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13 09:07:41

导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规模发展迅猛,经过10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专业发展研究、社会适应性研究、政策研究等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

(1)高职教育教学理论还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很多仍然是舶来品,有的甚至与国情还不相符。

(2)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下设的分支学术研究机构,虽然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质量、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决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间学术交流与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虽然从宏观上把握各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向教育部提出建议,为广大高职院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服务,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为人诟病的地方仍然不少。

(4)教育部、各省市及高校创办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如《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江苏高教》、《中国大学教学》、《复旦教育论坛》等14种期刊己成为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10刊物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类核心期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刊发了一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成果,它对推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则相对偏少,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更少,中国高教研究2013统计,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的论文不到10%,发文院校数只占高职院校总数的13%,作者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地区,80%多的高职院校一篇文章也没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清差距,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协同创新,才能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使之与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相适应。这是因为: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复杂

大家知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研究的对象也与人相关,由于人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理想信念千差万别,因此教育研究也就变得异常艰巨和复杂。同时教育研究不仅要研究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金融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方法学、教育政策理论等,而且还要研究办学模式、办学章程等,所有这些,无疑也增加了教育研究的长期性、复杂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的类型,在担负着传播知识、创新知识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应用知识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的任务。如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学校、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机关、金融系统等有机融合,无缝对接,这样导致高职教育组织和高职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基础比较薄弱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必须以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基础,研究者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形成高职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而形成公认的基本范畴、基本范式。教育大众化以来,尽管我们己经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不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不够。例如,面对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面对经济结构转型、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变化,我们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核心课程)?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处理,对专业知识的自我建构、内化途径感到比较茫然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同时由于专业与课程是学生和老师的结合点、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学生和社会的结合点,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讲是特别重要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笔者对二十多种教育类期刊的研究发现,对这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第二,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高职教育必须与相应的分支学科的研究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成体系,才能日趋成熟。例如高职教育统计学,高职教育心理学、高职教育方法论、高职教育社会学、高职教育经济学、高职教育管理学等。第三,高职院校的分层研究有待深入。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需要对高职院校进行分层研究(国家级示范、省级示范、骨干院校、地方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等),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2005年以来,由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开展了办学质量评估及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分层研究也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预期还比较远,主要原因是反映学院基本数据的滞后、分散,有的甚至不真实等,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即使开展研究,其成果的价值难以彰显。同时有的研究人员对高职院校研究缺乏兴趣,观念有待转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逻辑体系的建构复杂而艰巨

众所周知,研究过程实际上是学者们通过交流、讨论、争论,然后进行知识重组、知识构建,形成知识体系、基本范畴的过程,进而形成学术话语和学术规范的过程。在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探讨中形成学术共同体的共同标准,即“专业标准问题”、“课程标准问题”、“教学标准问题”等,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来讲:知识构建就是对该领域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类、提炼,然后按照某一条主线,把它结构化、模块化、体系化。方法构建就是对适用于该领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可行性分析、应用前景等进行整理、筛选、评价和规范,进而形成方法论。组织构建就是指该学科要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我认为费孝通先生关于社会组织构建的“五脏六腑”之说是可以借用的,“五脏”即指学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大学的学系社团、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等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知识构建、方法构建和社会组织构建需要研究者长期艰苦的劳动才能完成。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研究工作者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时,在问题选定、理论支撑、资料引用、方法运用、过程推进、文献引用和借鉴等方面缺乏推敲,随意性较强,与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要求距离较大。

(一)问题选定把握不准

我们知道,研究的目的主要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研究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问题驱动意识。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步入内涵提升阶段,广大教育研究工作者己经注意到“问题驱动”的作用,但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方向当问题、把领域当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呢?研究者一般都会从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中去找,可是研究方向(领域)并不等于研究问题(课题)。例如“高职院校发展研究”、“高职院校学分制研究”、“中国现代职教体系研究”等标题。很显然存在问题偏大,把握不准的问题。第二,停留表面,只读不研、重读轻研、读研分割。正如郑板桥所说:“重‘形’不重‘意’,无法‘略其迹’而‘取其意’。”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确立研究对象时,一定要关注现象,但是绝不能停留在现象表面,把现象当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广泛深入调研,准确发现和把握现象的本质。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时,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的情况比较多,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这是现象,不是问题,我们研究时一定要深入分析现象,聚焦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而抓住问题。第三,赶时髦、追热点。一些研究工作者,不顾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前期积累,不顾自己的工作需要,哪里热就搞哪里,哪里时髦就奔向哪里。教育大众化以来,每当一个“热门话题”出现以后,大家的研究就涌向这个“热门话题”,随即就出现成百上千的似曾相识的文章。例如,高职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大众化条件下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等。第四,核心概念不界定。例如高职院校弹性学分制研究,首要任务需要把弹性学分制界定清楚,否则的话,研究就失去了意义。第五,研究过程中罗列了很多问题,但究竟哪个是核心问题,显得比较模糊,论述的时候也不清楚。

(二)理论运用缺乏关联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就是运用已有知识、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去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规律。大家知道,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特别是撰写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时,是有理论方面的要求的,因此大家都比较重视罗列理论,但是罗列出来的理论,大部分停留在宏观层面,如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大教学论、大课程论、心理学理论、运筹学理论、协同学理论等等,但是对于具体的问题,有的理论对研究并没有支撑作用,缺乏说服力和解释力。为什么大家喜欢罗列大量的理论呢,主要是为了避免给人“以无知去研究未知”的感觉。理论具有说服力、解释力,但一定要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恰当的、针对性较强的理论。

(三)引用资料偏虚,甚至失真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必须通过真实的数据、可靠的资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们常说,有几分依据说几分话,做研究也是这样,“有多少资料做多少研究”。资料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从教育实践中收集资料,从高校的数据平台去寻找资料,从学者交流中获取资料,也可以通过开展教育调查和实验获取资料等等。总之,收集的资料一定要全面、翔实、客观、真实,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待进一步研究,有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争论各方的论点是什么,由此才能确立突破点。现在有一部分研究者,在引用资料方面,存在资料偏虚,甚至失真的问题。比如有的研究者喜欢引用上级领导的讲话、著名的专家学者的讲话材料、网上的材料以及其他学者发表的文章,可是这些资料都是第二手资料,有些讲话未必正确,未必与实际相符,如果把它们作为论证的主要资料来源,给人的感觉就是资料偏虚,甚至可能失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己去发现、发掘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在定性研究中,最好是本人通过研究,以访谈、观察、查阅、查新等方法来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定量研究中,主要是依靠一些仪器设备,如测量、观测、数据分析等,来获取数据材料。

(四)定量分析偏少,程序意识不足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简而言之,它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相对而言,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加客观、严谨、严密、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信度更高。可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研究工作者,使用文字描述、理论思辨、经验总结等定性分析的方法较多。别敦荣等人对1997-2012年间《高等教育研究》发表的各类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文字描述、理论思辨法占76.5%,经验研究法占7.6%,与定量研究相关的调查研究法、数学分析法仅占8.2%。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规范化的途径

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障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写作规范和学术评价规范等。学术规范的过程,伴随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教育大众化以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关注、探索这一问题,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己经进入与内涵发展相适应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促进高职教育研究规范化。

四、结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规范化问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立足实践,着眼前沿,抓住重点,共同探索,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使之与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相适应。

作者:肖胜中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