时展机遇,汇聚社会经济发展动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力量需要依靠社会资源来实现,如果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撑力,其教育目标与方向很可能会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其根本因素在于,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皆为在校期间的构思,实质上缺乏一定的社会反馈信息验证。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以时代背景考验学生创新创业构思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那么就要以市场为依托,检验创业项目的实际作用和效果。而汇聚社会经济发展动能,则是将最为先进的创新理念注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最为客观的教育资源。具体落实方面,需要细分为两个层面[2]。其一,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规律,以市场经济的反馈信息为标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以及创业项目的积极探索,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可行性更高的创业项目。其二,高校应坚持以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并提供相应的社会资源或寻求市场发展规律的技术手段,由学生单独完成相应的创新创业项目开发。这样一来,实质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当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将所有创业问题都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如果学生不能脱离高校的指导,也很难单独面对在创业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境。因此,汇聚社会经济发展动能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创业规律,并将此规律融入到创业项目中,最终积累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2.积极推广众包业务,激发创业项目市场活力。构建社会“双创”平台的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与真实市场环境对接的学习平台,在平台中提高学生对市场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并最终形成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那么积极推广众包业务,就是将企业的部分经营项目交由高校组织学生完成。一方面,大学生能从企业的经营项目中了解到更为客观的市场环境,为自身的创业项目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收集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为自身发展谋划贴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营销对象思维。因此,从市场发展角度而言,对高校与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的发展模式。在推广众包业务的过程中,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活力,也是实现社会“双创”平台现实作用的重要过程。在构建社会“双创”平台的环节上,如果缺乏市场活力,企业获得收益的几率必然降低,学生能掌握创业经验的机遇也会减少。因此,激发市场活力也是促进社会“双创”平台实际运行效果的必要途径。而市场活力的主体,分别为高校学生与企业,那么就要从两个维度分析市场活力的激发模式。一方面,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热情必须保持,激发学生的热情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模式。例如,将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带入众筹网络中,在获得社会支持后,学生也会得到相应的鼓励和信心。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的参与程度,则需要高校的引导和支持。其引导的是企业将分包业务交由学校的原始动因,如果高校以研究方向为核心,不予收取分包业务的相关费用或减少相应费用,便可以引导企业的参与热情。支持方面,高校可以将自身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分享,并通过企业的运行实践,证实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在引导和支持的合力下,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因充足,构建社会双创平台的基础条件满足,才能真正激发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活力[3]。3.稳健发展众筹平台,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在以往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其失败原因中创业资金不足为主要因素。这里提出的资金不足为流动资金部分,多数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创业资金预计规划失误。往往是启动资金充分,后备资金不足。那么构建社会“双创”平台,必须完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一部分的功能,需要由网络众筹平台完成,进而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了实现更好的创业项目融资,应由传统的初始资金融资,转换为阶段性融资或分时期融资。阶段性融资是指在创业初始阶段将融资部分资金交由项目创设者,保留后备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分期融资是指让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分为三个时期完成。首先,在创业初期,获取少部分资金支持即可,由市场反馈信息比较学生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其次,在创业中期,当大学生创业项目得到市场验证,证明其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时,允许大学生再次融资,并提供资金用途和发展方向与规划。最后,在创业后期,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一个可以持续发展众筹融资的环节。以市场动态变化为考量,维持可行性更高的创业项目,减小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是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率的必要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社会“双创”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把握时展机遇,汇聚社会经济发展动能,为高校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源。第二,积极推广众包业务,激发创业项目市场活力,让学生能在积极的实践环节积累经验并验证自身创业构思的可行性。第三,稳健发展众筹平台,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不同时期的资金保障,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孝胜,贾欣.校企共建“双创”平台运行的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

[2]曾雅丽.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4).

[3]程晓丹,齐鹏.从“史上最难就业季”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9).

作者:叶剑鸣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