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29 10:39:56

导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教师队伍比较松散。一般来说,独立学院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母体高校教师、自主招聘教师和其他外聘教师。多种教师类型使教师队伍具有一定松散性,不利于正常的教学管理。加上存在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管理松散等现象,影响独立学院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二是辅导员队伍能力不强。辅导员队伍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独立学院辅导员主体主要是新聘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比较年轻,缺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工作方法也较为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不足。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条件不完善

独立学院办学初期都依附于母体高校,没有独立的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图书资料等相关办学条件。独立学院在走向独立办学的过程中,对办学思路、办学定位、育人模式、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人才培养方面的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明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顶层设计,更缺乏管理和运行机制。

(三)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未充分体现

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学生就业率,强调专业技能培养,把“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或比例不足。对学生也只要求考试合格拿到相应学分即可;校园文化活动思想引领功能未凸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的深度不够;实践育人在整体设计、运行机制上缺乏周密、规范的安排,教师队伍、学工处和团委等部门各自为政,实践育人的作用收效甚微。

二、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2014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应紧跟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方向,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率先转型。要强化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在学校整个育人环境中塑造实践育人氛围,将实践育人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既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

独立学院学生存在自律性较差,活动意识强,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高的特点,这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推动。独立学院要将实践育人内容充分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想引领功能。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

三、独立学院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

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要在把握好系统性、主体性、动态性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实基础:建设一支素质硬、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两课”专任教师,他们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二是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政工干部,他们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重要群体;三是学生干部,他们是教育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建设至关重要。建设科学合理的“两课”专任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标准,选聘素质硬,具有较强责任心、事业心,肯付出,讲奉献的政工人员,并重视培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学生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二)必要环节:强化“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合理设置“两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积极推进“两课”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一是积极拓展“两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重实践体验,轻理论说教;二是建立和拓展校内外“两课”实践教学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引导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提高“两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将“两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成绩互认,资源共享。

(三)主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

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塑造、优秀文化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特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要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二是应致力于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形成学院特色的文化品质;三是建立校园文化活动的立体网络,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塑造特色的社团文化。

(四)基本途径:丰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第二课堂

使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基本途径。一是要着力探索第二课堂,做好第二课堂项目化建设,开展学分认证,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二是强化“项目”引导,设立专项项目基金,积极推进各类实践项目开展;三是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推进品牌化建设,并做好传承;四是努力拓展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与机会。

(五)重要平台: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学生创业水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对独立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学院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机制上予以保障;二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大投入,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大学科技园;三是实施项目引领,积极参加和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组织学科竞赛和各类创业培训,推动创业实践活动不断上新台阶。

(六)可靠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

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一是要建设一个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单位部门,协调各方资源和优势;二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既要考核学生参与实践的情况,又要考核各单位部门组织实践的落实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者和实施者,即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解厚荣 成际镇 任建蕊 余西亚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