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现代教育理念研究

时间:2022-03-25 04:35:16

导语:无机化学课程现代教育理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无机化学课程现代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现代教育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及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际中,从引入课程思政、转变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发挥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考核体系

无机化学是对无机化合物性质及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是昆明理工大学面向化工、环境、矿山、材料、冶金等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程,为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提供重要基础。通过无机化学课程学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因此,作为一名高校的化学教师,需要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无机化学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1-2],以期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立德树人。

1融入思政元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关键时期,无机化学作为第一门化学基础课程,课程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无机化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认真梳理课程中各个章节内容与思政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从介绍古代的化学发展史开始,我国人民在世界最早的冶炼、造纸等化学技术应用中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充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众多化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艰辛付出的无数心血,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充满思政元素的科学探索轶事,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教授,他创立了回流串级萃取稀土元素的新工艺,使我国掌握着全球86%的稀土加工体量;侯德榜先生的“侯氏制碱法”,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技术,开辟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铟、铱、锑等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通过介绍化学家们的科学探索轶事,弘扬他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开展科学研究及奉献祖国的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有效提升学生们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可将国内国际的实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捕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关心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2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无机化学教学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教师单向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缺乏良好的师生交流和互动,局限了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教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不足。转变“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渠道的“引导式”模式,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得以遵循现代教育理念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昆明理工大学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授课方式转变成“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课前到课中直至课后的每一个环节。课前学习任务,推送MOOC视频、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做好预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习任务,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准备;课堂上集中讨论问题、实时答题、弹幕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能准确把握课堂中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上课进度、教学内容;课后推送作业、考卷,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被自动完整采集,有助于量化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把握学习轨迹,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查缺补漏。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师生的教与学紧密融合,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3优化课时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积极性

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元素性质三大部分,涉及知识点繁多,必须利用有限的学时,优化组织课时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是化学学习的先导,为后续无机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主要介绍微观体系的思想、模型及结论运用,减少数学推导,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将微观结构宏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从枯燥无味的被动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主动教学过程。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中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部分,是物理化学课程中讲授的重点,故课程设计中对重叠的知识进行删减,无机化学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及结论,相关公式推导归入物理化学,结合专业设置的需要及特点,向学生介绍相应章节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将前沿化学有机地穿插在教学中,既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又不会让课程内容显得空泛和枯燥,如对环境类学生,可结合化学反应原理介绍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宣扬绿色化学,强化环保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元素化学涉及知识点繁多、规律性不强,调动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和兴趣是元素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引入精彩视频素材,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不同元素的最新科学应用,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组织学生寻找元素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化学、热爱生活。

4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策略

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昆明理工大学将无机化学课程作为试点之一,由省内外其他高校无机化学教研组根据我校课程大纲进行命题,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考教分离,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使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我校在传统的量化课程成绩评定中,构建与混合式教学改革相匹配的课程考核体系,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将考核分布整个教学过程。“雨课堂”中学生学习轨迹、学习效果纳入评价组成,全息统计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程度、平时测验成绩等,设定各项考核指标所占权重,防止“期末考试”式一锤定音,公正、准确、客观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各占50%来评定,从期末考试题型分布上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三基型占70%,综合运用型占20%,提高扩展型占10%,重点考查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平时学生学习轨迹、学习效果占比50%,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多元化评价体系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部学习活动。期末考试结束后,认真做好学生课程考核分析报告,分析考试卷面成绩及课程总评成绩分布,分析答卷中高出错率题目原因、卷面突出问题等,总结教师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实施情况、教学经验等优点和不足,评价学生学风、课堂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课堂教学和考核的建议,让考核评价体系更完善。

5结语

无机化学是理工科高校多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迫切而有意义的工作,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改变传统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良,秦为为.无机化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初探[J].广东化工,2020,47(3):204-205.

[2]刘晓莉,张颖,梁萍.少课时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化工,2020,49(12):195-197.

作者:章江洪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